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被子弹削去一大块,老兵张福清继续冲锋,英雄事迹鼓舞着我们

2019-10-01   军中三剑客

在战斗中张富清感到自己头皮一震,一抹,发现头皮被子弹削了一大块。但是他没有任何的犹豫,选择了继续冲锋,直到完成最后的任务。二纵给张富清立了一等功,并向西北野战军前指请功,战功赫赫的彭老总亲自为他签发“战斗英雄”报功书。不过老兵张富清却认为,所有的功劳都是战友的,因为其能活着迎接胜利已经是最大的幸福。提到他战友,他忍不住潸然泪下。说起自己的功劳,他却想到的是战友的离去,谈起承受的痛苦,他却在乎的是别人的苦难。比起自身的荣誉,他关心的却是集体的荣誉。讲起自己的前途,他却只提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这就是我们的老兵,这就是我们的英雄。

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坚挺不屈的脊梁,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的重要坐标。“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尊崇英雄、缅怀先烈,是一个民族铭记历史、迈向未来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有光明希望的民族应有良知和自觉追求。“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要想让这束阳光普照大地,就需要一个以英雄为荣、人人争当英雄的社会氛围,需要一种敬重英雄、颂扬英雄的优秀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更是一个崇尚英雄、热爱英雄的民族,英雄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丰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人民英雄、先辈烈士们永垂不朽! 希望我们后辈能继承您们为国家、为民族的美好未来,舍小家为大家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可爱的祖国能如您们所愿,当国家有难需要时,能够义无返顾、挺身而出、赴汤蹈火、慷慨赴死!英雄是时代真正的明星,是社会真正的标杆。一个社会可以没有小鲜肉,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托举者。在祖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刻,要自觉让英雄成为最受尊重的人。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再过30年,要达到强盛的目标。我们走了三分之二的里程,还有三分之一。看100年前的旧中国,对比新中国,就知道今天的我们在一个什么历史方位上。而这一切都是无数个英雄,大量平凡劳动者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晚清诗人龚自珍说:“官无廉官,吏无能吏,兵无勇士,军无良将,民无良民,甚至盗无侠盗。”连强盗都不行了。这就是当时晚晴时的悲凉,确实那是一个英雄奇缺的年代,也是祖国处于最危险的时刻。所以才有了,起来,不愿做奴隶人们的呼喊。

国土面积仅仅为中国5%,人口仅仅是中国10%的小国日本,居然连续攻击中国14年,攻克我们930多座城市,造成4200万人流离失所,杀死杀伤3500多万中国人,强掳走1000多万劳工,抢走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的约20万人。这些让人悲伤的历史绝对不能重演,也不会重演。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几百年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块土地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所站到了历史性的高位上,但是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尊重英雄。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高铁,高楼,高速,美国和世界都无法淡定,这就是今日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在新的时代背景,爱国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拥有的符号。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不是靠像西方人那样,抢人家的、杀人。这是我们更加自豪的地方,也是更值得我们爱国的地方。热爱祖国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若社会成员都不愿爱国或不敢公开表达爱国,那这个社会一定处于病态。

爱国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系统化历史与国情教育,从基础上培育爱国意识刻不容缓。爱国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标签,爱国应该是一种社会潮流,一种时髦。一个强大的祖国是每一个国民的坚实后盾,她不能满足你的一切愿望,但无论身处何地,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会尽力带你回家。无论你在哪里,祖国母亲始终是你最坚强的后盾,爱国应该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戴旭指出,我的担忧是,我们国民的心理,是否跟物质力量的强大相同步。我最担忧的一点,是我们的青年。看到“娘炮”横行,男孩子敷面膜、穿耳洞,抢购口红,意志衰退、懦弱,这样一批青年能否承担起冲刺伟大强国的使命。他们是未来主力军,将走到各个战线,包括军队中。戴着耳环、抹着口红跟敌人怎么拼刺刀?我们的教育,文化都要警醒起来。从现在开始检视一下我们民族的心理,我们的意志。国家的强大,不仅是外在,更体现为心理的强大。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新中国已经写得如此光辉灿烂的“强”字,再让她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