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长宁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落地,充分发挥大调解在服务经济快速复苏中的维稳作用,有效化解区域各类涉疫、涉复工复产复市类矛盾纠纷,4月24日,长宁区委政法委召集、区司法局牵头组织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联络员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长宁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褚凯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长宁区司法局副局长孙国良传达了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会稳定工作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曁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启动部署会议精神。区大调解办结合各单位专业、行业领域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职责,就纠纷数据和调解组织基本信息统计、典型案例上报等方面工作进行部署。
褚凯华同志就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两个工作特性”。一是把握数据重要性,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形势研判与情况分析作用,为及时做好纠纷干预与风险防控提供精准数据研判;二是把握节点时效性,要关注各类重要节点,加强节点期间的矛盾隐患研判与分析,确保重要时期、敏感节点社会面大局稳定,为助力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市营造良好营商氛围。
严谨细致操作,重点做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专业领域调解,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要求,密切关注各自专业、行业领域涉疫防控与复工复产复市矛盾纠纷动态走向,以“调解优先、能调尽调”为原则,真正做到定分止争;二是突出部门协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矛盾纠纷发生全过程干预与处置,形成社会风险防范工作合力,构筑起区域多元矛盾纠纷化解联防联控、群防群调的工作网络。
要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两常机制”。一是要建立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努力构建区域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体系,形成“预防在前端、处置在中端、化解在终端”的全链条工作网络;二是要形成矛盾常态化稳控机制,通过综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接待、司法调解等多种社会矛盾化解手段,形成社会稳控的“调解优先处置”工作闭环,加快推进一体化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长宁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36个成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会议并接受培训。会上同时下发《长宁区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联络员会议工作规则》并进行解读。
下一步,区大调解办将依托联络员会议工作机制和“智慧调解”平台应用,进一步做实做强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实体平台,为区域复工复产复市和“平安长宁”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平 安 长 宁
祝 您 平 安
期待您的支持“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