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飞机诞生以来,无论是哪种型号和设计风格,无一例外都以空气动力学和材料结构学为标准,讲究充满对称性的“工业美学”理念。不过,在上世纪40年代,德国航空怪才理查德.沃格特博士却反其道而行,不仅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不对称飞机BV.141侦察机,甚至还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更为激进的不对称战机——BVP.111。和传统战机相比,BVP.111等不对称战机的机舱部分严重右倾。再加上便于水上起降的船型机身,结构奇葩的BVP.111尽管最大限度保证了飞行员的视野,但在气动布局上非常不合理,这款德国空军的“歪把子”战机也让德国飞行员诟病不已。
出生于1894年德国施韦比施格明德的理查德.沃格特从小就对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学生时代,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恩斯特.亨克尔的研究经历就让他励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航空设计师。参加过一战并负伤的理查德.沃格特在返回德国后通过了飞行员训练,此后就加入到了大名鼎鼎的多尼尔有限公司,成为齐柏林飞艇项目的科研人员。此后多年,他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开始在航空领域特别是飞机设计方面崭露头角。
1937年,即将发动战争的德国开始加大对军工研发上的投入。特别是在空军领域,当时的德国航空部要求有关企业研发一款新型军用侦察机,尤其提出了飞行员观察视野方面的要求。当时就职于汉堡飞机制造厂的沃格特博士拿出了准备已久的BV.141侦察机。当德国空军高层看到了这款脑洞大开的“非对称飞机”设计图纸后,完全不敢相信,这样一款奇葩的飞机能够展翅升空。最终,在沃格特博士的坚持下,汉堡飞机制造厂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自己投入资金制造出了BV.141侦察机原型机。沃格特博士打破了传统飞机部件的对称性布局,将865马力的BMW132N气冷式发动安装在了机身前部,机身右侧则单独配备了独立机舱。这样的设计原理,可以让飞行员获得最广阔的观察视野。
当然,由于这种设计过于标新立异,很多国家的航空专业人士都表示了严重怀疑。一直关注德国航空研发动态的英国,甚至在报纸上专门发布文章,嘲笑德国人造出了一架怪物飞机。不过,慧眼识珠的德国空军技术部门负责人乌得特将军还是认同了BV.141侦察机的设计理念。在他的坚持下,这款飞机成功实现首飞,其速度可以达到368km/小时,并且有1万米的升限。当然,由于受到军方的抵制,这款侦察机仅仅少量生产,并且投入使用的频率并不高。
受到BV.141侦察机项目的鼓舞,沃格特博士继续在非对称飞机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并且开始挑战战斗机机型。众所周知,战机在高速飞行和空中格斗的过程中,相对于侦察机根加注重左右平衡、因为只有在平衡机身的前提下,飞机两翼受到的重力、空气阻力、空气升力等物理量才能达到均等,保证飞机的平稳状态。很显然,沃格特博士研发的BVP.111战机完全打破了传统。结构方面,它的机身机舱非常奇葩地被安装在翼展下,左舷部位的尾梁上装有水平尾翼和方向舵鳍来保持方向平衡。除了机舱偏离中心设计位置之外,其配备的三个发动机也没有对称排列,左二右一的奇葩设计显得非常突兀。
按照沃格特博士的设想,非对称飞机尽管在侦察机领域的探索获得了成功,同样的设计结构也应当在战斗机上得到适用。不过,战斗机更加注重高速飞行能力、起降性能和操作性,对于机体平衡性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尽管沃格特博士先后提出并公布多款非对称飞机的设计图纸,最终也仅有BV.141侦察机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