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夜上透
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一路成年》,揭开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
李剑问儿子李汶翰:
“这两天你对我感觉怎么样?”
儿子回答道:
“感觉既熟悉又陌生吧。”
(图片来自网络)
15岁后离开家,让李汶翰与父亲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照父亲李剑的话说就是,就跟探亲一样回来一趟。
缺少了交流与沟通,让李剑与儿子李汶翰之间的关系变得熟悉与陌生。
因为很少再听到孩子与他谈心,使得在节目的相处中,显得有些尴尬与不自然。父亲渴望得到与儿子的目光交流,但因为长时间沟通的缺席,让儿子李汶翰并不知道父亲的心中所想。
旅行中,父亲和儿子李汶翰彼此敞开心扉夜谈。儿子吐露心声:因为过早离开父母,15岁是他心中的一道坎。
当父亲听到儿子的心声,心酸与泪水如河水般决堤涌了出来,心疼的说道: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的话,一定不会让儿子走这条路。”
这一次深夜谈话,再一次拉近了他们父子之间的距离。
原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因为经常不客气的打断儿子说的话,让儿子不再跟她谈心。常常是,话未说完,妈妈就开始了耳提面命:
“这件事是不是有你的问题啊?那样做不对,你应该这样做......”
使得孩子内心无比憋屈与苦闷,但妈妈尚不觉得,还认为是孩子不理解她的苦心。
后来妈妈喉咙动了个小手术,不能发声,只能静养。
在孩子又一次控制不住跑来跟妈妈聊天时,在他说到一半的时候,妈妈又想打断他,但想到自己不能出声,便破天荒的听儿子说了下去。
就这样,儿子把心中所想都表达了出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自己以前的担心,根本就是多虑的。儿子处理事情处理的很好,丝毫不需要她多次的叮嘱。
不仅如此,因为孩子找到了情感宣泄口,反而跟愿意跟妈妈谈心,分享自己的事情。母子关系比以往还要好了许多。
就像成尚荣所说:
倾听,是教育的一种言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
父母无需多言,只要多听一听就能知道孩子的想法和问题,知己知彼,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
而且倾听本就是一种尊重,也是父母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认真聆听,孩子更容易对父母表达自己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谁都有七情六欲,谁都会遇到生活中的不愉快,我们成年人尚需要情感宣泄,孩子自然也需要。
盲目打断孩子,拒绝倾听孩子,拒绝的不止是孩子的话,还有那座连接父母与孩子的桥梁。
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懂的真正意义上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明白孩子的生活。
著名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道:
请把理解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当成一项神圣的职责。
《贝太太从前为什么那么凶》里写道:贝太太小时候经常被小朋友们欺负。
被小朋友们抢走心爱的玩具,玩捉迷藏的时候,被小朋友们捉弄欺负。
她很伤心难过,她希望找到自己的妈妈寻求帮助,可是她的妈妈并不想听。只想让她安静。
她只好把自己的委屈憋在了心里,无处释放。随着时间流逝,她的情绪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把委屈化为愤怒,用凶恶的外表保护自己。
因为她的妈妈不曾在意她的感受,从未试着倾听她的心声,让她只有靠自己保护自己。
这使得她们母女的距离越走越远。
(图片来自网络)
贝太太很不幸,她只能把一切的心里话藏在心底。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那个可以和她一起得到改变的人。
邻居刘倩的孩子怯怯生生的,平时总是喜欢躲在她妈妈的身后。也不爱和家长说话,她的妈妈有时问她话,她也不说。
一次,刘倩带着孩子出门,因为走的急了些,孩子落在后面。孩子在追妈妈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
孩子委屈的抬头看向妈妈,刚要出声,刘倩就打断了孩子并指责起了孩子不小心。孩子见状低下头,任凭妈妈教育她。以致后来我再见她,孩子更不爱说话了。
想要孩子与我们亲近,就先要留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她无法表达自己,父母便听不到孩子的心声,自然不能了解孩子。
其实,孩子要的并不多,他需要的只是让父母走到身边听他把话说完,如此而已。
做到倾听,没有父母想象中的那么难。
首先,不要随便打断孩子。
同事王芳的孩子回家后,一副鼻青脸肿的样子。同事脾气急,不等孩子解释便大声斥责了他,认定孩子跟同学打架。孩子听后,委屈的哭个不停。
事后,同事了解到,是别的同学先欺负了自己孩子,而自家孩子只是自卫。同事追悔莫及,怪自己没有听完孩子说的话而冤枉了他。
有教育专家曾提到:面对孩子,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少说多听,更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拉近与孩子之间的亲子距离。所以,听孩子说完,很重要。
其次,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
一次3岁的儿子不小心打碎了水杯,我担心之余忍不住生气。为了怕冤枉孩子,我硬是逼着要发火的自己说了句:
“能告诉我为什么碰这个水杯吗?”
儿子低下头小声说道:
“我只是想给妈妈倒杯水。”
一瞬间,我的怒火被浇了一盆冷水,冷静了下来。随后庆幸自己没有不分清白就指责孩子。
多问一句“为什么”,留出孩子解释的空间。他做的与你想的也许并不一样。
再有,请留出与孩子交流的时间。
在《一路成年》综艺节目里面,爸爸吴刚就像一个爱唠叨的操心妈妈。
晚上吃饭时,因为工作原因要提前离开,吴刚不放心的不停的叮嘱孩子,丝毫没有记得要留给儿子喘息的空间。
或许,他可以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意见。交流,是让孩子更多的去表达自己,而不是父母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去做。
父母们学着沉默一会儿,就会得到更满意的答卷。
一句有名的教育格言:
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图片来自网络)
倾听孩子的心声,释放孩子内心的情绪,理解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支持他们,鼓励他们,不仅会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也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
曾记得一句话:爱上一朵花就陪她绽放,爱上一个人就陪伴她成长。
孩子是父母挚爱的人,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绽放,就需要父母去倾听孩子的心声,陪伴们他成长。
伏尔泰说: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父母学会倾听孩子,就能互相打开彼此的心门。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