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清华的围棋天才柯洁坦言:我除了围棋什么都不会

2019-07-02     慢慢早教

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们的假期渐渐地被各类补习班占据,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许多家长为之操劳,看着本应该享受快乐童年时光的孩子,每天却奔波于提高分数、提升内在的各种课程中。

还记得《请回答1988》里面那个天才围棋棋士阿泽吗?在剧中作为大韩民国国宝级围棋大师,11岁的阿泽就进入了职业棋坛,13岁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围棋冠军,从88年至今在围棋界排名始终保持第一位,被誉为最高的围棋天才。这样天才的人物其实不止存在于电视剧中,现实生活中阿泽的原型正是韩国天才围棋少年李昌镐。

而在今年一月份却有一个年仅21岁的中国年轻人手握世界围棋锦标赛第七冠,打破了天才少年李昌镐所创下的记录,他就是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柯洁。21岁手握7冠,比起国内获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古力仅仅只差1了冠军头衔,年纪轻轻的柯洁就超越了古力,成为中国围棋史上第一人也是指日可待。

然而在围棋领域取得辉煌成绩的柯洁在今年3月份被公布免试进入清华大学,柯洁的入学让教练俞斌坦言:“作为国家队总教练来说,我希望他能把更多时间花在围棋上,但是我不能阻止他去读大学,希望他能处理好学业和围棋的关系。”

尽管柯洁说会尽量协调好学习与下棋的关系,但国家队总教练俞斌还是有些担心:“顶尖棋手差距非常小,不进则退,并不是外界想象的柯洁跟谁下都能赢。”学业与围棋之间的平衡俨然成为了一个横在柯洁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柯洁般的天才少年都尚为学业以及兴趣之间的平衡而苦恼,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孩子呢。

诚然学业与兴趣的平衡对于我们而言正如相对论一样难以解决,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学业与兴趣对于孩子而言都是不可舍弃的存在。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讲座中提到:

“目前多数普通平民家庭里,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就像拳击教练训练学员一样,对其学业严格要求,甚至指望着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恰如当今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高考工厂”,很多家长拼劲全力以及人脉将孩子塞进高强度的学习机构,只为了让孩子考上名校,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没有任何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每天只有枯燥的书本陪伴,只有埋头苦读,连吃饭都严格规定了时间,让孩子成为读书机器,哪怕最终考上名校又如何,多的是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了。16岁被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正式录取的女孩,只待了短短地几天里就选择了退学,原因正是因为女孩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同学之间的谈话题材融入不进去,而宽松的大学生活让她除了上课时间无所事事,最终忍受不了落差而选择了退学。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业和兴趣相辅相成,学业带给孩子基础的知识,而兴趣让孩子丰富自身。正如娱乐圈模范父亲黄磊,他始终认为孩子多读点书能建立丰富的知识结构,因此自女儿幼年时就陪伴女儿多多夜读,并且还将她送进北京国际学校为她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语言环境。

而在观察到年幼时的多多热爱话剧,黄磊就带着多多奔走于各个话剧院之间,在排练的时候让多多在一旁观察,在潜移默化中让多多了解话剧。体贴到多多作为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于是带着多多出席各大时装大秀。如今的多多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既可以翻译英文原版书,又可以在时装大秀走秀,自己编写剧本的全能孩子,成为了令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业帮助我们的孩子站在世界屋脊,开拓新视野,让孩子拥有浩瀚的知识,而兴趣引领孩子寻找自己的梦想,挖掘属于自己的快乐泉源,学业与兴趣两者相得益彰。学业能让孩子接触不同的职业,学习到各种能力,而在发挥兴趣与专长的途中,需要注入学业获得的知识,才能更加顺利。

因此我们每位家长在对于孩子的培养上不应该选择其中一者而忽略另一个的重要性,常有人专心学习却让自己不快乐,甚至不知自身兴趣所在,或是成天休闲而荒废学业,白白浪费宝贵时间。

其实学业和兴趣是可以兼顾的,在专注于课业的同时,思考并分析自身的喜好,兴趣不分性别、人种,任何有意义且正向的事都可成为兴趣,以自信和毅力,结合两者并构筑理想。从学习中发现兴趣,认真学业将它转变为专长。如此一来,我们的孩子必然能够在之后的生活中成长为令我们骄傲的存在。

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其中的矛盾冲突?有一句话作为总结是再合适不过的:会者不难,爱者不累。正如娱乐圈“大提琴”美少女欧阳娜娜,在所有同龄孩子埋头苦读书的时候,她就已经被名校柯蒂斯音乐学院录取,而后又闪电退学,去追逐她热爱的演艺事业,在取得一定名气后又急流勇退选择了去音乐学院进修大提琴。

不论是学业亦或是感兴趣的事业,欧阳娜娜都得心应手,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姑娘是怎样兼顾娱乐圈事业以及音乐学习的,但细想看来,终究不过是因为热爱,不论是演艺事业亦或是音乐事业,欧阳娜娜都抱着赤子之心,抱着满怀的热情投入其中。而作为她的父母亦给予她全身心的支持,让女儿在兴趣与学业中有一个坚固稳定的依靠,在欧阳娜娜的父母对于她的支持上,我们作为父母应该也有所体悟。

培养孩子是一件漫长且辛苦的事情,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进入小学、中学,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兴趣与学业必然会开始争抢时间,二者间的矛盾也变得难以调和。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充当一个良师益友的角色,鼓励和支持孩子,并加以适当的监督和辅助。

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逻辑能力,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变化,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心理特点,合理的带领孩子探索兴趣,学习自己所爱的技能以及知识,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们有效的学习,当好一个引领者的角色。

例如在孩子处于3-6岁的年龄段时候,这个时候的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也到达了高峰期,课业压力更较之于其他时期更小,我们应该借着这个难得的时间段,带领孩子接触艺术,发掘他们热爱的兴趣,让他们有一双探究世界的眼睛。

当孩子成长到6-10岁的小学阶段时候,孩子开始系统的接触文化知识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个时候孩子的学习压力随之而来,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认真思考观察孩子真正愿意去学的科目是哪些,然后着重去培养哪一科目,适当的给孩子减去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正如黄磊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对于钢琴的兴趣缺失,黄磊就向好友张杰与金玟歧请教,到底该强迫多多进行钢琴学习还是顺其自然,张杰这样说道:“让孩子自己选择感兴趣的曲子会更好。”因此在之后辅导中,黄磊鼓励孩子弹奏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因为多多很喜欢这首曲子,通过这首曲子的学习不仅使多多的琴技有所进步,也坚定她继续学习钢琴的信念。

而当到达10-12岁的时候,孩子的心理逐渐成熟,对于兴趣爱好的发展也逐步稳定,这个时期的我们就不该再去逼迫孩子去学习什么,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了,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孩子学习艺术的自觉性,全力配合,结合孩子本身的兴趣情况,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对于孩子的学业与兴趣并进问题,不论孩子在哪个阶段,我们作为家长更要做到三点,才能引导孩子更好的成长。

明确自己的兴趣并自主做出选择

在孩子的兴趣学习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先凭自己的喜好为孩子作出安排,往往容易忽略掉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的兴趣学习中进步缓慢甚至疲于应付。然而大多数真正有成就的人,大多是因为喜欢,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能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让人乐此不疲,能让人专注的投入。

所以,我们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兴趣学习时,应该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孩子兴趣作为选择的前提。在了解孩子的兴趣偏好与优势特长,选择适合发挥孩子长处的兴趣,在学习的同时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让决定权归还到孩子手上。

引导孩子做好学习规划

关于平衡学习与生活,重要的是要学会制定学习的长短期目标,我们要自小就培养孩子规划学习计划的能力,鼓励他们形成每天具体的行动计划表,每周每月分别做相应的计划,清晰明确自己的目标,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会“交叉学习”

最后就是让孩子学会“交叉学习”,让兴趣成为学业的调味品。所谓交叉学习,就是在不同的学科间进行交替学习,以此达到更换大脑思维,学习效率最大化的目的。通过左、右脑搭配使用,交叉学习,一边大脑学习,另一边大脑休息、放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高效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诚然,让孩子在快乐中度过童年,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我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也同时步入了不断学习的道路,教育好孩子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事业,在平衡孩子的学业与兴趣方面,我们更要立足于培养孩子的热爱,引导孩子做好学习规划,让孩子学会“交叉学习”,在学业与兴趣中自由快乐的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19MkWwBvvf6VcSZab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