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是我国原产的蔬菜,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其中一种菜之一,我国多地广有栽培。但往往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常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比如大白菜不包心、脱帮、烂疙瘩等,而这些病害带来的不良症状,不论是发生其中任何的一种,也都是将导致经济受到损失。那么,夏季大白菜种植,常见不包心、脱帮、烂疙瘩等,这些问题成了为多年来人们较关心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如何进行解决呢?
1、湿度过大:大白菜不包心,尤其是夏季最常见的问题,因夏季降雨量大,降雨相对频繁,从而使大白菜地理湿度过大,影响到大白菜的生长,一般出现这种情况下,易产生大白菜不包心。
2、水分不均:指的是水分不均匀,由于夏季温度较高,这时大白菜生长较快,此时它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如不能适时浇水、合理的水量,则导致大白菜缺水,或是大量灌溉过多导致植株被水浸泡,只要是出现“一天干,一天湿”都容易使大白菜由于吸收水分不均匀而无法包心。
3、施肥不当:由于夏季大白菜处于高温季节中生长,且生长迅速,有些种植的朋友为了加快大白菜的生长速度,盲目施肥、施肥量过多,或施肥种类与量配合不均导致不包心,如过度追施氮肥、确忽略了磷、钾肥的施用,容易导致氮肥过剩,而磷、钾肥不足,这就会使大白菜包心、包心不紧实或直接不包心的发生。
4、病虫侵害:指的是,主要是防治病虫不利导致。夏季的大白菜生长较旺,同时病虫害的发生也随之频繁,如大白菜干心病、软腐病、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等。这些病、虫的发生后,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影响到大白菜的生长,从而导致大白菜不包心(无法包心),造成不愿包心的假象,其实正是这些病、虫导致大白菜不包心。
⊙解决方法
1、及时排涝:对于出现降雨量大或降雨较频繁的季节时,日常要多加注意,查看地里排水沟,如发现排水沟有阻碍物堵住,要第一时间清沟,避免降雨后菜地、畦面积水,容易导致雨水浸泡到大白菜植株,导致不包心,同时也要加强地里通风。
2、合理灌溉:灌溉要结合科学的方法进行。可在大白菜莲座期、包心期、结球期等,采取科学合理进行灌溉,要供应水分充足、均匀,不可出现水分“忽高忽低,时干时湿”,保证土壤湿润即可。切记不能在高温时浇水,如中午,在土壤出现干旱情况下,早晚各浇水一次,同时并用稻草或干草类将畦面覆盖(盖厚3-4厘米)好,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持水均匀。
3、合理施肥:大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中,要根据科学合理进行施肥,要多注意氮肥的施用,同时也要合理的施用磷、钾肥和有机肥,一般来讲,夏季的大白菜,在结球前期、结球中期都应各进行施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氢钾1次,每次按亩施10-15千克,随浇水时冲施即可。
4、防治病虫:防治病虫要及时。夏季高温,这时是病虫的高发期,特别是结球期间,应多查看大白菜有没有产生病虫害,主要是查看地面、植株叶片、植株周围等,一旦发现有软腐病、霜霉病等迹象,应第一时间施用药物,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瑞毒锰锌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喷2-3次。或选用一些新研制出的低毒蔬菜专用杀虫剂来喷雾防治,具体可根据药物说明进行配制使用。
5、喷施叶面肥:可在结球期时,可通过喷施叶面肥来借助叶面肥促进使大白菜包心,在大白菜结球期时,每隔8-10天可在大白菜叶面喷施一次800倍液,用0.3磷酸二氢钾与0.3尿素混和液,连续喷洒2-3次,要均匀的对叶片喷湿,就可起到一定的增进大白菜包心。
6、搭架、设遮阳网:由于夏季高温严重影响到大白菜包心,可在高温天气到来之前,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搭建架子,设挂上黑色的遮阳网,这样就能降低温度,使大白菜进去正常包心状态。
大白菜脱帮,一般常发生在采摘后的贮藏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是多年来种植大白菜的朋友常遇到的问题。虽然说大白菜采收后有时出现少部分脱帮也是很难避免,但一般来讲,如果是采收后贮藏到最后时,少部分损耗那叶正常,如出现脱帮占比数过大,那么就不是正常了,这时就不能再继续贮藏。是什么导致大白菜脱帮?该如何解决?
1、晾晒不当:一般在采收大白菜后,要及时晾晒,一旦出现脱帮后大白菜含水量加重,质地脆,加上人工搬运,这个过程多少都有些脱帮。再加上如贮藏前没有充分晾晒好,水分过大,导致在贮藏后大白菜容易发热,从而造成脱帮,因此,采收后一定要做好晾晒工作,待大白菜完全冷凉后再贮藏,避免发热而脱帮、腐烂。
2、倒垛过晚:大白菜采收后,在入窖前如没能及时倒垛,加上晾晒不充分、蔬菜没有冷凉就贮藏后易发热,水分大,这时呼吸作用较强,码垛后容易发热,将产生外部菜先从根部脱离,离层大,叶片容易脱离。
3、冻害影响:大白菜将准备贮藏前,如入窖过晚或防寒不到位,使大白菜容易受冻害,加上没有缓好就下窖,这样也容易发生脱帮,或产生腐烂。
⊙解决方法
1、精细选种:解决问题,要从源头抓起。应选优良的大白菜耐旱、耐寒、耐贮藏、耐运输的品种。
2、适时入窑:在采收大白菜时,要选天气良好时进行,贮藏前要晾晒充分、待大白菜温热散去后再下窑,避免刚收没晾晒风干好就下窖,这样贮藏后大白菜容易发热,随后不久将会出现脱帮,严重则甚至全株腐烂。
3、窖藏管理:大白菜采收、晾晒后,贮藏时,要码整齐,要有一定的间隔,以“窄码低堆”为主,避免压得太重,同时要确保通风管理。日常管理中,不能出现窖内空气湿度过大,排除湿热空气,防止大白菜发生脱帮或腐烂。一般窖藏后期时,要加大通风。尽可能利用夜间低温,并补充窖内的湿度,增加倒菜次数,发现有外部叶片腐烂的,立马摘掉,包括黄叶。在整个贮藏期的窑温应保持在0℃-1℃,窖内空气湿度在85%-90%。当出现湿度不够时,可在窑内墙边上放置盆水,也可挂已经打湿了的稻草,以防大白菜叶外帮萎蔫、干枯、脱帮的发生。
烂疙瘩又被称为“软腐病”,一般多见发生在包心期。症状表现:开始时,在菜帮基部或在粗茎部上产生有水渍状的病斑,轻时侵染外部,重则全株侵染,当随着病情不断增加后,外叶下垂严重,叶球裸露,从基部开始腐烂直至蔓延而入,导致全株枯死。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烂疙瘩?该如何预防才能避免发生呢?解决方法如下。
1、久旱突涝:烂疙瘩是属于细菌性病害,多发生于长时间干旱后,突然又出现连雨天气,从而导致“由干变湿”再转为内涝,在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大白菜烂疙瘩。
2、地下虫害:尤其是播种大白菜时,采用未腐熟的肥料,加上干旱后突然降雨,而此时低温天气到来,畦面又积水,又多年连作地里潜在的细菌容易被激活,病虫侵害后使大白菜产生烂疙瘩。
3、用肥不当:如在种植前,用未腐熟的肥料,而未腐熟肥料中在施入土壤里后,就会产生烹发的一个过程,此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潜伏于土层下,其次是施肥不均匀,如有些施肥过量,或施肥到植株根部或叶部上,又没及时浇水冲淋,就容易出现烂疙瘩。施肥多的植物容易腐烂、烧叶等,一般多易引发病变。
⊙解决方法
1、加强田间技术管理:在播种前,先整地、晒墒,第一时间防治地下害虫。遇到干旱时,在在浇水时,要保证土壤湿润即可,不能使畦面积水过大。遇到多雨天气时,及时疏通排水沟。每当用农家腐熟肥料追肥时,不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施肥时,一定要合理施肥,不能施用过量或过少。更不能有肥料挂在植株基部或叶部。
2、药剂防治:日常加强管理,要经常检查,当发现有病虫害时,要第一时间用药剂进行防治,特别要注意大白菜在中、后期时各种病虫繁多,此时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3、清除病株:在大白菜将进入结球期时,日常多查看植株是否有腐烂症状,一旦发现有,及时连根拔起,拿出菜园内销毁处理,并用一些消石灰撒在株坑内和周边,避免病菌加大扩散。
总结:大白菜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疑难问题,要在播种前准备好工作,如提前耕地、晒墒,做排水沟,日常管理过程中,遇到干旱时要早晚各浇水一次。出现多雨天气时,要注意不能让地里积水,应及时排涝。在施肥方面要合理选肥和施用量,同时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到采收期时,应适时采收,做好贮藏等工作,要做好综合防控,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