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妈妈爱当生气巫婆呢?

2019-08-29     养育有道

妈妈的怒气实在是种特别难以面对的情绪,感觉既混乱又正常,貌似惊死人地炮火猛烈,却也很容易虚晃一下就复原。

下班回家后,为了“三不一没有”的鸟事火了(不收玩具、不洗澡、不写功课,加上没有带餐袋回来)。嘴巴催着,心里怒着,身体坐在沙发上气呼呼地,看着老大的联络簿,还在想怎么请老师处理餐袋的事。此时,老二拿了他画的图给我看。“先去洗澡。”我看了一眼,点点头,没称赞也没笑脸。

这下换老二不开心了,嘟嘴说:“哼!妈妈不喜欢我画的图!”接着妹妹也把画拿来,我都还没开口,老三就接话:“你那边没画到。”这妹妹啊,泪奔哭喊:“你们不喜欢我画的!你们不喜欢我画的……”老二加入,指着我控诉:“哼!你不喜欢我画的。”说着说着,眼泪也掉下来。闹剧,这不就是张着色画吗?你们哭什么啊?想大叫的是我吧……“够了!你,去洗澡!其他人统统安静!”

一片喧嚣中,我听见自己大吼一声。

为什么我又忍不住吼孩子了?

当妈这个工作容易耗竭,而试图当全知全能、秒速变频的妈,更是会置自己于死地。孩子的眼泪算是一种哀悼吧,为他们心里幻想的那个全知而包容的母亲消失了哀悼。

我也不喜欢这样凶恶的自己,但……抱歉,我的级数太低,变频调节运转困难。只能期望自己尽量师出有名了。

对待孩子,我何尝不想温柔又坚定?但真实情况是,我在自己当妈妈的狂乱世界里,想取得孩子们的注意力、想传达明确的讯息,吼那么几句,只是想要偷渡一点妈妈的权力与解气的需要而已。

就当那是分贝数高了些的表达方式吧!容许自己不再纠结吼不吼的问题了。

对着孩子,我到底有多少种表情?

从孩子眼里看去,看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是否就像童话故事里,让可爱孩子哭泣的,若非坏心后母,就一定是可怕的巫婆?

眼前这个妈妈,时而温暖,时而搞笑,好的时候如同神仙教母;但是好景不常,妈妈更多时候是会严格要求,甚至大吼大叫的可怕巫婆。同一个人有两张不同的脸,孩子多少都会认知失调或是受到打击。

但是,换个角度想,巫婆为什么一定都住在幽暗的森林深处?为什么童话故事里,小孩一定要走过森林?透过故事,我们涵容孩子潜意识的巫婆幻想,其实那也是成就孩子离开母亲,走向冒险独立的必经之路。

就是需要五分钟,给生气的我自己

四个孩子愣住的模样,看来真是有点吓到了,暂停了哭闹。至于我自己则是在威吓后解气了吧,比较可以好好说话了。“妈妈在生气。你们不能要求我马上就好,马上就笑咪咪讲话。我不能,我要五分钟才会好。”我追问:“你们生气或哭的时候,可以马上就笑吗?你能吗?”

老二点点头,硬是努力把嘴角上扬,最后还真噗哧笑出来,搞得大家都笑了。唉!我摇摇头。

“那妈妈跟你们说对不起。你们可以,我不能,我就是需要五分钟。”

老二:“其实我要三分钟。”(是不是?)

老三:“我只要十秒。”(你有时间概念吗?)

暂停着的妹妹又继续哇哇叫。“我要十分钟啦!除非妈妈抱我……哇哇!”

也是,情绪来了,我们都需要安抚。没办法,我的修为,就是需要五分钟的自我安抚时间。“可以让妈妈坐五分钟吗?你们去做该做的事。”我问。原来真的这么简单,老二转身去洗澡,妹妹挂着眼泪和老三一起去画图。贴心的老大跑来,说:“我来抱你,你会快好。”

我不完美,我只是个真实的母亲

孩子们的成长,不正是如此吗?总是在不断认清,或者慢慢释然。那些打击他们的,不尽然都来自眼前大吼或是拒绝的妈妈。其实,某部分是来自于心里幻想、期待着的那个──无微不至、有求必应的母亲。

但,现实中的妈妈呢?

孩子啊!请还给妈妈真实的样貌。她只是个爱着你们,引领你们走过渴望、幻灭与觉醒的女人。此刻,我召唤自己的妈妈魂,有自信地认同自己也许不是神仙教母,但也不是巫婆。

我只是个有血有泪,有时幻想单身,有时也会当机的,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_H53mwBJleJMoPMgx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