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婷
光线的会客室里,章若楠穿着一件宽宽大大的卫衣,一条运动短裤,一双洞洞鞋,脸上挂着淡淡的妆。礼貌打招呼过后,她小声询问,是否可以盘腿坐在沙发上聊,她笑起来很美很甜,和视频里、照片中的那个大美女没什么差别。
正式采访前,工作人员和记者描述起章若楠扎丸子头的过程,毫无章法而言,十分随意,但就是好看。是的,大部分人缺的不是扎丸子头的技术,而是她那张脸。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给章若楠安上了一个 “淡颜系”美女 的头衔,章若楠第一次听这个词,旁边工作人员给她作简单解释,“大概就是说你不用怎么化妆,清清淡淡的就很好看。”她下意识反问,不是说章若楠的脸,长得寡淡吗?但她不是生气,就是觉得好玩。
刚刚过去的五一档,由许光汉和章若楠主演的爱情电影《你的婚礼》成为票房冠军,斩获近8亿票房,在数部爱情片中,如此佳绩,也是佼佼者。不少业内人在分析影片票房成功时,大多提及了五年前的《前任3》,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一类电影,男女生之间遗憾的爱情,令不少观众在电影院与电影共情,他们潸然泪下,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同样,也不缺争议。与《你的婚礼》高票房相伴而来的还有剧情、人设、表演等等问题的诟病。12G冲浪的章若楠,90分钟的采访里,数次自己输出网友们的差评。我们好奇她看到这些评价时的内心活动,她表示会短暂地难过一下子,随即又清醒,“我自己看也有很多问题,好木,有点呆,脸好肥,不够自然……”成片是她自己一个跑去电影院看的,边看边在心里记表演bug ,“但有几个镜头也算是小有进步吧。”
初恋脸,邻家小姐姐,大美女……大众之于章若楠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她的外貌。《你的婚礼》临时提档后,工作人员在制定宣传策略时,一度很苦恼,他们不想再去营销“外貌”,最终无果,冲上热搜的依然是 #章若楠 颜值# 。
“是否担心自己的努力,始终被颜值封印?”我们把问题抛给了当事人。
“外貌是我入行的敲门砖,大部分人确实是因为外貌关注到我了,但美女要有灵魂,要有真材实料吧。”章若楠并没有走进别人设计的情绪陷阱里。
《你的婚礼》之后,她成了95花票房TOP1的女演员。从记者这里得知这一消息时,她明显多了几分惶恐,脱口而出:“我不配。”
以下为章若楠自述。
我是一个不怕“出丑”的人
老板:在哪?
我:在家。
老板:现在来公司。
制片人:男演员在,穿漂亮点。
微信聊天记录是我和许光汉老师第一次见面那天。但因为刚做完皮肤管理,没法化妆,素颜就去了。初见许光汉老师,他彬彬有礼,话很少。我其实是一个慢热的人,但他话特别少,有刺激到我,我觉得我得把场子撑起来。不记得当时是谁提了一嘴说章若楠不是会劈叉吗?来一个呗。于是,第一次见面,我就表演了个劈叉,想着活跃一下气氛。他当下应该挺傻眼的,肯定觉得,这个女生是不是不太正常 (笑) 。
我是一个不怕出丑的人,但也分情况。 比如此刻,你让我来表演一段戏,那我会很尴尬。但别的,唱歌、劈叉…都OK。
聊了一会儿之后,发现我、光汉老师、制片人,我们三都是天蝎座。十二星座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天蝎座。天蝎座黑白分明,在《你的婚礼》片场,大家都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绕弯子,这个相处模式,很舒服。
《你的婚礼》时,很多声音我都有关注。搭档周潇齐的扮演者——许光汉老师正备受关注,大家都很想知道他的下一部戏是什么?搭谁?可想而知,官宣后,很多网友内心OS:就这???搭一个网红,哥哥好惨……诸如此类的评论,不要太多。
但这些并不会影响我,站在她们的角度想想,章若楠才入行不久,没有能被大家记住且认可的作品,对吧,很正常。 我唯一担心的点在于:拖了光汉老师的后腿,因为他真的是一个演技好,人也很nice的演员。 当然,这也是激励着我要演好这个角色的动力。
我不会一直纠结于大家不喜欢我,怎么办?怎么办?这些不是我该想的。导演、片方他们决定让我演,那我就努力对得起他们的信任,怎么去演好这个角色,是我做出的回应。人是很复杂的,自怨自艾,又或者把别人的评价看得过高,都不可取。
接下尤咏慈后,我看了很多类似的电影,导演也给了我不少片单。当然,也有去上表演课,但每个人都有一套适用于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路子吧。就比如我,相比较表演课而言,拉片、看前辈们的采访,从他们的采访里感受一些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对待事物的看法 ,更适用。之前看桂纶镁采访时她说,有人是这样看世界,有人会有这样的情绪,人性有很多面,这些都是透过电影感知到的。我也好喜欢郝蕾,得知她也是天蝎座,更爱了。她们都是很有魅力的演员,很迷人。
《你的婚礼》临时提档,宣传期开始了。首映礼当天我看了一半,第二遍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的,还是有被打动。我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要么认定是那个人,否则绝不轻易开始,宁缺毋滥。看周潇齐和尤咏慈的故事,忍不住感慨,相爱太不容易了,尤其在影视这个行业,尤其演员,匆匆忙忙,飘忽不定。
角色和演员之间,存在显性、隐形的相似之处,我和尤咏慈都独立、勇敢,但她比我勇敢多了。 她选择去米兰,二次出发的勇气,往往更难。可能在观众看来,尤咏慈冷血?无情?甚至有观众怀疑她是否爱 (过) 周潇齐。她怎么能不爱呢?最好的爱情其实是相互成全。当我真正把自己放进尤咏慈的一段人生后,更能感受和懂得她做的每一次决定。也有因为时长关系,拍的一些剧情,做了删减,这个没办法。
最后,尤咏慈的婚礼,其实也是周潇齐青春的成人礼。眼泪?沉默?都不如一场体面的告别,然后各安天涯。哦,我好像一直忘记了祝她 (尤咏慈) 幸福。
被“美貌”困住?
样貌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确实让更多人认识到我,这个真的要很感谢我爸妈。但,还没有美丽到可以算是武器吧。
我真的不是凡尔赛,我从小就觉得自己长的一般。上学时,学姐很漂亮,进入到这个行业后,好看的小姐姐不要太多。 外貌帮我,那也可能只是一时,我现在认定自己要成为一名演员,那就必须打磨好自己的表演,让自己保持进步。在此之前,网红、花瓶,都接受。
我时常觉得观众对我还是相对宽容。私下回看以往的作品,胖、丑、呆、木……只能不断告诫自己,面对镜头,再自律些,尽可能呈现一个最好的状态给观众。但往往情绪又在角色和本我之间来回拉扯,这时候就要发挥理性的一面,要复盘,要去找不足的地方,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自己看都没有代入感,那观众就更不会有了,这个戏自然也不会好看。当然,表演的好坏并没有一套标准的评判法则,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为演员这几年,我最深的感受是一定的尽可能自然,而自然的最终落脚点即代入感,即观众的共情能力。看吧,演员和观众之间,也需要碰撞。
前面记者姐姐问我说:是否担心努力呀、表演的进步呀被颜值的关注度掩盖?会失落吗?会有,但更多是迷茫,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方向,目前还是一步步去调整和摸索 ,每一次的挫败也会让我更加坚定。我的性格是属于既然决定要做,那就一定要做好,你越觉得我不行我就越要做给你看,今天做不好,我会一步步向前,总会做到你们满意为止。
《悲伤逆流成河》是我的第一部作品。 当时我还在做模特,焕姐 (电影制片人) 给我发微博私信,我当时感觉不靠谱,就不想费那个时间。主要因为那个时候做模特,赚钱,自己能养活自己,还能顾到家人,很满足。
后来,他们找到我经常合作的摄影团队,两三次了。焕姐,特意飞到杭州见我,当天又飞回北京。之后又带着我见监制和导演,他们觉得我答应了,但其实没有,从上海会杭州路上,我写了很长的婉拒微信发给焕姐。她可能也觉得这个小姑娘怎么那么难搞,就没搭理我。
本来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半个月后,又收到了她微信:想好了吗?彼时,身边的人也都劝我尝试一下,戏份没有很多,两个月时间,于是,就有了第一个角色,至少不让自己后悔吧。 一直不答应是因为第一,我没学过表演,没有底气;第二,我的性格,不适合娱乐圈,说话太直了,完全伪装不了,我现在也在摸索,如何直接但又不伤害别人。
拍了《悲伤》我都没有决定转行做演员,权当过了把瘾。那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剧组,不会看通告单,不会找镜头,不知道要拍什么,表演没有那么大吸引力,我只是在完成一个工作。拍完之后,我还是要回去继续我的老本行,拍照当模特。
半年之后,《悲伤》上映,跑路演打开了另一扇关于演员的大门。章若楠何德何能,有那么多人喜欢,我现在还记得在电影院看到成片时的感受:哇,好神奇呀。观众的喜欢,是我转型很大的动力。
有一段时间是一边做模特,一边等戏。后来遇见了薇姐 (赵薇) 监制的剧集《谁都渴望遇见你》,饰演阳光女孩罗溪。其实,这部戏好多地方都演的不好,但它是我成长最大的一部戏,开始慢慢入行了。比如,走位、找镜头等等。
再后来尝试了古装《师爷请自重》、《机智的上半场》,时间真快,去年《如果声音不记得》上映,抑郁症女孩吉泽的故事和大家见面。
拍《声音》,哭太多次了。我觉得小四导演 (郭敬明) 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敬业的人,他帮助我很多,我的哭戏从他那里开窍的。 我还记得拍《悲伤》的时候他和我说:“大家都说我是烂片导演,你是花瓶,那我们就努力给大家看。 ”他其实就是想刺激我嘛,因为当时我对于表演,完全没底气,也就没什么自信可言。
作为新人演员,我很幸运,公司给我很多展露自己的机会。 每一部戏都会让我更热爱表演一点,开始享受每个角色、每一场戏,带来的那种满足感。 最近一次,感受到这种来自专业认可上的满足感是前不久杀青的《请别相信她》,带喜剧色彩,还蛮好奇自己挑战喜剧会是什么样。
再就是《女心理师》上山下海,但当你完成后,就会好开心。这部戏有和杨紫合作到,我太喜欢杨紫了。当你真正和她接触过后,你就知道她之所以会被圈内圈外的人都喜欢,是有原因的。她完全没架子,她很暖,有一场戏我们都泡水了,都很冷,但她很自然地就过来抱抱我,帮我取暖,很暖心很暖心。
我也希望自己能有一部被大家认可的作品。OK,大家现在对我的印象还是这是一个长的还行,但演技差的女孩,但我会努力,一点点去证明自己的。当然,演技这个东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我今年24岁,刚刚好的年纪,我会努力,把握当下,朝着好演员的方向,前行。
像猫又像刺猬
《你的婚礼》之后,说我成了“95花“票房TOP1的女演员。我当即想的是,我不配。 我自己并没做什么,这样的票房,更多是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应对差评,哦,好吧,我可以说一笑而过吗。做演员内心一定要强大,我不太会被他们的评价牵引,但比较在意行业内的人的评价,他们身处这个行业,从事这个行业,更加会抛开一些情绪导向,从专业上给到建议。
不是说观众不重要,而是观众的声音太多了,夸奖的、讽刺的、批评的、尬吹的……你要选择接受了那些所谓的夸奖,那就得承受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评价,很可能就跑偏了,心态会崩。
你知道我见过最扯的关于自己的新闻八卦是什么吗?章若楠男朋友是光线的股东,圈外人,给了大把资源。我的天,我的男朋友在哪里?就扯。 看到这么多关于自己不着边的新闻,就更会警惕某种“大合唱”,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轻易盲从。
往往,演员在剧组是最有安全感的。之前参加综艺《演员的诞生之巅峰对决》时,底下坐着很多优秀的演员、导演、制片人、紧张到身理心理反应同时来,一动不动,那真的不是说演出来的文静,就是因为紧张,不适应。 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会自然而然地呈现不同的反应,因为过于普通,所以想要把剧组当成保护壳,那几个月就在保护壳里安心拍戏,什么都不去想。
新人演员困境,怎么会没有呢?我算幸运的,公司是一个制作公司,适配的角色会给到我。但对外,一样的,见人,试戏,一定是被动的。
角色之外,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生。褪去聚光灯,我还是得回归到章若楠自己的生活中去,保持神秘感,才有可能帮助到下一部戏的成长。现在越长大,我会越挂念父母,总觉得距离他们远了,这也可能是演员这个行业,需要舍弃的吧。他们常常包场、朋友圈,支持我,特意从杭州做好饭菜带来上海看我,每每这样,内心都过意不去,觉得他们好不容易,希望自己能变得再强大一些,照顾他们。
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要用一样东西形容自己,你觉得什么最合适? 工作人员觉得我像猫,但其实我自己还蛮多刺的,当然,也有柔软的一面,那就像猫也像刺猬吧。
我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也会突然丧。丧,也没有什么不好吧,刚好可以抵消掉一部分我过于欢脱的点,好让自己不那么漂浮。人需要多重情绪,互相制约,相互守恒。
我是一个非常讨厌一切复杂事情的人。这次的采访提纲我没看,我其实并不喜欢他们 (工作人员) 给我准备好答案,让我照着念。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急的人,想到什么事情,马上就要去做。但与此同时,容易出现因为太急于去做成这件事,反倒缺乏思考,有时候那个结果就不如意。朋友时常告诉我,你应该慢下来,沉淀自己。刚好最近在搬家,过几天出完差后,会有一个小的休息期,我打算在家好好宅几天,看片,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