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此发达,为啥还是有许多人买玉“吃药”上当,原因何在?

2019-11-27   和玉大叔

自由商品社会,销售渠道千千万,在信息时代购买任何商品似乎都已经非常便捷了,尤其是千年来只能由王孙贵族拥有的“奢侈品”和田玉,现在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许多朋友在购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惑,可能正是因为商品选择太过丰富了,所以让人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很难找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最近就有同行向大叔诉苦,说有许多客户都来向他咨询各种渠道购买的玉石,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品质非常一般,甚至有部分是假货,对客户如实告知,还招来许多不理解,回应说这些石头是在某某厉害、高端的渠道购买的,同行不禁发出了一句疑问:“现在互联网都已经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在买假货呢”?

这个问题很有建设性,和玉大叔仔细思考了一下,认为有这么几种可能供大家参考。

第一、店大没好货

许多人在购物时存在惯性思维,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去人最多的饭店,买东西也要去生意最红火的商场凑凑热闹,那选购和田玉是不是也可以如此呢?答案可能刚好相反,优质的和田玉每一块都不太一样,那些看上去销量巨大的店,其实货源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比如说在商场中卖得最好的和田玉商品,多是玉镯或者平安扣之类的“素活”,为了能管理库存和更好的出货,往往都是选用一些看起来很白,但实际上并不是新疆料的玉石去做;在网上也是同样的道理,那些销量最好的大型网店为了备货需要,不可能每一块玉都精心的挑选和准备,会尽量选择价格便宜卖相挺好,但品质一般的通货来销售,这样的货品不能说是假货,但它的品质肯定有限,所以在和田玉行业内店大不一定是好事。

第二、复杂信息源误导

纵观近几年的和田玉市场不难发现,虽然和田玉销售渠道是日新月异,但总的消费人群还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往往是已经参加工作,有一定收入基础的社会中坚人群,这与多年前玩玉多是退休或中年以上社会人群有明显不同,看上去销路是更广了,但其实新消费者反而对玉石更加不了解,尤其是随着互联网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纷繁杂乱的真假信息在网上流传,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玉石知识其实是有错误的,许多信息都是为了营销而服务目的不纯,这样的信息会误导许多对玉石一窍不通的消费者,很遗憾的是根据大叔的经验,就算是上网搜索如此方便,买玉的客户有至少八成仍然是并不懂玉的人们。

第三、 二、三线城乡的新鲜血液带来的发展困境

有人在网上戏称“X多多”是中国农村电商的福音,这句话可能带有戏谑成分,但也能反映目前中国的网购市场其实正在向乡村基础居民沉淀,和田玉以前主要的消费人群是一线大城市,但随着这几年经济情况悄然变化:一线城市居民生活压力很大,积攒的资金普遍被房子套牢;而相反在二、三线城市生活的人们,工作较为稳定,普遍有多套房产无债务,物价也不算很高,生活成本较低使他们有了一部分的可以用于享乐的自由消费资金,虽然这些资金与一线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结果就是会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优惠为主的商品,但和田玉属于一个非常典型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行当,如果主力消费人群到处去找便宜货,自然大大增加了吃药的概率。

说到底和田玉的市场范围有没有扩大呢?在产业链的帮助下自然是扩大了,商家是无法选择消费者的,但消费者们却也慢慢的找不到最合适的商家了,也许在未来大数据的时代,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吧,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