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5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417】篇
工具箱里,都是好东西
——张大宽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敲完了这近11万字。
编这个工具箱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直以来,总有人来问我,活动怎么做。
我是真不会回答,真不知道。
各人的情况不同,能做的活动自然也不一样。
量身定制吧,好像又觉得花钱太多不划算。
直接照搬吧,同样的买一送一,有人赚钱有人赔钱。
所以,我就琢磨,弄一个活动工具箱,对不同场景,不同情况下可以做的活动,做一个集合,想做活动的时候,从工具箱里面挑出来几样,按照活动说明,结合自己情况,略微修改一下,直接使用,岂不是既省时,又省钱?
于是,就有了这个工具箱。
有人说,活动不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连环套把顾客套起来然后再收割吗?
怎么说呢,我个人觉得,这还是农业化的思维。
这种思维,并没有把顾客放在该在的位置上,而是把顾客当做麦子,当做韭菜,好像前面一种,后面就妥妥的能收割一样。
你试试,在顾客来的时候就给他说,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到本店,本店是当地有名的“收割机”,俺们的活动是出了名的套路深,保证您带着钱来,光着身子回去,我要好好收割你。
你猜顾客有啥反应?
哼,我敢打赌,这话你都不敢说。
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这是在套路顾客,感觉这事情不能说,说了顾客就跑了!
试想,真相都不敢给人说的,能是啥好东西?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都是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了,总在算计自己能赚多少钱,能有多少受益吗?
从这个出发点,设计出来的活动,大多是让人看不懂,到处都是套,心里想的挺好,来一个就能割一个。
而实际上呢?
顾客不是麦子,不是韭菜,更不是任你宰割的鱼啊。
套路一次可以,上当一次也可以,回去发个朋友圈,去平台上给你几个差评,你说后面这生意还咋做呢?
所以,别用农耕思维来开店了,你面对的都是一个个的大活人,有手有脚的,自己会走会跑。
你做得好了,他们自然就来了,你做的不好了,抱歉,不和你玩了。
看明白这个本质,再去考虑活动,你会发现,有效的活动,大多都很简单。
为啥说越简单,效果越好呢?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
一切商业的出发点,都是顾客获益。
做活动,同样也是遵循这一点。
所以,在活动中,要让顾客第一眼就能看明白,这个活动是让他自己获益了。
举个例子
就像《工具箱》里第36篇里的活动。
面馆把早上的时间租给了卖早点的。
做到了场地共享,面馆也能收回一点房租,早餐也有了地方摆。
你看,在这个交易中,早餐获益了,有地方赚钱了,所以才愿意支付这个房租。
而当他们两家合在一起,面对顾客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让顾客获益,生意才会更好。
所以,只需要推一个简单的“月卡”,持卡到店,早餐可以获得一碗免费豆浆,中餐或晚餐可以获赠一颗卤蛋。
这样简单的活动,对于顾客来说几乎没什么理解成本,看一眼就明白了,这么算,每个月最多可以省120元。
而获得这张月卡,只需要18元,是不是很划算。
只要能保证品质,口味尚可的情况下,成功率是不是很高?
简单,对于顾客来说,一眼就能看明白。而对于商家来说,是操作方便。
越容易掌握的方法,执行起来越到位,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开店,顾客获益是第一原理,在这个原理框架下去思考如何做,一定是有效的。
无论是菜品、服务、环境都要在这个框架下去琢磨。
而活动,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没见过哪家店因为活动做得好而生意火爆的。
前提都是东西好,能让顾客获益。
就像我做这个《工具箱》一样,出发点是为了让你获得做活动的方法,而且还要省事省力省钱。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用想也是卖不出去的。
顾客获益,一定要牢记。
《99个餐饮促销点子》已经完成了更新,戳下方专栏,即可带走。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