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不是“直男”太耿直,是你提要求的姿势不正确

2019-07-12   初见鱼子酱

前两天有网友在瑞士偶遇外出旅游的张智霖和袁咏仪,又给广大网民撒了一把“狗粮”。

“仙靓夫妇”结合至今已有27周年,在大家眼中一直都是伉俪情深的模样。

但其实他们的婚姻里也曾经出现危机。

06年,袁咏仪刚生下儿子“魔童”,患上产后抑郁,夫妻关系恶化,几近离婚。

后来,袁咏仪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里面回忆这段经历:

有一次,袁咏仪看见妈妈从菜市场回来,两手提满菜。她心疼母亲,一下子就哭了,指责丈夫张智霖,“你为什么不帮忙?是不是你不想做这件事?”

张智霖无故受到指责,也跟着大发脾气,用力摔门而去,直接就离家出走了。

后面两人就婚姻状况推心置腹地交谈一番,张智霖指出,“如果你继续这样,那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

袁咏仪这才猛然醒悟过来,两人改变了沟通方式,又继续回归让人欣羡的恩爱夫妻生活。

其实,袁咏仪和张智霖的情感危机就是由于“低质沟通”引起的。

袁咏仪没有准确提出自己的需求,而是采取指责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和委屈。

张智霖在遭受指责的时候,没有去体会袁咏仪当下的感受并挖掘出她的真实需求,而是采取了逃避的战略。

所以造成了两人沟通无解的结果。

圣雄甘地非暴力学会创始人阿伦·甘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升沟通品质有助于建设一个有爱的世界。

2003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出版了关于沟通的方法论一书——《非暴力沟通》,至今畅销不衰,并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本书作者是国际非暴力沟通的中心创始人,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在这本书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并运用实例分析如何应用非暴力沟通来实现高效沟通。

对外沟通上,运用非暴力沟通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对内沟通上,通过与自己开启一场非暴力沟通,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从而避免愤怒、焦虑和沮丧的情绪

他在书里提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即观察事情的本质;

2.感受,即我或者对方此刻的感受;

3.需要,即出于什么样的需要使我或者对方产生当下的感受;

4.请求,即直接表达出此刻我准确的需求。

以上文提到的袁咏仪夫妇为例进行分析。

如果“仙靓夫妇”任何一方掌握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那么这场争吵会是怎么样的走向?

首先,站在袁咏仪的角度看这件事情:

基于她的立场,她观察到的是:母亲辛苦提着东西,丈夫毫无作为。

她此刻的感受是:心疼母亲,为丈夫不帮忙而伤心。

她产生心疼和伤心的需求是:她希望丈夫可以帮母亲提东西。

最后一步,她只需要明确提出请求:老公,你帮我妈提一下东西,可以吗?

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请求,就能避免这场硝烟。

但是,考虑到袁咏仪处于产后抑郁的状态,情绪非常不稳定。所以在她哭泣并指责的时候,张智霖应该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去化解?

在张智霖的角度出发,他观察到的是:岳母提着东西,老婆哭泣指责我不帮忙。

出于解决矛盾的心理,张智霖应该要站在袁咏仪的立场去体会她的感受

老婆此刻在哭泣,她的感受应该伤心。她为什么伤心?是因为我的不帮忙吗?

他应该要引导袁咏仪讲出她的需求:“老婆你看起来很伤心,是因为你希望有人帮岳母提东西吗?”

如果袁咏仪回答是的,那么张智霖只需照做就可以避免这一场感情危机。

在这件事情里面,如果他们采取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就可以用不带伤害的方式来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

世界名著《飘》里面,斯嘉丽跟瑞德的爱情悲剧也是由于低质沟通造成的,是无数次沟通不当造成的积怨使瑞德最终失望离去。

在斯嘉丽不幸流产以后,她在伤痛之中昏睡多天。在睡梦里,她感到痛苦和害怕,不断呼喊着瑞德的名字。

但是她又害怕表达需求会让她低人一等。

所以导致瑞德一直以为斯嘉丽是在记恨他,而他也因为愧疚而决定放下对斯嘉丽的情意。

这就是没有明确提出需求而造成情感误会的结果。

后来,两人的女儿因为坠马身亡,瑞德心碎不已。

媚兰得知消息以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下他们两个人可以相互扶持、彼此安慰了。”

可惜并非如此。

斯嘉丽只是不断指责瑞德,导致两人情感的缝隙越来越大。

因为他们都太过于沉溺在负面情绪之中,遗忘了自己的本质需求只是想要得到对方爱的支持。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人能窥探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结局也许会不一样。

对于女儿离世这件事情,双方都是悲痛的感受。

他们悲痛的原因是因为两人爱情结晶的离世,使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爱的支柱了。

所以他们需要的应该是彼此真诚的爱的支持。再细化下去,也许就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一句安慰的话,就能安抚两颗受伤的心灵。

然而,他们每一次对话都不是在沟通,而是背道而驰的争吵,最终把他们推向渐行渐远的悲剧结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直男”一词横空出世,形容一些耿直又不解风情的男生。

对于追求浪漫的女性而言,直男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他们永远无法准确掌握女生的小心思,也读不懂女生明里暗里的暗示。

但是阅读《非暴力沟通》以后,我们就会明白:不是直男太愚笨,实在是很多女性提需求的时候太不走心呀。

书里有一个这样案例:一位情绪低落的少女走进心理咨询室,她想要得到他人的关心。

作者问她:“在你心中,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关心她的行为?”

少女觉得:“我希望别人在我还没察觉到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我的需求。并且可以一直得到这样的关心。”

作者只能无奈回复:“如果是这样,我相信你会明白你的愿望很难实现。

读完这个案例,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不知道手机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有同感?

但是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吗?

他们渴望别人能看透他们内心一切小九九,并且无条件满足。

然而,没有任何人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如果你自己不能准确提出你的要求,却指责别人没有达到你的心理预期,那简直是无理取闹。

生活可不像小说,小说里面男主能提前猜透女主的心思,是因为有一个上帝视角的作者存在。但是我们的人生剧本,可没有上帝视角的人能帮我们提前安排好啊。

我们总是在追求“高效沟通”,但其实高效沟通是什么?

不是未卜先知,也不知一味附和。

而是基于人的感受去挖掘出当下最真实的需求。

它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并且以解决事情为目的,这样才能避免沉沦在一些负面情绪之中。

所以,假如以后再有人“不解风情”,不如先想想是否自己需求没有表达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