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喜欢吃炸鸡

2020-03-17   大潮汕湾视点

01

嘎嘣脆,鸡肉味。

和很多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的流行词一样,这六个字,最初脱胎于自民间智慧。

“万物皆可食”的贝爷,在《荒野求生》里经常吃各种奇形怪状的飞虫走兽。“鸡肉味”是贝爷对乌龟的口味评价,而用“嘎嘣脆”形容吃蜘蛛的口感,完全是字幕组大神灵光一现。既风趣俏皮,又细思恐极,遂成神来之笔。


“嘎嘣脆”和“鸡肉味”能在传播中合体,不仅仅是因为押韵上口。“脆”和“鸡”两个字同时出现,天然地就会让人产生联想,而且是有画面、有音效、有香味,让人忍不住吞口水的那种。

世界上有无数种烹饪方式,有些属于一通百通型,比如烤、煮、炖,基本可以兼容各种常见肉类,鸡鸭牛羊猪都能发挥出美味。但也有一些料理手段,和某些特定食材搭配时特别般配。比如清蒸+鱼、烧+鹅、炸+鸡。

在美食届,炸鸡背负着高油高脂高热量的原罪,属于逼格不高的大众土味食品。但反过来说,即便明知道吃炸鸡如此有罪恶感,我们依然忍不住要吃,这足以证明炸鸡的魅力。

全世界范围内,炸鸡大国是英美。美国不用说,有我们无比熟悉的肯塔基州炸鸡,还有可能很快就要熟悉的、号称炸鸡届扛把子的美式炸鸡霸主Popeyes;英国有Nando's,葡式炸鸡,拯救过无数在黑暗料理国痛不欲生的灵魂。

但炸鸡不光属于美食荒漠。回到饮食更讲究的亚洲,也有韩式炸鸡、泰式炸鸡、日式炸鸡、台式炸鸡等一大堆流派。当然,最硬核的还是这一款


可能正是因为定位大众,炸鸡算是一种非常亲民的食品,也因此很容易成为流行文化符号。

《来自星星的你》里,女神千颂伊吃炸鸡,一时间带火了韩式炸鸡配啤酒;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里,屌丝托尼吃炸鸡,不光在戏里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钢琴家变成炸鸡爱好者,戏外也成功馋得无数人看完电影直奔肯德基。在国内,若干年前也有一首挺火的流行歌曲,名字就叫《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方便、廉价、美味,任何兼具这三种优点的美食,都足以在残酷的餐饮界屹立不倒。油炸食品不健康又怎样呢?如果说可乐是肥宅快乐水,那毫无疑问,炸鸡就是我们的肥宅快乐鸡

02

鸡肉炸着香,应该是全世界非素食主义者的共识——没有说烤鸡、炖鸡、卤鸡、白斩鸡、黄焖鸡、鸡公煲、鸡汤不香的意思,但炸鸡这两个字搁在一起,确实特别活色生香,特别引人垂涎。

这大概是因为,炸鸡基本涵盖了所有能刺激食欲的要素。

在外观上,炸鸡就具备了一流美食的好卖相:外表诱人,色泽鲜亮,配辣椒、配酱汁、配孜然,看上去都赏心悦目。

但这还在其次。所谓色香味之中,食物对我们最直接的引诱,不在于卖相,而是香气。火锅和烧烤为什么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都散发着谁也无法压制的王霸之气。大家明知道烤红薯闻着比吃着香,但还是忍不住会买,无非也是因为香得太诱人。

炸鸡同理。巷子再深,也能香飘十里,足以让每个意志力不坚定的吃货循着味道而来,舍不得空手而去。

但一切美食的标准,不在于看上去好吃、闻起来好吃,而是吃起来要好吃。吃的体验,才是炸鸡的核心竞争力。

外酥而里嫩,皮香脆,肉鲜美,一口下去,同时兼具了“脆”和“有嚼劲”两种不同的口感和滋味,既有所谓的“嘎嘣脆”,又有韧性和嚼头,满足感爆棚。

国外有专业吃货,在《国际食品实业期刊》上正八经地发文章,专门研究了“酥脆”(crispy)和“松脆”(crunchy)的差别并给予不同定义:酥脆,是“门牙咬干且脆的食物,发出的声音频率相对较高”,后者是“臼齿嚼密度较大的食物,发出的声音频率相对较低”。

对应到炸鸡,酥脆=外皮的口感,松脆=鸡肉的口感,两种享受兼得,焉能不美味?


而在色香味这个传统美食标准之外,吃炸鸡还有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优势:听起来爽。

吃,其实也是一种听觉体验。火锅咕嘟咕嘟冒热气的声音、烤肉滋滋作响的声音、青菜在齿间清脆的声音……当我们脑中浮现出“吃”的画面时,一同唤起的,还有关于吃的听觉记忆。反过来说,听觉也同样可以刺激食欲。

咬外皮时的“嘎嘣脆”声,吃鸡肉时的咀嚼声,都是吃炸鸡这个愉悦体验中的一部分,并且伴随着炸鸡的色香味,一并储存在头脑中。

这样的诱惑,谁还能逃得了?

03

爱尔兰谚语说,世界上一切令人幸福的事情,要么违法,要么背德,要么让你发胖

前面两条不评论,最后这一条,的确诚不我欺。

无须多言,我们也知道炸鸡是一种多么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它是卡路里之王、减肥大敌,既拖累肠胃,也连累心脑血管。高油温会严重影响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破坏维生素和无机盐。而如果效仿千颂伊,啤酒配炸鸡,不但卡路里惊人,更是加重对肠胃的刺激。

香气扑鼻的味道,泛着油光的色泽,每一口咬下去,都会有种强烈的罪恶感。但偏偏又忍不住诱惑。

这也不能怪我们。人类只是在近一百年才普遍进入不愁吃喝、甚至需要节食的时代。而我们的身体在千万年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迫切需要储存脂肪,以备难以预测的饥荒。这或许就是大多数人无法抗拒高热量食品的原因——道理我们都懂,但身体总是更诚实

偶尔放纵一下吧。生活已然足够辛苦,而人总难免会有一些不那么健康,但只要有所节制,危害也不算太大的小癖好。

“想吃”,本来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而除了诱惑,我们其实什么都能抵抗。

素材来源:无邪 静夜思无邪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不做任何商用,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