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快递员遭到同学嘲笑,如何让孩子恢复自尊心?

2020-01-30   大白的育儿经

在《林徽因传》中,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既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汇聚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

当梁从诫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相信他是很自豪有这样一位母亲,更自豪的是母亲和父亲是国徽和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这使我想到了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孩子因为父亲是快递员遭到同学嘲笑,自尊心受损,家长和教师如何教育?

说实话,快递小哥这个职业在我心里一点也不卑微,第一快递小哥工资都挺高,第二部分快递小哥都是很负责的人,第三点快递小哥规划路线能力都比较强,见过一次带好几笔生意然后妥妥的每笔都不迟到的。

其实与其说嘲笑的是快递小哥,还不如说是整个服务行业,包括清洁工作,餐馆服务人员,搬运工人等等。我自己也是一个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时候我在餐厅工作,总是会碰上一些好事的大妈对我说:“小姑娘做什么不好,要做这个点头哈腰收盘子的工作。

在这个行业鄙视链中,我自然能体会到,当这位快递员父亲因为女儿受到嘲笑而心酸自责的感觉。如果将来谁嘲笑我的孩子他妈妈是收盘子的,我一定会拿着一把40米的大砍刀,让他先跑39米。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包括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爱的教育,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当然首先就是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孩子都学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那他还能去尊重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

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大致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我想要的玩具,你们得买给我”,“我不想自己吃饭,你们要喂我吃”。家人对孩子太过溺爱,错误的让他认为自己才是家庭的核心,别人都是附属,这样长大的孩子自然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二、见过太多的亲子相处模式,都是孩子在那里滔滔不绝,父母失去知觉。父母太少谈论自己,这会造成什么情况?就是孩子完全不了解自己,有的孩子长到很大,都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三、陪伴的时间太少,孩子从心里就不认可你。当孩子不认可你的时候,他对你的一切都不会认可,包括职业,你的教养方式,你对他说话的语气。如果是倔一点的孩子甚至会跟你对着干。

所以当有人嘲笑你的职业,让孩子觉得受到委屈了,你首先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爱,让他能够抵抗这些嘲笑。当然,孩子阅历不够,心灵也不定有这么坚韧,换句话说就是皮不够厚。那么,让父母做孩子的加油站,带着孩子一起化解。

快递员真的“廉价”吗?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吧。上岗之前,检查车辆情况,检查外送包加热是否正常,检查头盔等物品是否佩齐。工作中,每一笔订单都事先规划路线,争取在最短时间给顾客最热腾腾的饭菜,并随时和顾客进行协调和沟通。

每一个五星好评都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当一天结束,爸爸带着孩子去餐厅吃饭,给他买玩具,给他看自己得到的星星。孩子除了明白自己能够幸福地上学,夏天去夏令营冬天上兴趣班,都是父母无数的汗水换来的。他也在内心认可了父亲,认可了父亲的职业,最重要的是他迈向了理解父亲的这一步。

有句老话叫“职业分贵贱”,确实职业不分贵贱,只有行为才分贵贱。当外送小哥在马路上紧紧抱住出车祸的孩子,延误了数份餐点的时候,他的行为是珍贵的,品德是高尚的;当某个外送小哥因为顾客的几句抱怨,在没人的角落偷偷往顾客餐点里吐口水时,他的行为是低贱的,品德是恶劣的。

职业从来不会因为成为划分人三六九的依据,品行才是。“一生温暖纯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