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
最近,一位叫李子柒的网红博主火了,不仅在国内火了,而且火爆海外。
就连央视新闻都忍不住要点评夸奖,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夸奖则更加直接,李子柒这样的网红真的太少了……
在微博上,李子柒的热搜也整整霸屏了好几天。
那么,这个李子柒,到底是谁呢?
红纱遮面,眉心红印,应是网友对她最初的印象。没有蛇精脸,没有大长腿,却是网友口中的“东方美食生活家”。
号称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的BBC,粉丝不过才558万。
这些媒体机构发布的视频动辄上万条,背后的团队动辄上千人,而李子柒从入驻到现在,仅仅发布了104条视频。
随便翻翻视频列表,几乎每个视频都是爆款。播放量低则三四百万,高则三四千万。
如果你认为她仅仅只是会做饭,那你就错了。
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李子柒可以说样样精通。
一个弱女子,硬核徒手做“竹沙发”,从伐竹到组装,一点也不含糊。
自个儿吃剩下的葡萄皮,也可以用来染成袅如紫烟的轻纱薄裙。
从染布到绣制,手工给自己做了一件蜀绣衣服。
从养蚕到制成蚕丝被,耗时一年,给奶奶做成暖暖的蚕丝被和蚕丝保暖内衣。
在李子柒的视频里,我们看到的生活是清早山谷骑马,是桃花树下叼着狗尾巴草的悠然自得。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筋森林,人,树,天地在这里都恰好糅合在一起。
后来,李子柒的爷爷奶奶就把她接回去抚养。
李子柒的爷爷是村里的乡厨,会很多菜式。平日里除了下地,还会编制竹器。
视频中我们看到的编竹篓、编蒸笼、劈柴,种地,不过是那段艰难岁月的求生之技。
然而,14岁那年,李子柒的爷爷去世,李子柒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
为了找工作,她睡过公园的长椅,啃过两个月的馒头,
为了挣钱,她做过饭店服务员,但一个月只有300块工资,
为了生活,学了打碟,成为了一名混迹夜场的DJ。
李子柒坦言:“当时也没有说喜欢音乐,就是为了活下去,觉得它工资高。挣到钱就可以寄给奶奶。”
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李子柒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单反相机和三脚架。
她一个人抱着它们爬山上树。遇到特殊角度,家里的大小板凳,盆盆框框全部得派上用场。
为了拍摄木活字印刷术,又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请教老师傅,花了近两年时间手工制作文房四宝。
李子柒能不能干活,其实她熟练的动作更能说明一切。
今年1月,李子柒就把刚拿到的50万奖金用于公益助学。
今年3月,李子柒赴马来西亚会见国王,展示了她自制的中国发明:笔、墨、纸、砚,纯手工仿古制作工艺,一时成为热议。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通过视频的方式,把更多的能量,更多的美好传播得更远,这难道不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吗?
何必着急去否定呢?
写到这里,才明白白岩松说的“这样的李子柒太少了”。
其实,这样的李子柒应该越多越好,这样热爱生活的人应该越多越好。
不管是你普通人还是网红,与其去酸别人,不如好好感受生活,不如好好讲自己的故事,不如好好传播自己的能量。
正如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UcFtW8BbDmBVZuPS4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