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卷3亿票房的诛仙,粉丝再怎么吹,它也还是烂片

2019-09-25     蝉创意

最近的电影院还真是冷清,自从《哪吒》之后,还没有哪部是在口碑和票房都能打的。

刚过去不久的中秋档也凉得很,《小小的愿望》口碑扑街,柯南罗小黑受众太小,反倒是没什么人看好的玄幻题材《诛仙1》一家独大,3天狂卷2亿票房,到今天,票房已经3.7亿。

票房上来了,口碑却从6.7掉到5.3,豆瓣首页全部都是一星屠榜。

“服化道一言难尽”

“特效抠抠搜搜”

“降低观众智商,给原著党喂屎!”

为了这部电影,粉丝夸上天,影评人怼主演,吵吵嚷嚷。

流量+大ip模式的电影,不到一年的制作时间,如此明显的圈钱之作竟然还有这么多粉丝买单?

低俗“男版”玛丽苏

确定不是侮辱观众智商?

《诛仙1》的成本只有5千万不到,靠着大ip和当前最红的流量,给观众端上来一盘什么菜?

讲真,蝉主走进电影院是犹豫的,导演程小东好歹执导过《倩女幽魂》,当过《笑傲江湖: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老港片的武术指导,应该不会差吧?

然而,我错了。

程小东导演的《诛仙1》,哪儿哪儿都是上世纪玩过了的香港武侠片元素,完全没有仙侠之气。

先看服化道吧,你能想象几个修道的仙人,身上裹着《捉妖记》同款破布

女主们头上的小揪揪,估计是按照番位来排列的,一个两个三个。究竟是要可爱,还是在雷人呢?

仙人开会,还是丐帮聚首

还有占据大量戏份的仙人比武,不是斗仙法,而是在一片黄沙飞扬的地上,进行贴身肉搏。

程小东以为的“仙”是什么呢,是田灵儿身上飘着的那两段5毛特效的绸缎吗?

狂卷3亿票房的诛仙,粉丝再怎么吹,它也还是烂片

服道化一言难尽,特效也是一股抠抠搜搜的廉价感。

小细节不用说了,都是5毛特效,能拿得出来的御剑飞行大场面,远景整齐划一,看多了也像天空中飞过一群苍蝇

陆雪琪的出场,就更能让人笑出声了,蓝色的背景中,飘下几根紫色的空中瑜伽带,仙女从天空中飞下,仿佛要开始耍杂技。

片中有亮点吗?有。

鬼族的出场,几个护法使出鬼魅的招数,傀儡师驾驭提线木偶发出厉人鬼叫,空袍将人头吃进肚里,不同的法器眼花缭乱,鬼王宗变声器出场……很惊悚,也很鬼族。

包括这辆从地底钻出来的马车。

但,我真的不是在看《倩女幽魂》吗?

讲真,像没关系,但刻意致敬某些不合时宜的套路就真的没必要了。

《诛仙1》除了服化道和气质与老港片相似,笑点也是周星驰无厘头玩过的屎尿屁梗。

几个身为师长的老仙人开会调侃师妹,一群猥琐仙男偷偷围观仙女练武。

几十年前的俗套强吻还在上演,小倩强吻宁采臣成为经典,孟美岐的碧瑶强吻张小凡,几乎要成为阴影。堵嘴有这么多种方式,为什么非要强吻呢?

粉丝说孟美岐贡献了全片最多的笑点,认真的?一句“你们大男人家,出门竟然不带棍”,这种恶俗的笑点从碧瑶嘴里说出来,到底是什么操作?

明知道嗜血棍听主人还三番五次地硬抢,是古灵精怪还是脑子不好使呢?

《诛仙1》最大的硬伤,还不在这些细枝末节,而是人物和剧情逻辑

呆萌的张小凡,我是一点儿也没看出来励志,全程就看他如何阴差阳错开挂

被师姐督促习武,有师傅直接传功力,被猴子咬了一口唤醒了嗜血棍,还有陆雪琪和碧瑶为他心软挡刀。

他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大概就是烧菜做饭和腌腊肉吧?

热血少年变成了一个依靠外挂上位的傻白甜废柴,这分明就是骗我看男版“玛丽苏”

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剧情bug数不胜数。

神兽出场糊了张小凡一脸唾沫就不见了,观众也不知道它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更不知道它出场的意义在哪里;

狂卷3亿票房的诛仙,粉丝再怎么吹,它也还是烂片

那个为张小凡喊加油的小兄弟,存在感很强,贡献了笑点之后也销声匿迹;

最后,张小凡黑化误杀了自己心爱的师姐,他不为所动,反而抱起碧瑶远走高飞了?

剧情逻辑实在很难自洽,全片最自然的估计就是那只看穿一切的猴子吧。

人物的行为没有动机,诛仙二字更是提都没提

《诛仙》原著,是一本文笔优美、带着悲剧属性,有厚重感的作品,在网络还不算特别发达的时候,它滋养了不知多少少年的心。

可如今这部《诛仙1》,原著粉看了,估计会呕出一口老血。

“当年我偷偷在寝室被窝里挑灯夜战就是为了这么一部垃圾作品?”

烂片不该流量背锅

但粉丝未免太煞费苦心

流量电影,粉丝最关心的是爱豆的演技。那么肖战、唐艺昕、孟美岐、李沁的演技如何呢?

微博上,粉丝们整出了几个尴尬的“肖战演技”“孟美岐演技”热搜。

肖战被粉丝津津乐道的,是这一场入魔的表演。

从入魔到清醒,眼神和表情到位,说实话,不差。

但真没有到吹上热搜,全民热泪盈眶,甚至是神来之笔的地步。

另一位备受争议的顶流孟美岐呢?

营销大号吹演技,一段花海就能看出多个层次的感情变化。

看来“演技炸裂”这四个字实在是廉价,如今连一段翻白眼的表演也能被夸上天。

对了,《诛仙1》全员配音,根本不需要演员的台词功底,这也敢吹演技炸裂???

说到底,这就是一部导演应该为结果负责的烂片,演员们也就是在职责范围内完成了人物,可粉丝们非要跑出来蹦跶吹一波演技,把大家尬出鸡皮疙瘩。

流量两个字本来就自带偏见属性,粉丝这么蒙着眼睛吹,就是煽风点火招黑了。

《诛仙1》几乎占据了整个中秋档的热搜,上映前,粉丝在微博控评,买通营销号一波闭眼夸,线下包场保证首日排片,电影上映前观众不明所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部老戏骨好班底加持的好片。

豆瓣评分控评,先是一股劲打好评,被嘲笑后,就开始使用“新号4星,老号5星”的策略。

再有,就是把打差评的影评人挂上热搜这种骚操作。

CCTV6影评人点评:故事情节有短板、笑点低龄化、孟美岐比较出戏。

结果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说到流量,路人嘲讽,粉丝们愤愤不平。

导演、编剧程青松在微博怼流量们尬夸演技,结果他被粉丝扒出种种黑料,连带着童话大师郑渊洁一起造谣挂上热搜。

还有一位看过电影女孩在微博上吐槽孟美岐演技不行,被粉丝嘲讽长得丑,还被挖了祖坟,找到曾经悼念奶奶的微博骂“死得好”。

一部烂片,有三大流量肖战、孟美岐、李沁的粉丝互撕,吵吵嚷嚷,热度是足了,好感度也败光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获利的,就是精明狡诈的制片方了。

肖战粉丝别傻了

这部烂片根本不值得你花钱!

《诛仙1》很明显就是一部圈钱大作。

去年10月份开机到上映,一部玄幻仙侠片,中间竟然只有不到一年的制作时间,成本只有5000万。

今年暑假,看着肖战因为《陈情令》从18线一举跃升为顶级流量,片方赶紧趁热打铁赶鸭子上架,匆匆忙忙交出了一份不及格作业

狂卷3亿票房的诛仙,粉丝再怎么吹,它也还是烂片

片方实在精明投机得很,档期一改再改,没有选择在暑假跟《哪吒》硬刚,选在了没有像样竞争对手的中秋档收割韭菜。

5千万的投资,给肖战18线演员的片酬,最终产出高票房。小成本买入,换来高回报,反正有人傻钱多的粉丝在撑着,稳赚不亏。

宣发上,片方也是投机得很。

一般好电影都会提前上映发酵口碑,《哪吒》因为大规模点映,预售票房直接破亿。

《诛仙》倒好,电影上映前期没有点映和媒体看片,没有大肆宣发,只有线上营销号的宣传,粉丝的默默锁场预售。

最终,靠着粉丝和原著党的一腔热血,撑起了中秋档票房。

CCTV6评价《爱情公寓》大电影的时候早就看穿了一切

而另一旁肖战等的粉丝,把电影夸得天花乱坠,控评刷分贡献票房一点儿也不含糊,自己被收割了一拨儿智商税也不知道。

这么一看,同样是烂片,《上海堡垒》也是惨,投资了3个亿,口碑票房双扑街,连带着旧流量鹿晗也被全网嘲。(当然,《上海堡垒》烂得更加惊世骇俗一点)

有人说,《上海堡垒》被全网嘲笑流量电影已死,却没想到只是流量换了人,圈钱的流量电影还在继续祸害电影市场。

流量电影没有消亡,消亡的只是鹿晗。

其实,要蝉主说,如今流量能扛起一部电影的力量有限。

杨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吴亦凡《致青春》、鹿晗《盗墓笔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真正卖座的,是那些能讲好故事,能塑造出好角色的佳作。

中国票房前十的电影

流量不该为烂电影背锅,但流量的粉丝的确该成长起来了。

想想另一位小鲜肉刘昊然,凭借自身少年气质和不出戏的演技,积攒下了不少好作品,但其中也不乏《双生》这样的烂片。

没出名时候拍的烂片,出了名被拿出来消耗人气。刘昊然和粉丝们怎么做的?

刘昊然本尊基没有参与宣发,口碑扑街以后,粉丝也在撇清他跟这部智商欠费烂片的关系。

所以大家记住的刘昊然,也还是那个白鹤少年、校服学长。

只要好作品足够多,职业生涯里的一部烂片,并不会对演员造成太大的影响。

粉丝要是给爱豆营造了假象,以后继续拍烂片,那走下坡路就是必然的了。

肖战们已经在职责范围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片子是好是坏他们也难以掌控。

但粉丝就别傻了。

一部大烂片非要吹上天,越是控评尬吹,在外人看来就有多愚蠢,为这么一部片去刷分、扛票房、撕逼,太不值当了。

你们的哥哥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何必为了这么一部电影花钱又费神?

承认事实,把精力花在下一部好作品上不行吗?

点亮“在看”,抵制烂片,支持好演员

蝉创意是一个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

微博:@蝉创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投稿、媒体、商务合作

至邮箱:pr@chanchuangyi.com

加入组织,后台回复“招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A8Ga20BJleJMoPMyZ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