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剧团。
【地摊】杂技团、马戏团。
【合味、 合文】内行。
【凉桄、离把、凉伍、老斗】外行。
【供主】班主。
【庙倌】大衣箱。
【钱家】 事主。
【写头、拉竿】外交。
【响家】乐人、吹鼓手。
【油花子、箭头】小旦。
【三撮毛】须生。
【豆花、花花、斗花】姑娘。
【花花子】新媳妇。
【老斗花、光板子】老婆婆。
【芦丹、桄桄】妇女。
【梆真】贼。
【戎马子、戌孙子】小偷。
【平顶子】警察。
【劳户、演家、撇穴】庄稼户。
【相识】老乡。
【皮娃子、带毛皮条子】狗。
【风风子、疯疯子】马。
【下处、下房】宿舍.
【揽作、收作】吃饭,
【味子】油。
【莲花】碗。
【香含】肉。
【豁子、老官子、老瓜子】馍。
【苗笋子】菜。
【苏】水。
【穗】烟卷。
【糟觅子、亮光子】灯。
【抬杆、料杆】筷子。
【西流散】开水。
【苏头】茶叶。
【揽苏】喝茶。
【万章】戏。
【翻箱底】 挖掘传统戏。
【杠万】唱戏。
【熬户】走事。
【抹杆子】瞌睡。
【破份子】发工资。
【份子】工资。
【连章、连长】钱。
【点连】数钱。
【散班】放假。
【撤滑、撤活】走、逃。
【开花】鼓掌。
【呲花子】笑。
【撇、撇叟】哭。
【苍】老。
【抬罢、抬合】死。
【歇歇的、打太些、太太的】慢些。
【鞋扣紧、抹上油】快些。
【减瓜】 少些。
【墩石】坐。
【查黄、插黄】做梦。
【条子】路。
【没条子、条子不明、撇石洼】没路了。
【拿把】推诿。
【答言子】前喊后应。
【蚩沙、赤沙】容貌好、好。
【赞瓜】 不漂亮、不好。
【撇索、撇素】用彩。
【跌故】出事故。
【探刀】制造噱头。
【飘】没啦。
【醒】明白。
【打久】见面答礼。
【搬式、交感】演员在舞台上互看。
【龙斗】武场。
【提包袱、全拿】各行当都会。
【降】 下场。
【猫偻】提醒演员在台上下跪、磕头。
【戏篓子】肚里装有很多戏的人。
【高梁地里的把式】唱腔音调、节奏不准的演员。
【吃木头】碰板、没节奏。
【铆上】演员在台上特别卖力。
【调膀】舞台上男女以眼传情。
【丢底孙】没有真正技艺的人。
【风搅雪】一出戏中,用两个以上剧种的唱腔演唱。
【两下锅】一个班社由两三个不同剧种组成。
【耍洋油】台上演员不认真演唱。
【噎壶子】演员嗓子唱不上高音。
【剪瓜】接头扫尾。
【轿围子】穿衣服。
【钢口、咪】嗓门。
【糟门子、灶眉子、窝子】眼睛。
【飘糟觅、亮光不明】眼瞎。
【盘、盘子、盖子】脸庞。
【条杆】身材。
【撩杆】腿。
【叶片子、页片子】衣服。
【点叶片】穿衣服。
【蒙帐、管帐】被子。
【蹬瓜子、登瓜】脚、鞋、靴。
【口条】胡子。
【绕子】扇子。
【仰毛】翎子。
【鼓子】板。
【呼芦】胡呼。
【槽子、填槽】梆子。
【点扇、混墙】铙钹。
【云云】马锣。
【铃子、碰箭】小锣。
【水水】撞铃。
【戳皮、扁家、龙头】板师、打鼓。
【点扔扔、扯家】拉板胡。
【月里点】二胡。
【汪里点】三弦。
【太简、囊子、节子】唢呐。
【熬筒】 吹唢呐。
【斜杆子、捏眼】笛。
【狗咬哩、 敲尿盒】敲钟。
【房上撇苏、漏啦】天上下雨。
【下铧】暗拿东西。
【撇膳】 大便。
【甩掉】小便。
【撇逊】放屁。
【万儿】姓名。
【柳、一料】一。
【月里】二。
【汪里】三。
【载里】四。
【把中】五。
【申里】六。
【行里】七。
【掌里】八。
【弯里】九。
【一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