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开学第一个月,老师的重点不是教知识,而是做这些事情

2019-09-08   Xu老师

又是一年开学季,最近,朋友圈几乎被学生家长刷屏了,又有一大批小不点开始了小学生活。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的第一个月,每天在学校到底做什么呢?

从幼儿园到小学,很多孩子还不太适应,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状况一:找不到自己的座位

有的孩子,老师第一天调整好座位,第二天进教室,就忘记了自己昨天坐在哪了,还有更夸张的,第一课下出去玩一圈,回来就不知道自己坐哪了。

状况二:找不到自己的教室

这种情况在刚开学的时候很常见,第一天报名是爸爸妈妈带去的,第二天自己进学校之后就不知道往哪边走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几班的。

因为现在的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所以有时候上课要到其他的教室去,我们经常会看到,已经打铃好久了老师到处找孩子的,而孩子也在满操场的找老师。

状况三:尿裤子

小学和幼儿园不同,每节课都有具体的上课时间,规则意识更强一些,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小,上课时候想去卫生间不敢举手告诉老师,最后憋不住了尿裤子。

状况四:上课期间在教室乱跑

很多孩子刚开始还不适应小学的上课模式,一节课40分钟没办法安安分分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就出现了老师在上面讲课,孩子在下面走来走去的情况。

状况五:每节课下都有背着书包要回家的

刚上小学,孩子们还搞不清楚状况,有的孩子以为打铃就放学了,于是我们发现,每节课下都有孩子背起自己的小书包准备回家的,还有的小不点,总是追着老师问:“老师,我可以回家了吗?”

当然,对于刚刚踏进小学的孩子来说,状况不止这些。但是,每个班40多个孩子,只有一个班主任,怎么样让这些小不点快速的适应小学生活呢?开学第一个月,班主任都在“放大招”,其实就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

到底要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

第一、行为习惯

1、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

2、不乱扔垃圾,

3、不在教室、楼道里大声喧哗,

4、升国旗时要脱帽、肃立。

第二、生活习惯

1、不把零食玩具带到学校,

2、不买学校周边的垃圾食品,

3、衣着整齐、勤剪指甲勤洗手,

第三、交友习惯

1、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

2、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主动找老师帮助,

3、乐于助人,

4、对于别人的帮助要主动说谢谢。

第四、学习习惯

1、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

2、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

3、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4、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结语: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行为习惯只是开始,但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了,以后二年级、三年级乃至初中高中,家长都会省很多事儿。

开学一周了,你家孩子有进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