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背后深意

2020-01-17   军中三剑客

剑客秦 三剑客

题图:大唐

今天,一年两次征兵的消息刷屏了!

据公开报道可知,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即“两征两退”。

具体时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征兵从2月中旬开始,3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3月1日,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下半年征兵从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9月1日,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新生。

前些天已经有过听闻,但这次官宣,让我的“三个高兴”也落了地。

第一,是每年义务兵退伍都是大进大出,对部队工作,尤其是基层连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人少了,一些工作开展起来就不顺畅。

第二,是承训新兵单位的压力小了,这样更利于精准训兵,对新兵训练质量的提高有好处,等新兵下连后投入新工作上手就更快了,甚至可以减少二次承训时间。正如有关部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此次改革,在保持年度征集总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征集次数、减少单次入伍新兵数量,保持兵员平稳进出,确保部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兵员征集质量和新兵训练质量,夯实部队战斗力建设基础,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连队干部,我特别赞成和支持。 )

第三,是替想当兵的有志青年高兴,也包括我亲戚家的姑娘。他们这一代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她憧憬当兵已久,今年读高三,是个体育特长生,羡慕军营摸爬滚打的生活。但她读高一和高二时,我拒绝了她两次入伍的念头。为什么?第一,女兵报名条件至少是高中应届毕业生;第二,不要把当兵变成逃避读书学习的一个避风港,空有满腔热血和抱负,没有相应的学习能力支撑,不见得符合新时代优秀士兵的标准;第三,建议参加高考,哪怕考上专科,可以保留学籍再入伍。如果愿意在部队长干,可以考士官学校。要是打算退伍,返校继续读书。起码,给自己保留了读书的机会,不至于退伍后意识到读书重要性时,再有读书机会就难了;第四,希望她继续加强体育锻炼和相关学习,为入伍后打基础。

以前有人说我是个“大忽悠”,见到个适龄青年就鼓励去当兵。

但后来我转变了观念,虽然我觉得年轻人都应该到部队淬炼一番,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的鼓励可能适得其反。比如亲戚家的姑娘,凭着对体育的热爱,羡慕影视剧里潇洒女兵的形象,加上从小受当过兵的爷爷影响,完全可以理解当兵的心情,但时代变了,并非是你空有一身武艺就能当个出彩的兵,体能只是一项基础性科目。我得考虑她入伍后的实际成长进步,以及退伍后的一些现实考虑。

跟我一起入伍的家乡同年兵,多是高中和中专学历,很多退伍后,有的跟着家人做生意,有的在企业上班,也有的外出务工等。有时候跟他们交流,流露出羡慕大学生士兵某某退伍后考上了公务员之类的话,甚至后悔当初没有读个大学等。现在很多企业应聘门槛都是专科起步,这让我们低学历退伍的战士怎么办?没有这个门槛就等于失去很多就业机会。有的甚至患上“低学历自卑症”,这是我一直思考和心痛的地方。所以也是我希望亲戚家姑娘考上大学再当兵的缘由之一。后来亲戚家姑娘也明白我的用心,表示安心学习,等考上大学再说。

我还想说:真以为我们的战士没有“大学梦”?真以为学历对我们的战士不重要?

不是这样的。

一直以来,我还有个观点——新时代的战士,不仅五公里跑得快,还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能力,这里的能力还包括善于学习的能力。新时代战士的好样子,既要看能力,还要有学历。

可能一提学历,扎了不少战友的心。

事实上,没有人不在乎学历,否则军队自考也不会那么火热。而且现在套选高级士官,学历是一项条件。若要在部队长干,不光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综合素质能力,还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并取得相应的学历。

以前单位有位优秀的四期班长,套五期的时候因为某项考核没有通过,而不得不选择了离开。也有好多优秀的老班长,打心底想留部队继续干,但由于学历或某些条件不符合而不得不接受现实,都是非常的可惜。但如果以前对着套选条件早做准备,至少机会就多一些。学历高一点,学习能力强一点,综合素质突出一点,永远都不会错。

如今很多部队都是信息化装备,偏向技术层面,考验的是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否则玩转装备,恐怕真的很吃力。从不少连队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士兵操作装备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而且大家也发现,身边的大学生士兵越来越多,他们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无形中让给低学历战友带来一种“学历压力”。连队的兵员结构真的变了!

提高大学生征集人数和比例,是满足军队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所需。但当兵不纯粹是个人在部队锤炼一番,不是家里管不了送到部队……部队是要打仗的,是要苦练技能,掌握杀敌本领的,是一旦战争打响,你要上战场的。希望家长和老师们,把教书和育人的担子担的更重一些,让更多学生都热爱读书和学习,培养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很多战士都是出了校门进营门,其实也是部队从老师和家长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培养和淬火锤炼。

不要因为今天你只是厌倦了学习,而说不在乎读书,不在乎学历,日后意识到读书和学历重要性的时候,哪有什么后悔药呀!新时代的军营也是学习型军营!而且,兵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想干得好、干得长久,真心留在部队干一番事业,我劝你还是多读点书,培养学习能力,提升一下学历,莫要单纯的一腔热血为了当兵而当兵,既要带着理想入伍,更要带着准备投身军营!

就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两征两退”改革暨2020年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明确了征集对象仍以大学生为重点

这几年,部队的大学生士兵越来越多。有报道显示,以2019年为例,北京新兵大学生比例占90%;江苏苏州大学生新兵征集比例为86.24%;山东青岛大学生征集比例超过80%;海南新兵大学生超过四分之三;山西运城大学生比例达70%……

毋庸置疑,大学生士兵比例必然逐年增加。有志入伍的青年,得努力认真读书,要不然我真有点担心,万一以后新兵全是大学生了……况且大学生士兵退役后,无论是考研、考公务员等,都能享受相应政策。

这不是说国家对大学生士兵的偏爱,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是部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所在,更是时代发展所需的必然。网上有句话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给你打招呼。这话说的有点重,但真的就是这样。不学习,不进步,被淘汰的概率一定是很大的。

我这里并非是唯学历论,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对学历做出的要求。在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刚好又有一定的学历,于个人成长,于部队的发展,都是一脉相承的。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有更高的学历吧?不能因为自己学历低而拒绝接受这样的观点。

当然,不是大学生士兵也没必要恐慌,毕竟部队考军官或士官学校机会还是很多的,珍惜在部队的机会,努力考上军校,也是对自己的提升。哪怕当个普通一兵,也要有种本领和学历恐慌感,不仅仅是适应部队的发展需要,多学一点,退伍后选择的机会就多一点,路也就更宽广一些。

毕竟这个社会本来就是竞争的,需要你去奋斗、努力和加油干!

“一年两次征兵”,意义深远。

它意味着入伍的机会多了,不用担心一年一次太长,害怕错过又得等一年。

它意味着提升个人学历和学习能力更为重要了。当兵是容易了些,但要当一名好兵,可能更难了。所以,先别慌着去当兵,别让满腔热血因为自身学习能力暂时不够而遭遇了挫折。我提倡做有准备的入伍,在家多练练体能,多学学三大条令等,把内功锤炼的扎实一点,把知识攒的更多一点,相信入伍后,你的热血燃烧的会更旺!你的价值会发挥的更大!

当然,如果有志青年的你准备好了,包括意愿二次入伍的战友,踊跃报名吧!等你携笔从戎,在军队这个大舞台施展才华,就像统帅在2020年新年贺词号召的那样: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