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当贴身保镖?哈桑少将由俄军护卫,皆因曾经的惨痛损失

2019-10-30     熊熊讲武

现代战争中,军事强国之间的激烈战争很难出现,绝大多数情况是强国对弱国的战争或者是强国参与下的弱国战争。

在这种战争模式下,军事强国大规模的重装部队其实很少会出动,反倒是特种部队及空军使用的概率很大。

比如在乱成一锅粥的叙利亚战场就是如此,无论俄军还是美军其实都是以特种部队为地面作战主力,另外配合空军作战的模式。

以俄军为例,其特种部队主要担任侦察、引导任务,同时必要情况下也会对武装分子重要节点进行突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俄军特种兵另外一个用途:担任叙利亚政府军高级军官的贴身护卫。

比如叙利亚政府军最能打的老虎部队的指挥官——哈桑将军身边就永远有几名俄军特种兵在身旁。

大家可能纳闷了,叙利亚政府军虽然在内战中损失惨重,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找不出警卫人员吧?怎么这都要俄军出手呢?

其实,俄军特种兵最初在叙利亚战场上还真不怎么干这种要员护卫工作,但血的代价却不得不使俄叙两军采用这种方式。

原因也很简单,叙利亚军队中经常会混有部分叛军的卧底,或者是亲叛军的分子。这些人一方面会打高级军官的黑枪;另一方面则会将情报传递给叛军,后者则利用掌握的炮兵对政府军指挥部进行斩首式打击。

因此,在实战中叙利亚政府军师旅一级的军官阵亡率很高,由于俄军同级军官往往也在叙军的指挥部中,因此连带的俄军军官的死伤率也居高不下。

如果对兵员进行严格的甄别,可能会减少这种情况,但是叙利亚政府军却不具备这个条件。

内战前,叙利亚人口只有约2100万人,内战开始后有数百万人流亡海外,国内常住人口只有约1700万人。这其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叛军控制区和库尔德人控制区。

而就政府军而言,战前的军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叛逃为叛军,剩下的军人中在战场上也死伤大半。

为了征集兵员,叙利亚政府军一度召集学生参战,可以说是非常无奈的。在俄军帮助下稳住阵脚后,叙利亚政府军的兵员主要来自于和解后的叛军,虽然大部分人幡然悔悟,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其中还是会有一些敌对分子。

如果严格甄别,那么很多人就要离开军队,叙利亚政府军的兵力就会捉襟见肘。

因此叙利亚政府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甄别,尽可能淘汰敌对分子,但无法做到军队百分之百的纯洁化。

而真正让俄罗斯和叙利亚感到事态严重的情况发生在2017年9月的戴尔祖尔战役期间。

当时俄叙联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前线指挥的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顾问团的瓦列里·阿萨珀夫中将却遭到极端武装定点炮击身亡,事后调查认为是遭叛徒出卖。

当年9月22日,俄军顾问瓦列里·费佳宁上校的坐车被炸,上校重伤后最终不治身亡;不到一个月后,传奇老将军伊萨姆·扎拉黑丁触雷牺牲。

身居要职的高级军官先后遇袭身亡使得俄叙采取了一种新的策略,用俄军特种兵来担任高级军官的护卫工作,其出行路线也由俄方来安排。

当时叛军已经多次宣称要除掉老虎部队的指挥官哈桑将军,因此对哈桑的护卫是俄军的重中之重,而哈桑将军也是很有个人特色,总是穿着一件深绿色的迷彩服,不愧是将军风范。

在叙利亚的俄军特种兵多为顶级的SSO特种部队和各特战旅的精锐,其跟美军特种部队不怎么打硬战的习惯不同,俄军特种兵在叙利亚是经常打硬仗的,所谓打不过就撤好像不存在,只要我跟你开打了,那就必须干掉你。

最典型的一战就是SSO的16人小队大战叛军有坦克、装甲车支援的300余人,由于空军未能及时赶到,这支小分队硬是抗击了20倍于己的敌军,后来由普京亲自授勋,该分队指挥官丹尼尔中校还获得了“俄罗斯联邦英雄”荣誉称号。

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军特种兵还出现了“向我开炮”式的作战英雄亚历山大·普罗霍连科中尉。而但凡是杀伤了俄军特种兵的武装组织,事后必然遭到毁灭性的的报复。

因此俄军参战几年后,一般的武装派别绝少主动去惹俄罗斯特种兵;而在叙利亚政府军中,能打的几支部队大多也是俄军培训出来的,知道这些人的底子,那些混在政府军中的敌对分子也不是很敢招惹全副武装的俄军特种兵。

采取这种不得已的办法之后,近两年来俄叙两军很少再有高级军官火线阵亡的情况,作战整体表现也好了很多。

如今叙利亚战场大局基本算是稳住了,未来如果能收复所有失地,国家稳定下来后,便能安下心来好好搞搞军队建设了。毕竟自己的高级军官还得靠着外军来保卫,战争时期虽然不得已而为之,但总归不是件长久的事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i41Im4BMH2_cNUgih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