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知识”州疾控专家提示:预防疾病规范使用口罩至关重要

2020-02-08   红河发布



2月7日,就如何规范安全使用口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维佳接受了媒体采访。



他表示,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科学规范使用口罩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民众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的过程中也保护了他人。”王维佳表示,外出戴口罩是自我防护的重要手段,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式。为了自身和公众安全,请大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出门务必戴好口罩。

王维佳

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议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时,要将口罩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还要注意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上下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有金属条一端是口罩上方,不可戴反、两面轮流戴。王维佳提醒,戴口罩前应洗手,佩戴口罩之后,尽量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必须触摸,则在触摸前和触摸后都要记得洗手。同时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可能。


同时,王维佳也表示,公众佩戴口罩要基于个人暴露风险来考虑,不必任何时候都戴口罩。居家室内活动、散居居民;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场地的儿童、学生;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等低风险暴露人员,在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不佩戴口罩,但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就需要佩戴口罩。例如自己开车或者自己到公园散步,空旷且通风良好的场所,可以不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戴上口罩;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的人,不管是居家自我隔离,还是到医院就诊,都要戴上口罩。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王维佳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口罩使用后,不要再放入包里或口袋里,丢弃口罩前,将口罩折叠呈条状并用挂耳绳捆绑成型,有条件时可用酒精消毒,将折叠好的废弃口罩用密封袋装好再丢弃,或放入专门的废弃口罩定点收集桶。


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王维佳还特别提醒,网传的“用开水烫”“焚烧”“用剪刀剪碎”等处理方式不推荐大家使用,操作时可能增加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记者:黄传龙

责编:张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