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妈
昨天小区下面有舞蹈培训班招生,家长扫码就能给孩子领一个气球,预交定金可以领一套娃娃。有个小女孩,已经领了气球,还想让妈妈给领套娃娃。妈妈告诉孩子要交钱才给娃娃,她们不打算报名,所以不能领。孩子根本不听妈妈说啥,一直在哭闹,最后直接躺在地上了。妈妈也很生气,对孩子说“我数到3,你要是还不起来,你知道是什么后果。”结果妈妈刚数完1,孩子立马就起来了,抽泣着跟在妈妈身后走了。旁边有老人夸赞这位妈妈教育的真好,家法挺“硬”,而我却十分心疼这个孩子。
很多家长在孩子不乖、哭闹、磨蹭的时候,劝说无用,然后就会使出终极大招:
“我数到3,你再不睡觉,我就把你锁在门外。”
“你怎么又乱扔玩具,我数到3你要是还没有捡起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数到3你就不要再哭了,不然我不要你了。”
……
每当家长说完这些话,孩子就立马变乖,所以很多家长屡试不爽。甚至还会当成“秘籍”一样,传授给其他妈妈。这样的方法看似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家长们忽略了,这样的方法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为什么孩子害怕家长“数到3”?
当家长说“数到3”就能起到作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招使了不止一次。其实孩子害怕的不是这3个字,而是背后的惩罚。孩子在听到“1”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上次被惩罚的场景,想象着自己接下来可能会受到哪种惩罚,是被打一顿,还是被关进小黑屋。而孩子之所以会停下来自己的行为,就是为了能避免被惩罚。所以当家长在为自己的“教育成果”骄傲的时候,孩子内心更多的是恐惧。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听话,牺牲的却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是不建议家长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管教孩子的。
数到3,其实是一种威胁
生活中有一种家长就属于“威胁型”,教育孩子全靠吓唬,而“数到3”就是典型的对孩子的威胁。家长说出这句话,也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打你了/不要你了。”长期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只会为了避免被惩罚而妥协。而且孩子会认为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方式,以后也可能会因为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提条件要挟父母。
数到3,孩子很难意识到原则和边界
有些家长认为,我数到3其实是在给孩子机会,如果你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受到惩罚也得认。听起来还挺人性化的,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很难意识到原则和边界。让孩子觉得规则、边界都无所谓,凡事只要不让父母喊“1、2、3”就可以了。而且长此以往,孩子也慢慢失去了自律能力,而是更依赖于“他律”。
数到3,会让孩子失去选择权
如果你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家长在说数到3的时候,其实没有“就事论事”,而是让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有的孩子孩子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苦衷,但是家长直接忽略掉,只关注孩子有没有停止现在这个在家长看来“不乖”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家长又有点倾向于“控制型”,家长不听孩子的声音,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就要按自己说的做。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孩子会慢慢失去安全感,变得自卑,不敢表达自我。
比起“数到3”,这几招更管用
1. 找到孩子表现不好的原因
孩子每一次不乖的背后,一定有他的原因。作为父母,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可能是孩子真的不饿,可能是孩子正在专注的搭积木,想等搭好积木再吃饭……家长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想出解决方法。
2. 正确引导
当家长找到原因后,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内驱的动力,往往能事半功倍。像我家孩子经常在出门前很磨蹭,让他穿衣服,就是坐在那儿不动。然后我就会说“我们要去参加一个活动,去的晚了人家就不让进去了。”孩子一听到不能进去玩了,就立马起身穿衣服了。家长的正确引导,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件事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自然就会完成的很好。
3. 平时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其实有很多孩子出门前都很磨蹭,除了孩子的内驱力不足之外,也可能是孩子还不能独立穿衣服。例如孩子不会系扣子,穿上衣服后,努力半天一粒纽扣都没有扣好,家长却只是在一旁催促。这样孩子越着急,反而越穿不好。所以家长平时就要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当孩子自己能做到这些事的时候,也是很乐意做的。
4. 提前约定好
如果家长和孩子有提前约定好的事情,孩子完成起来就更顺利。我家孩子之前晚上洗漱特别困难,你好说歹说都不愿去洗。因为这个,我也没少和孩子生气。后来我想到一招,那就是和孩子提前约定好。我家孩子是每晚9点睡觉,差不多8点的时候,我就会让孩子对接下来的时间做个安排。到目前为止,孩子的安排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先上一节英语课,然后去洗漱,洗漱后玩某个玩具,接着就拿好故事书上床讲故事,讲完故事睡觉。约定好之后,每完成一项活动,孩子都会主动提出下一步要做什么,包括他之前不喜欢的洗漱,现在到点也就自己去卫生间积极配合了。而且一般我都是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合理,我就尊重他的安排。如果活动太多,影响入睡时间的话,我们就会重新商量。提前约定好的事,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也更容易执行。
淘妈说:每个孩子都会有不乖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更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理解、接纳自己,而不是用“数到3”来恐吓和威胁。所以下次,请别再对孩子说这3个字了,对孩子多些包容和理解,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很多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