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钉8根铁桩,影响隔壁停车,遇到此事你该咋办?

2019-10-16     搜狐焦点网

最近,发生在重庆小区的一件奇闻,让市民们议论纷纷:两家私家车位因车门刮擦,其中一家车主干脆在车位旁钉下8根铁桩,造成另一家车主上下车开门困难。

如何看待此事?怎样解决?针对此事,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采访了物业管理人士、法律专家以及部分市民。

车子擦挂引发纠纷,车主索性钉铁桩

事情的原委是,住在重庆杨家坪保利花半里小区的李先生,在小区车库买了一个车位。不久前的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车位旁竖了8个60公分左右高的铁桩。

铁桩是旁边车位业主张先生安装的,原因是双方曾发生的一次矛盾。对方曾给他打电话,说自己的车子在车位处被李先生刮擦了。由于沟通时彼此没有控制好情绪,张先生非常冒火,一气之下就在自己车位上钉立了这几根铁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了解,李先生车位另一边靠墙壁,另一边是几根铁桩,每一次上下车他都很困难,只要稍不注意,李先生的车门就会撞到铁柱上。

由此,李先生曾多次去找物业、街道办、派出所,也和张先生也谈了多次,至今此事依然没有解决。

据了解,张先生表示,铁桩是安装在自己车位范围内,他不愿意拆除。他表示,如果李先生想要通过法律诉讼方式解决问题,他愿意接受法院的判决。

市民:观点各有不同,反对声音更强

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不少市民看法不尽相同。江北市民田女士认为,“私家车位产权属于个人,业主完全有自由处置,因此在自家车位安置铁桩应是合法的,别人无法干涉。”

反对的声音更多一些。沙区陈女士指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的事情要友好协商,事情做绝了对谁都不好。钉铁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她质问,“如果每个车位的业主都钉下铁桩那会成什么样?”

也有市民认为,到底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感觉这方面没有什么依据。还是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市民能心里有数。

法律专家:相邻权是法律规定权利,钉铁桩不合法

车位钉铁桩到底是否合法?我们听听法律界人士的看法。

重庆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员郭振杰指出,车位边界线确实是法律的边界线,但是车位有其特殊性,它具有相邻权。

什么是相邻权?按照法律解释,“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

比如说,相邻一方在自己的不动产内设置围墙或植物,影响了邻居房屋的通风、采光,就违背了相邻权。

《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对相邻权利人因通行等必须利用其土地的,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

《民法通则》也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郭振杰指出,“在正常状态下,车位有相互借用的特征,也就是说,彼此相互借用空间,才能够使用方便。”

他认为,“装桩子的行为不仅让人难以理解,也违背相邻权。建议此事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果一定要打官司,钉铁桩一方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管与房企人士:车位纠纷普遍,亟待文化构建与公德教育

据一家房企营销负责人介绍,在我市不少小区,车位面积有大有小,车位修建不规则现象比较普遍,以前销售的车位中,曾有车主开进去很难打开车门的。由此,这种车位销售很困难。因此,这种事情值得设计单位与开发商的关注。

另一方面,关于车位纠纷较多的是,小区私家车位被人非法占据,有时候不得不报警通过公安来解决。

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何伟在接受搜狐焦点重庆站记者采访时指出,车位大小、密度等设计应该是有国家规范。然而,目前在很多小区出现了车位间距不够,车主开门容易碰的现象。

他说,“车位一般具有无害通过权,它具有比邻关系,比如在有的小区车库有些车位,车辆进出必须向其他方位甩一下盘子才能停进去。因此说,车位线并非是排他的。应注重公德,考虑比邻关系,照顾其他人的权属利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伟指出,西方国家汽车文化经历了100多年,车主对路人、车主与车主间,都有极文明的相处方式。我国私家车拥有量推进非常快,人们在物质条件迅速提升过程中,精神文明和文化构建还远远没跟上。物质条件快速改善,却没有对应的文化,这就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来引导解决。

他认为,钉铁桩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小农经济思想的体现,也就是说我的地方谁也不能碰,就像小学生在课桌上划的三八线。

何伟介绍,目前,我市有关私家车位发生纠纷的现象非常多,其中最突出的纠纷是私家车位被他人占据。

往往有些人找不到停车位,就占了别人购买的的私家车位的。这常常导致涉事人态度蛮横,引发矛盾甚至尖锐事件。

他说,相互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遇到此类事,停车人实在无法避免占别人车位,应文明行事,留下电话号码,别人打电话催促要态度和蔼,赶紧挪车。”

搜狐焦点重庆站 亦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5ea0m0BMH2_cNUga9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