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便、绿便、腹泻、便秘...宝宝的各种便便全解!强烈建议收藏

2019-08-02     浓情番茄Nutritionn

初为父母的你如何知道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的喂食是否得当?从大便的形状便能判断宝宝的喂养情况。宝宝粪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与年龄、食物的种类及其消化、吸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反映宝宝胃肠功能的一面镜子,家长可以通过观察粪便来调整宝宝的饮食。大便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宝宝便便成长史

1、墨绿色胎便:出生后6~12h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内(一般10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晒溶了的柏油,无臭味。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吃奶2~3天后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

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金黄色~土黄色

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母乳喂养的宝宝排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称为生理性稀便,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排便次数要多。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温馨提醒: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但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为此担忧。

b.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绿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每天排便2~4次,随着月龄增长,次数变为1~2次。

对比母乳喂养,排便次数少,但是每次排便量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这是奶粉没有被完全吸收而形成的,不必担心。

友情提醒: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大便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黄色居多。

混合喂养儿粪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友情提醒: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异常大便

1、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2、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3、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4、 绿色稀便

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泡沫状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疑似乳糖不耐受,可考虑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6、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7、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添加辅食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8、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9、血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 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 细菌病毒引起的肠炎,通常表现为起病急,症状重,常伴有发热,大便有粘液,可能带脓血。
  • 越高位的消化道出血,大便的颜色会越黑,越接近肛门的出血,大便颜色越鲜红,而中间段消化道出血,大便则会呈现暗红色或是咖啡色。
  • 如果是上消化道的出血,比如胃或十二指肠出血,颜色就会是柏油黑色的。及时就医。
  • 如果大便有鲜红色血,表示出血的地方距离肛门不远,可能与肛门裂伤有关,如便秘、腹泻多次肛门导致破裂。

10、羊便: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排一次或者一天排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就是便秘。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

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回。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RIEYmwBUcHTFCnfNb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