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昱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美食,源远流长。
从古至今,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许多对食物的烹饪方式,比如,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汆、煮、烩、炝、拌、腌、烤,无处不体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重视和饮食搭配技巧。
而高端的食材,人们往往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过年时大鱼大肉之间总少不了清汤凉拌菜,五星级餐桌上也能见到鲜香的清蒸阳澄湖大闸蟹。这些做法并不是为了少添加油而获得的健康,而是为了让食客品味到食物最本质,最原始的纯真味道。
农历腊月二十六,在农村老家,随处可见家家户户的院子中升起的缕缕青烟,这可是中国传统习俗——炖肉。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大家围坐在土灶大口地锅前烤火,炖肉,在四溢的肉香味中笑谈过往。
因为冬天人体内热需要调和,所以买肉就要买性寒的猪肉,比如,肘子、五花、肥肠、猪蹄等,把这些依次全都丢入大地锅中,在冬天干柴杂草烧起的熊熊烈火下,锅中的肉与水中的食盐缓缓融合,一块块猪肉由松弛变紧致,再变得松软,肌肉纹理间隙增大,将天地的精华都融入其中,可以大补元气。
春节炖肉吃肉的情景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而无肉不欢的我,在这烈日炎炎的夏天里,还是离开不了肉肉加持。在妈妈的关爱下,我几乎每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肉。每天空闲时,我和妈妈一起溜达到离家不远的军辉生鲜超市,这里的肉、蔬菜、水果都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不少。来到肉铺前,将塑料袋反套在手上,眼睛在粉红粉红的肉上扫视后,又像挖掘机一样找到一块块埋藏在肉堆下的目标,时而是连筋带骨肉的腿骨、排骨,时而是纯肉的后腿肉。
回家后,我立刻拿出肉,迫不及待地配合妈妈干了起来。
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剁肉,买的肉可是一大块,也不能想吃鸡肉那样一整块啃吧,所以要先用快刀将其剁成小块,这个过程需要快、准、狠,更需要丰富的切菜做饭经验,所以这个任务落在妈妈身上。只见她快刀斩猪肉,眼睛也不眨地切下去,一刀见底,随着一声声案板与刀碰撞的清脆声,大块肉很快变成了许多小肉块,看起来变得更多了。
第二步,就是准备烧水焯肉了。这烧水可不是炖肉,而是先焯肉,这可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焯肉就是为了炖肉时的美观,也为了吃起来更美味。我帮助妈妈在锅里蓄上正好莫过肉块的凉水,按下打火键后顺时针拧动九十度,调制最大火候,顿时,燃气灶上的火焰疯狂舔舐着不锈钢锅底,源源不断的做功放热。五分钟左右,一锅焯肉水沸腾了,果不其然,这水面上联着锅壁漂浮着一层灰色的浮沫。
最后,我又烧开另一锅水,放上八角、桂皮、香叶、山楂、花椒、盐。静置其烧开后将焯过水的肉块放入其中(烧开后放入是为了保证不冷热相激导致肉质变柴),从这里也就开始了最重要的炖肉环节。
炖肉的过程需要两三个小时,对于我来说显得有些漫长,但即便如此,我也能很好地享受这段时间。坐在客厅里,听着音乐,看着书,慢慢的从厨房开始传来一股股肉香,那不单单是肉的香味,还混合着各种天然香辛料,用着最朴素的烹饪方法混合而成的,是妈妈用爱心烹制出的人间最美味食物。
闻着闻着,我便控制不住自己了,食欲越发增强,没到十一点半,我就嚷着要赶紧吃饭,实质上是为了赶紧吃到香喷喷的肉。妈妈将一大碗喷香的肉端了过来,散发着热气,一大股唾液在嘴中翻腾,我又迫不及待的操起筷子夹住肉放进嘴里,哇!真香,不,真烫!我的嘴像着火一样,松软的肉块在嘴中无栖息之所,旁边的妈妈看着我让我赶紧把肉吐了,我也不肯让它从我嘴中逃出来,硬生生的用舌头将肉块在口腔中翻来覆去,让热量分布均匀,也让香味浸满口腔,吃完一碗,又来一碗,我都吃的一干二净,就连无味的白萝卜,此时都吸满了咸香的肉汤,变得可口香甜,汁水四溢,回味无穷……
快速的吃完饭后,我准备回屋休息一下后两点去上课,推开房门又意犹未尽地回头望了一下餐桌,却意外地发现妈妈在啃昨天剩的我没吃完的大骨头……她真是一点也不浪费,更是无私的为我付出,自己吃些我不爱吃的剩东西,或许她爱吃那些东西是装出来的,但我知道那都是为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