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前的历史(2):分封诸侯

2019-09-23   林间野史

牧野之战后,周朝建立,也学了伟大领袖的战略,所谓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开始四面出击,扫荡商的地方势力,绝对是金子,车子,房子,女子捞了一大票。

所谓第一桶金。这个时候周朝的统治者作出了一个对中国形成历史深远的决定,就是分封诸侯。商朝(和传说中的夏)都是中央政权独大,地方主要不是自己的子弟功臣的封国,而是归顺了的部落和小国。这样的地方势力和中央无论从文化上还是政治上都不是有很紧密的联系,造成商和夏都城被攻占,就亡国了。

周朝的分封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王室子弟比如卫国,晋国。一类是功臣,比如齐国,燕国。 一类前朝的后代,像陈,宋等。还有一些当时认为是小虾米的国家一般都是所谓的蛮夷。 其中的楚国N年后让中原伤筋动骨。

周朝的分封和后世的分封很不一样,后世让你当武平侯(曹操),那个地方是什么都有,城墙,宫殿,人民,赋税,警卫。你去到那里享福就行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海昏侯墓里头有多少好东西,就知道后世的诸侯多么有钱。可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可不是这样,周朝分封的诸侯除了在王畿里头还好,其它的都是给你些金子(估计是铜),士兵,奴隶,生活物资, 然后告诉你东面1000里有个地方叫营丘,据说是鱼米之乡,你去那里养老吧,可是没说那里不但没有城池,连茅坑都没有,而且周围都是不怀好意的其它族裔。时时刻刻要割你的脑袋。想想,哪里是去享福,根本就是偷渡去创业。

这个还真的不是我瞎编。

被封为齐侯,让他建都营丘,他带着自己的陪臣,士兵,家属,和奴隶一路上风餐露宿,快到营丘了,实在是累的连上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就下令今晚露宿休息。当地的一个土人知道是去封国的,就说不太像,哪有这么懒的。姜太公一听,赶紧把钓鱼的精神拿出来,连夜赶到营丘。太阳出来了,就让大家一边睡觉一边砍伐木材建立简单的城池。结果木板城刚搭好,东夷的部落就来偷袭。当然没成功,否则历史上就没有小白什么事了。

这个例子说明,当初的分封其实是派子弟重臣到各地埋下革命的种子,十分的弱小,但是这些种子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从小村邑到大都城,从一个城池到城池村落连城片,从一个一个的小红点,到占满整个中原,就是这些周朝先民不懈的努力才造就了中华文明,否则中国是不是会成为西欧一样的国家林立很难讲。我们作为后世子孙记住祖宗创业艰难,一定要奋发图强,才能让后世人敬仰。动不动就让父母操办一切,是很丢脸的事。

当然分封诸侯也有弊端,就是这些诸侯到了西周晚期个个可以抗衡天子,一旦周天子实力大损,就会纷纷独立。春秋就是这样开始的。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姜太公到了营丘三个月就把事情办好,回来和周公说齐国操持的完备了。周公说老先生也太快了,太公说我一切从简,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打鱼晒盐,发财大大的。周公说好好好。后来周公的儿子伯禽替周公建立鲁国,三年才回来,周公问怎么这么慢,伯禽说我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每一样都细细的教导国民,对国民采取天天道德教育,人人知道八荣八耻,所以才慢。周公听后说好好好。转头就私下和召公说,以后鲁国一定会被齐国欺负,一个什么都快,一个慢腾腾的。但是齐国也不要得意,什么都简化了,不搞八荣八耻,到时候一定会有陪臣造反,替代公室。当然那个是6百年后的事情了。

总结:西周分封诸侯是中国历史意义深远的一件大事,这个事件直接造成了华夏文明永远在东亚占统治地位,我本人认为可以作为周朝做的第一件大事。下次说说第二件大事: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