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丨一个月前开满昆明大街小巷的蓝花楹,竟是“易危”植物???

2020-06-09     云南新闻广播

原标题:节目预告丨一个月前开满昆明大街小巷的蓝花楹,竟是“易危”植物???

蓝花楹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绚烂的花朵,迷人的景观效果一经推出便引得国人关注,一排排一道道,在道路旁,公园里,犹如美丽的仙子,尊贵又神秘,成为城市里靓丽的风景线。如今蓝花楹在我国南方城市,如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南部均有引种栽培。

云南昆明是著名的蓝花楹观赏城市,同时,她也是蓝花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扎根落地的“第一站”。

宁静、幽邃、清新……每年春夏之交的昆明,蓝花楹是昆明街头最美丽的花卉之一,锥状紫色花序配上羽状复叶,花雨飘落显得浪漫十足,跟其花语“在绝望中等待爱情”一样富有诗意。昆明最具特色的蓝花楹景观道,便是从学府路口顺教场中路走,一直到二环北路入口一段约2公里的路段上。数百株蓝花楹在这条道路上作为行道树,长势良好,树的胸径基本达20厘米,已形成一条全国闻名的蓝花楹景观林荫大道。

据了解,这也是昆明最早种植蓝花楹的道路。198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首次从阿尔及利亚引种了该树种,与蓝花楹同时引进的还有凤凰木。这两种景观树都高大优美,花开的时候也特别漂亮。蓝花楹在昆明长势很好,一般在4至6月份都会开花。在原产地,蓝花楹能开两个多月的花,但是在昆明,一般花期只有一个月左右,比原产地短一些,但并不妨碍市民对蓝花楹的喜爱。

可以说,蓝花楹正是适地适树的典范,其优秀的表现体现了昆明“世界春城花都”的包容性。蓝花楹除了我们知道的观赏价值之外,还有哪些利用价值?有人注意到,蓝花楹曾被列入1998年版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标注为了易危级别。这个保护级别怎么理解?从现在的客观情况来看,它还算“易危”吗?

有朋友提问:现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外来入侵物种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环境,也是导致区域和全球动植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蓝花楹也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外来物种,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研究,对于我们昆明原有的生态环境来说,这种植物是否是“安全”的,且不具备对其他物种的“侵犯性”的?

本期《云南科普》,我们继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袁惠坤、昆明植物园科普办公室陈智发两位嘉宾一起,讨论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

节目嘉宾

袁惠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高级工程师。1977年参加工作,曾在标本馆从事植物标本采集、制作、鉴定工作;1990年,毕业于英国皇家园艺学校园艺系,并获最优秀学习奖及奖金,在英国、荷兰合资大型花卉、苗木生产企业CLARE AND SPEARS公司工作,学习植物花卉、苗木繁殖、栽培及管理技术,在国外工作学习近5年;1992-2018年在昆明植物园工作,主持扶荔宫温室工作近22年。

陈智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科普办公室,工程师。从事过森林群落监测、样方调查、物种采集和植物管护工作,具有丰富的野外经历和园艺技能;现从事科学教育,负责运营新媒体、解说系统等多渠道的科学知识传播和普及。

播出时间:6月10日 中午11:30-12:00

收听方式:云南新闻广播电波频率FM105.8/ AM576,蜻蜓FM、阿基米德、学习强国APP搜索“云南新闻广播”

观看方式:七彩云融媒体平台

《云南科普》由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新闻广播联合呈现

《云南科普》,有知有趣,敬请期待!

来源:云广主播 大权

编辑:李青芸 郑惠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FU1nHIBd4Bm1__YSZ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