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已经走到尽头
你今年来嵊泗了吗?
如果来了,年尾的日子
翻开旅行的相册,再次跌入海蓝云梦中
一定又是妙不可言的时光
但你再仔细看看照片
你会惊讶发现,嵊泗各岛咋这么多羊呀?
海上这些羊,你还记得吗?
你还记得盛夏的花鸟岛吗?
海蓝的柔光漫天飞舞
如丝带漂浮翠岛的码塔线上
你居然偶遇了两三只
雪白可爱的羊宝宝
一路跟随你寻风渡海
你还记得嵊山岛的西洋湾吗?
日光浓得倾海而溢
纯白的云朵厚实的垂到海面
你本沉醉海天无垠
却见羊妈妈带着羊宝宝踏海悠然吃着草
那份将灿海绝色当做后花园的怡然
竟然让你有些小嫉妒
你还记得冬日的泗礁岛六井潭景区吗?
阴天的海,让一切很静
云飞无声,海浪彻彻
却有哒哒之声破坏这份宁静
竟然是几只调皮的羊
在崎岖的礁石丛中如履平地地散步
让你笑不可言
看着嵊仔罗列的这些闯入镜头的可爱小羊,有没有唤醒你的旅行记忆?是不是你在嵊泗各岛游玩时,沿海公路上,礁石海山处,不期然的就有一只或两只羊跑出来,气定神闲的用一种主人的姿态海波前晃悠,一看就是海岛的老住客!那为啥嵊泗各岛有这么多羊呢?其实这些羊,大都是嵊泗各岛驻守部队放养的!他们不光养羊,连牛都不放过!这些羊与牛,每天日常就是吃着鲜嫩的草,漫岛晃悠,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呀!不过想想它们最终的命运,嵊仔就平衡了!
真正与羊有渊源的是这里
嵊泗各岛随处都有羊出没,但大都是“泊来物”,真正与羊有不解之缘的还是小洋山岛!不同于其他海岛的羊是后天带上岛的,小洋山岛自古便有羊生活。清康熙《崇明县志》中就曾记载洋山,并有“山多羊”的描述,还有渔民海船失风,在洋山因缺少粮食向神借羊的神话传说。足见洋山古来便有羊存活。甚至洋山一度还有“羊山”的别名。清乾隆《金山县志》、清光绪《崇明县志》便写道:因岛上多羊,故得名“羊山”。
通往小洋山岛的东海大桥
小洋山岛洋山深水港
说到这里,关于大小洋山的称呼,大家会觉得有些混乱,嵊仔索性插点题外话。我们常常用洋山来省略代称,这里的洋山其实指的是洋山镇。洋山镇辖区有90多个岛礁,最大的三个是大洋山岛、小洋山岛和滩浒岛。而在古代大洋山岛与小洋山岛则被称作大洋山岛与洋山岛,所以古书中提到的洋山或是羊山指的都是现在的小洋山岛。有点晕了吧?嵊泗海岛的地名变迁,可是曲折又有趣呢!譬如,你知道吗?解放前,大洋山岛属于浙江省,小洋山岛属于江苏省吗?
隔海相望的大小洋山岛
大洋山岛
大洋山岛与小洋山岛近在咫尺,既然小洋山岛有那么多羊生长,渔民往来间,大洋山岛自然也会慢慢有羊出没。久而久之,便让洋山四宝之外又多出了一味鲜——洋山放山羊。如今你在大洋山岛环岛,山林间,海角处,时常就能看到山羊走动。它们得名放山羊,是因为它们打小就被放养山林,吃野草长大,使得它们肉质更肥美,营养和口感也更丰富且天然。每到年关,不少嵊泗本岛人都会托熟人从大洋山岛带一些新鲜放山羊肉。而且洋山靠近上海,接受了沪上冬日进补羊肉的习俗,便让放山羊更受欢迎。而鱼+羊,就是鲜!大家冬来大洋山岛,不妨品味一番。
放山羊
崎岖海岛,星罗东海,天风吹海,波涛无常,是嵊泗400多个海岛千年万年的日常写照。独特的海岛环境,遇上了扎根海岛的渔家人,一年又一年岛与人的相互成就,让海岛多了渔家人情味,生活的气息在东海之上漫延,便成了列岛遗风,海岛风物。海岛多羊,是渔家人文显露的一角,透过这一角,我们就能探寻海岛渔家无数过往!那些流传至今的海岛习俗,即是先人海上生活的痕迹,亦是当下嵊泗人的文脉之根!
羊元素已经融入洋山人的生活文化日常中
随处可见的“羊”形状的景观标志
是海岛底蕴的彰显
是渔家传承的润物细无声
长按识别进入“畅游嵊泗”平台,打卡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