这部片子的故事是你家三代的生命轨迹






作为一名常年纯色T恤加沙滩裤傍身,发型随风而定的穿着原教旨主义者,我总会收到来自身边的fashion boys&girls的diss:“你就不能看看啥时尚杂志,改善下时尚品味吗?

这天,我终于打开一段时尚芭莎推送的视频。

然而,映入我眼帘,震掉我二斤眼屎的却是一群西装革履的中老年人

这难道是时尚界的一次中老年model回潮?

想到这里,我摇了摇头,抱着发现新大陆的探索精神追究了下去。

原来,这张照片其实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联合时尚芭莎发布的导演影像

照片里的八张熟悉面孔,正是为《我和我的祖国》保驾护航的八位影圈扛把子,他们分别是:陈凯歌(《霸王别姬》)、黄建新(《黑炮事件》)、张一白(《将爱情进行到底》)、管虎(《老炮儿》)、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徐峥(《泰囧》)、宁浩(《疯狂的石头》)和文牧野(《我不是药神》)。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


冲着这比七剑下天山还狠一点的阵容,我飞速点开豆瓣、猫眼加淘票票,在影片页面中点下了“想看”。






对于观众而言,吸引他们不顾钱包的嗷嗷惨叫,点击购票走进影院的,无外乎有三个主要因素:

导演、故事和演员。而《我和我的祖国》,显然就是一部在这三个技能树分支上都点到MAX的年度C位影片。

首先说导演。上面已经提到了参与本片创作的众位宝藏导演的大名,而他们的具体分工是:陈凯歌扛起总导演大旗、黄建新坐镇总制片人,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担任导演。

他们的参与,成功帮助中国电影解锁了七位大导演联合打造一部电影的白金成就。

凯哥儿一微笑,你的脑中就应该冒出俩字:妥了

如果你仔细审视一遍这七位导演,你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明显地划分成四个年龄层。

50后——陈凯歌,60后——张一白、管虎,70后——薛晓路、徐峥、宁浩,80后——文牧野。

如此的人员安排,除了意在表现中国导演代代相传以外,其实还有涉及到故事层面的原因。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由七个故事组成的电影,记录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七个重大历史事件,他们共同呈现出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面貌。


可以说,七位导演的年龄差,也恰恰是不同历史进程的侧面折射

片方最新发布的一组海报,公布了这批牢牢印在每个国人记忆里的七大历史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纪念抗战胜70周年阅兵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按住图片左右滑动


海报上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大字儿下面,是一张张没有名字的面孔。

平日里的大腕儿变为路人甲乙丙丁,是为了告诉你这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视角新颖,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节点联系起来的片子。

说白了,这是种强故事性和品质感的体现。

大多数现代史诗文艺作品走的都是以小见大、大小相映的路线,比如《悲惨世界》。

而在海报定格表情的背后,代表的也正是各自所处的历史大事件和彼时国人的集体情绪。

如果说影片的导演阵容是七剑下天山,那么演员名单就是百家争鸣。在已经公布的预告片中,先后出现了:葛优、黄渤、任达华、王天辰、佟丽娅、张嘉译、张译、王千源、欧豪、刘涛、刘昊然、陈飞宇、惠英红、杜江、宋佳……


葛优


黄渤


张嘉译

还记得先前网上疯传的“哈利波特梗”吗?




当《我和我的祖国》预告放出后,马上就有人抖机灵:没出演《我和我的祖国》的中国明星相当于英国演员没演《哈利波特》。

和导演阵容相类似,演员这边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划分。一方有黄渤、葛优葛大爷、张译、张嘉译等人组成的“叔圈101”代表队,用头皮屑演戏的特异功能给片子打下坚实的演技地基。

“叔圈101”是由《创造101》节目大热和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里的精彩表演共同催化出的话题:为啥中年实力派演员们不能像偶像们一样组团收割人气呢?




徐峥变身“山争哥哥”登顶热搜,领衔叔圈101

这个话题所掀起的中年演员话题回潮,反映了观众们从拥蹙流量到认同实力、演技的转变。

老演员们的口碑和演技无需多言,像是过了一把导演瘾后,许久没在银幕上再露面的黄渤,只需几秒钟的天安门广场奔跑和爬旗杆镜头,就能瞬间打消你对片子质量的疑虑。

在网上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刘昊然和陈飞宇两人在影片里的突破性扮相。平日里的秀气劲儿,换成了两挺锃光瓦亮的高原红。

两人造型一出,#刘昊然土味造型#话题瞬间攀升至微博热搜榜第六位,随之涌现了刘昊然和陈飞宇“土味造型”、“土娃CP”等梗。





十一临近,网络上一拨人费尽心思地猜测今年阅兵式上将会登场的武器,另一拨人像工藤新一、福尔摩斯附体一样按图索骥,想象《我和我的祖国》将带来的惊喜。也难怪某位B站用户形容这个国庆节比过年还热闹。




说完了阵容,下面该捯饬下广大观众最关注的故事了。

《我和我的祖国》七个故事的精华,在上周刚发布的预告片中初见端倪。

预告片的重点,放在了一段由宁浩执导、葛优主演、讲述08奥运的故事上。只见预告片中,葛大爷化身中了奥运会儿开幕式儿门票儿的京城儿出租车儿司机儿,一嘴“胸是炒鸡蛋”味儿的英语里,满是对自己即将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嗨到不行的兴奋劲儿。

“今儿高兴啊,牛掰格拉斯,歪瑞嗨皮啊。”

门票在手,葛大爷平时叨叨的人名都跃升成了“萨马兰奇”和“张艺谋”之流。开走国际范的的哥葛大爷,胸中塞得下一个地球。

然而“步子大了总会扯到〇”的定律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上一秒五官还汇成“得意”两字儿的葛大爷,下一秒就被当成贼在街上被追赶。

以我过往的观影经验来猜测,估计葛大爷是嘚瑟大了,把票嘚瑟丢了。

K.O

几个喜剧片段扫过以后,头戴纱布的葛大爷哼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当他看到开幕式的烟火腾空时,哪怕之前受了持续掉血的附加伤害,此刻恐怕也都随着海报里的那种狂欢氛围而云散烟消。

对于作为当下电影观众主流的千禧一代而言,08年北京奥运也许是第一件唤起对自己国人身份认知的大事件。

遥记得还在尿尿活泥巴、去打扰女生跳皮筋的年纪时,我爸曾经跟我许诺到了08年,就带上我去现场看奥运会开幕式。

尽管那时的我对世界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只有中国和外国两个国家的层面,“奥运会”一词却牢牢地在心坎里扎下了根,连课本上都不知不觉地多了几道奥运五环的涂鸦。

后来果真到了08年8月8日,我爸没有兑现他的承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家抱着西瓜坐在电视前看开幕式直播,那是我们交融在汗水里的激动。

例如先前听说北京交大当时就用宿舍楼的灯拼出了奥运中国印。

via 知乎用户王晓晨

要问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是它给了所有中国人一种力量,让人们在陈述自己中国人身份的时候能够挺直腰板。

《我和我的祖国》中葛大爷那种眉飞色舞的欢腾劲儿,当年也都浮现在你我的脸上或者心里。



很多人一看见“献礼片”“主旋律”等字眼就心里打怵,像深夜接到甲方微信消息的乙方一样,自称患上了“主旋律PTSD”症状。

这倒也不奇怪,毕竟我们常规印象中的献礼片,往往着墨于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们。普通人大都只能充当甲乙丙丁背景板。

但《我和我的祖国》不一样,它把镜头推近到背景里那些小人物的脸上,讲的是你、你爸妈、你爷爷奶奶等几代平凡人在特定时期的离合悲欢、辛酸浪漫。

穿着老式军装敬礼,你的长辈肯定也干过

“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这是《我和我的祖国》打出的主题口号。

片中的角色们无不是几大历史事件的平凡见证者和参与者,就像坐在屏幕前的你我,这些都是我们对历史瞬间的共同记忆。


谁还不是看着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上天长大的

回想下你爷爷、你爸爸那辈儿人,在提到某个历史事件时总喜欢复读的“我们那会XXX”。再过个十几年二十几年,想必也会在你辅导你家孩子历史的时候,带着几分骄傲地环绕在你的嘴边。

因为那种共同记忆是一代人群体认同感的来源,跟你和你爸出门在外都会怀念你妈做饭的手艺一个道理。

作为影片导演之一的徐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无论做导演还是演员,在享受创作过程的同时,要有所表达,获得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在现实主义的这种题材里,为人民抒情抒怀,传递社会性。”

Mr.山争的颜值似乎和年龄成反比

七位以现实主义题材见长的导演,都各自曾凭借自己的当家作品把握住时代的脉络。而这一次,他们又将联合起来按摩国人们亟待抚慰的心脏。

我们的院线向来缺少的,是有关你我,有关普通人的生活点滴。还好,虽然少,这类电影并未绝种。

今年,承担下颂赞平凡的最强作,一定是七组普通人的故事串起70年历史、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的《我和我的祖国》。这下,你的主旋律PTSD症状终于有救了。

毕竟,

试问谁不想在银幕上看点真正接地气、真正属于自己时代的故事呢?



据说点下在看,你喜欢的演员都会出演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