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爸爸,某次的演讲后,脸带羞涩的模样,静静地等着所有人都问完了,才缓缓地走到我的面前。我有注意到他,发现了举动,更好奇他想跟我说什么?
“泽爸,你好喔。”他还左右盼了一下。
“你好。”我示意地点了点头。
“想问您一个问题,不知道方不方便。”他还是很客气。
“可以啊,请说。”
“就是…..如果要跟孩子道歉,该怎么说会比较好?”
“你们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之前..(过程省略)…..,后来我太生气了,很大力的打了她。我马上后悔了,但是,因为我还在生气,嘴上仍然骂了几句,就离开了。”
“然后呢?你跟孩子的相处有变吗?孩子多大?”我会这么问,越大的孩子可能会不跟爸爸说话。
“后来,彼此似乎装作没事发生一样,但是我的心中始终有个芥蒂。她是女生,小学三年级。”
“所以,你心中有后悔吗?”
“是阿。很后悔,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表达。”
“爸爸,我觉得你很棒耶。有想要去跟孩子和解的心。我们都是有了孩子之后,才开始学习当爸妈的。我们一定会犯错,我也对孩子犯过错。做不对了,我们内心会后悔、会挫折,这是正常的,但是,会愿意去面对与改正的却不多,你真的很棒。”我继续说:“爸爸,我请你要接受这个后悔、允许自己挫折,告诉自己,我是可以悔恨的。然后,有空的时候,先沉静自己的心,做个深呼吸,把当时的状况在脑中跑一遍。想一想,如果下次再发生了类似的状况,可以怎么做会更好。”
“好的。”他点了点头。
如何与孩子道歉?
“至于,爸爸,你说你想要跟孩子道歉,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有试过吗?”我再问这位爸爸。
“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开头。即使开了头,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他说。
我心想,这倒是,父权至上的社会,肯拉下脸道歉的爸爸真的不多。即使有,多半也是在辩解罢了。
“介不介意你假装是你的女儿,而我是你。我们来练习模拟一下,请你用女儿的角度来听听看,这样的说法,感受如何?”我邀请他来试试看。
“女儿啊,你现在有空吗?”我扮成爸爸。
“嗯,有阿。”他扮成女儿。
“女儿,你还记得上次XXX的事情吗?”
“记得。”
“那次,爸爸打了你,你还有生爸爸的气吗?”
“还好。”
“还好的意思是,还有生气?还是已经完全不生气了?”
“不知道。”
“你回答不知道,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吗?”我反问。
“嗯。”爸爸扮成的女儿点点头。
“谢谢你告诉我。”我顿了一下,继续说:“爸爸会问你,只是想要了解你的想法与感受。其实,不管你有没有生我的气,爸爸都想要跟你道歉。女儿啊,对不起。爸爸上次因为太生气,打了你,真的对不起。你那个时候,很痛吗?”
“嗯。”她略略的点了点头。
“爸爸因为你那时的表情与举动,内心好生气,好生气。不过,爸爸不能够因为生气,就动手打你,这绝对是我的不对,爸爸希望可以得到你的原谅。”
我再说道:“爸爸真的很爱你,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小孩,我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所以,很多事情,爸爸也在学,过程中,也会犯错。这几天,我因为我的错,感觉非常后悔。”
我再顿了一下,说道:“爸爸想了好久,下次,如果我们又发生了类似的状况,爸爸生气了,会试着用别的方式,甚至是直接走开,等我们都冷静了再来说。同时,爸爸也希望,你之后有不耐烦,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跟我说话,好吗?”
“好。”
“女儿,你愿意原谅爸爸吗?”我最后再问。
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爸爸,如果你是女儿的话,刚刚的说话方式,会真心的愿意原谅吗?”模拟完毕,我跳脱出来,问问他听的感觉。
“会。会原谅。”他点头。
“是什么原因,会让你是真心的愿意原谅呢?”
“很真诚的感觉。”
“是啊,爸爸。道歉的时候,就诚挚的道歉,相信女儿一定会感受到的。”
这位爸爸,真的超棒的。我内心都因为他鼓起勇气的询问,而深受感动。
萨提尔的一致性对谈,包含了‘关注他人’、‘关注自己’与‘关注环境。’也就是,不争论事情上的对错与输赢,而是在乎双方的感受,再一起想办法来面对事情。
跟孩子道歉的对谈上,需要谨记【三不一要】的准则,也就是,不争论、不指责、不辩解,最后,要真诚。
只要愿意如实地对孩子阐述自己后悔的感受,诚实地点出自己的过错,让孩子领会到我能明白你当时的痛,然后,再提出下次可以怎么修正。
相信,因为冲突的伤痛,就能稍稍地被抚平,亲子之间的关系,才能够重新回到紧密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