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市南30公里处的李家寨,位于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是中南地区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力最强的板栗批发市场,板栗年吞吐量达1200多万斤。
要说李家寨,这里的故事很多,也很神秘。前些年,人们想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冠在李家寨头上-中州名镇,似乎也名有所值,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里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板栗产区和集散地;二是这里是中国内陆重要交通咽喉,是我国南北的交通要道,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就在这里穿过;另外一个原因最为突出,那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和古代的义阳(信阳古称义阳)三关之一的武胜关都在它的地域范围内。而李家寨正好处在这三关靠后的中心点上,用军事术语讲,就是“支撑点”,是典型的战略要地。
在河南与湖北两省的交界处,群山相连,李家寨相拥自然环境之中,西邻秀美曲折的河水,南眺绿意葱葱的鸡公山。 她因山水而灵秀,山水因她而优雅。山水人文,赋予了李家寨之楚楚风情。
朝天河南北长流,幽长的小巷人家,一片片铺陈的石头房……这些还存留在古镇的老房子,却是另一种风情韵味。
北国的情,江南的景,水乳相融,相辅相成。“层峦叠嶂山做床, 苍翠虬枝林做枕。欲观江海风波景,一推银河入窗来"。热情奔放、气魄豪迈,这是北国的情。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粉墙黛瓦、花红柳绿、依旁流水,这是江南的景。
李家寨十三坊,建成"豫南第一美寨"的美好愿景在点点滴滴中逐渐清晰……十三坊院自然恩典,里坊生活温情回归,山水溪巷四重景观,胜景优养生活之畔,粉墙黛瓦东方华境,豫南民居温馨隽永,围合布局藏风聚气,街坊社区相融相生。多级交通循序铺陈,车行散步各有其境。水景园林四季丰美,自然为邻情居景中。
李家寨镇南有著名的唐银杏,银杏又名白果树,俗称公孙树,被称为“活化石”。有“豫南树王”之尊的唐银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银杏两株相距两丈许,西北侧一株主干枯死,于1958年砍伐,萌发的两个儿孙合抱生长,胸围7.3米,高12米,冠幅7平方米,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此树相传为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恭(尉迟敬德)所栽,说他老年出游到此,用白果树条钉两个拴马桩,后抽芽成活。李家寨临近九渡河,长受水灾之苦,两株白果树被当地农民尊崇为“镇水银针”,希望可以除恶龙,止水患。
李家寨南街还有口老井 ,井水丰盈,从不干涸,水质清冽甘甜,口感极佳。当年日寇重兵把守李家寨时就控制了这口井。
近两年有游走乡镇卖净水设备的到此,以鉴定水质为噱头,直销净水器,镇人将此井水悄悄灌去测试,其人一口咬定是商超优质矿泉人,惹得乡人哄笑,无一所获而去。
位于李家寨镇谢桥村的鸡公山国际艺术园区,风景秀美,也是著名的鸡公山4A级风景区所在地。
园区占地500余亩,周边原生态的森林、田园风光以及园区的独特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园区工作室宽敞明亮,幽雅宁静,是艺术创作的理想之地。
位于鸡公山西北侧的老李家寨有一列小火车。这个火车观光路线的开通,将李家寨附近的波尔登森林公园、大深沟、龙袍山、依云温泉小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观光带。该段铁路为原京汉(平汉)铁路的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铁路升级后弃用。
“呜——呜”的汽笛声,车厢外印有平汉铁路的Logo,一列古老蒸汽火车,用它特有的方式显示着自己的存在:蒸汽式动力、窄窄的铁轨,满是煤灰的司炉、每小时只能跑20公里以及全手工操作,乘坐小火车游览森林,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车厢内,墙壁上挂有不同时代的火车以及民国时期列车员的老照片,原木桌椅闪着暖黄色光;窗外,美景如画,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小镇的故事,如那条穿镇而过的小河,奔流不息,永不停歇;唯留下那一栋栋老屋,一条条小巷,在隐约传来的金戈铁马声中,伴随着呼啸而过的列车,透着深邃和神秘,叙说那久远未久远的往事……
时间在这里是慢下来的。行走在这样的老街上,很容易沉迷在那些接地气儿的烟火味中。在这个特别的小镇,这些景象到了年底,不知道会是什么样?这大概是远方游子永远的乡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