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和田塔克拉玛干腹地达里雅布依,自驾探访沙漠最后的守望者

2019-11-10     汽车自驾游

中国首批重型拉力车勇闯达里雅布依

顺利完成环塔ADV挑战营所有路段训练

达里雅布依,这个谜一样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存在了数百年的村庄,也就是近些年才被外界逐步认知的。这里的牧民逐水而居,在距于田县西北约210公里处的克里雅河沿岸形成村庄,可至今仍不通公路。2019年的金秋,环塔ADV挑战营的40余位车手,成为首批驾驶重型拉力车勇闯达里雅布依的骑士。

由于田县城向北出发,起先还可以通过90公里的柏油路直达新达里雅布依乡,而后的120公里就只能开启沙地行驶模式了。“新达里雅布依乡”还是可以从导航APP上找到的,这里安置了绝大部分达里雅布依人,而我们的计划,是去探访老达里雅布依乡,还有许多人家在那里“守护”着。

在克里雅河千百年的滋养下,一条长长的绿洲由南向北伸往塔克拉玛干深处,河岸植被茂盛,多为胡杨、红柳等,而环塔ADV挑战营的车手们的“路”就在其间穿行!深秋季节,克里雅河不算湍急,但是河床宽阔。据说在丰水期,河水会漫溢、漂移、摆动,因此无论来过多少次达里雅布依,都不可能看到两次一样的克里雅河!

深入达里雅布依的过程,必经的是翻越数座沙丘,软沙塘土和盐碱滩地交错的地表形态,让我们无法将之称为“路况”,只能根据骑行经验控制驾驶姿态。这可以算是最直接、最典型、最挑战地亲近塔克拉玛干的方式了,对与来挑战营训练的车队来说,重型机车队伍集体行动更是难上加难。为车队教练们配备的“小越野”摩托车显然应付这种路段更具有优势,他们往返于车队前后,往复协助、救援。

老达里雅布依目前还有相当规模的村庄,如今也在引导这里发展旅游业,例如:走出达里雅布依的姑娘妮莎,在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个沙漠中心的村庄,帮她哥哥经营起了牧家乐,她也成为央视纪录片《沙漠最后的守望者》的主人公之一。

目前,在达里雅布依,像这样可以解决游客食宿的牧家乐有十来家,接待能力已达百余床位;小小的乡村里虽然生活条件有限,但是必要的生活服务一应俱全,商店、餐厅也会一直播放着欢快的民族音乐招徕;中国移动网络已经覆盖(仅限于通话,但无数据网络),因此游客可以通过电话预订食宿。可是,目前达里雅布依还没有加油站,只有政府管理的加油店;这里的用电也是计划性的,因为均来自于太阳能发电;虽然没有自来水,但是家家户户都有井水。

手抓肉、烤肉饼(沙漠披萨)、烤肉…这些虽是就地取材当地人的食谱,但是于田县每天会固定向达里雅布依运送蔬果、副食等。以此,我们想要的糖酒饮料等等,都可以在村里的小卖部找到,只比城市里价格稍贵一点点。如果一定要找到这里的土特产的话,就是沙漠里的锁阳,从达里雅布依居民的记账本上看像是5块钱一公斤。

入夜后,屋外将近-10℃,车手们忘在门外的水袋已经结冰,吸管则完全被冻实;而泥浆和着红柳枝砌墙的屋内,却被炉火烤得暖融融的。奇怪的是,和其他乡村不一样的是,除了聒噪的羊、丰满的骆驼、低调的土鸡,就只有几只闲散的猫和几群翱翔的乌鸦。

除了四处游走、拍照,当地会汉语的年轻人们还喜欢和车手们聊天、打量摩托车,毕竟来这里的人很少,而驾驶重型机车进来的这更是首次。

如有疏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

文图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了保护原创作者版权,该篇只采用小图示意,

欢迎关注《汽车自驾游》杂志刊载的全文、美图及地图。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头条号“汽车自驾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6imbG4BMH2_cNUggV3-.html













世上本没有路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