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的“国民大杀器”,铁拳反坦克榴弹

2019-06-06     武装志

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据说这是电影道具)

美军一队坦克在行进,路边的树丛里出现一个小男孩。刚入伍两个月的新兵诺曼发现了他,但却不知该拿他怎么办,正犹豫间那小男孩端起家伙打爆了诺曼前面的领头坦克...这是电影《狂怒》里的一个场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那男孩使用的武器在片中多次出现,它就是“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

使用铁拳30的士兵

二战爆发后,德国陆军就发现没有趁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这问题在入侵苏联后显得更突出。于是在1942年中德国陆军就进行了招标。入围的公司名为HASAG(Hugo Schneider AG),这原是一家做煤油灯和炉灶等日常用品的小公司,后靠造军火发家。二战时因奴役大量囚犯强迫劳动而背负恶名。

关于“铁拳”早期研发的一些细节已经遗失,因为在1945年4月美军逼近HASAG公司所在地莱比锡时,HASAG的老总和他老婆引爆炸弹自尽,连同很多公司档案资料都被烧毁了。

HASAG研发部门的主任海因里希‧兰格威勒博士(Dr. Heinrich Langweiler)带领小组开发了“42式拳弹”(Faustpatrone42),这种最初的产品在1943年初有少量送到东线战场试用,但效果并未如愿。在“42式拳弹”未进行测试的时候,研发小组就推出了改良的型号,该武器开始被称作“小型拳弹”(Faustpatrone Klein),又被称作“拳弹1型”,或者“小型铁拳”(Panzerfaust 30 Klein)后被统一简称为“拳弹”(Faustpatrone)。

使用拳弹的士兵

“拳弹”的战斗部(头部)呈倒喇叭状,根据“拳弹”的测试结果,更大的改进型又被研发出来。这种型号一开始叫“拳弹2型”(Faustpatrone2),后又改称“铁拳”30(Panzerfaust 30)。这两种武器于1943年8月一起送抵东线战争进行实战测试,同年10月开始大批量生产。

使用铁拳30的士兵

“铁拳”30装备部队后,HASAG继续改进该武器,陆续开发出“铁拳”60,100,150。后来还有250,但250未来得及投产战争就结束了。30,60,100等型号也代表了该型的最大射程。

下图,由上至下分别为“拳弹”,“铁拳”30,60,100,150,三种反坦克手榴弹,最下面是“坦克杀手”火箭筒。图片里各武器并非同比例。

德军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

先就上图顺便介绍一下德军其他几种反坦克武器。

上图的PWM反坦克手榴弹(Panzerwurfmine简称PWM)1943年5月开始装备使用。有长短两种型号,L为长型,重1.36公斤,总长53厘米,大约生产了20万枚。PWM卸下保险帽后,尾部的稳定翼会像雨伞一样打开,增加手榴弹飞行的稳定性,弹头碰撞目标后击发底火引爆装药。如果弹头能与坦克装甲成垂直90°碰撞的话,PWM的500克装药就能击穿80毫米的均质装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中想这样命中,很有难度,除了需要多练习,还得“靠信仰”。Kz是短型,比长型短些轻些,重量1公斤,具体生产数量未能找到资料。Kz使用帆布条代替了稳定翼,这样生产更加简易,更加便携,但弹道稳定性也差些。PWM的作战距离和杀伤效果与投手的熟练程度有关,一般不超过30米。

PWM反坦克手榴弹

有个有趣的小插曲,美军缴获PWM后也进行了测试,但一开始时表示没毛用啊,根本扔不远,别说反坦克,炸死自己还差不多!原来美军一开始是用下图这骚姿势投掷的。

美军演示PWM的错误投掷方式

HHL反坦克手榴弹是(Hafthohlladung,磁性空心装药炸弹的缩写,又称“拳击手”3, Panzerknacke3或者HL),HHL有引信延迟4.5秒的3公斤型和延迟7.5秒的3.5公斤型。HHL于1942年1月开始使用,共生产约55万枚。HHL底部有三个强力磁铁,可以稳定的附着在坦克垂直或倾斜装甲上,1.5公斤装药爆炸后形成的金属射流可击穿140毫米均质装甲或者50厘米厚的混凝土。HHL需要士兵徒手安装在敌方坦克上,拔开顶部的盖子启动引信。在有步兵协同作战的情况下想这样摧毁敌方坦克,风险可想而知,不过一旦成功粘上去,敌方坦克也肯定凉凉。

手持HHL反坦克手榴弹的德军士兵

HHL反坦克手榴弹的安装方式

“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是一种可重复装填发射的反坦克火箭筒(德语Raketenpanzerbüchsen-Granate,简称RPzB.Gr),1943年8月投入使用。“坦克杀手”口径88毫米,长1640毫米,有RPzB43,RPzB54和RPzB54-1三种型号。“坦克杀手”发射时尾部会产生大量烟雾,容易暴露目标,被盟军戏称为“烟囱”,而且火箭弹的尾焰会对射手产生伤害。但“坦克杀手”威力巨大,能击穿当时盟军大多坦克,有经验的作战小组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坦克杀手”。早期的RPzB43空重9.2公斤,弹头重3.3公斤,最大射程150米,90°垂直命中能穿透100毫米均质装甲。RPzB43在发射时射手需要穿戴护具防止火箭弹尾焰灼伤。

RPzB43在进行装填

1943年10月RPzB54投入使用,RPzB54在射手前面增加了防尾焰的护板,空重也增加到了11公斤,发射新的短火箭弹最大射程增加到180米。1944年RPzB54-1投入使用,发射更短的火箭弹。

RPzB54反坦克火箭筒

“坦克杀手”各型共生产约29万具,火箭弹约200万枚。

正在进行装填的RPzB54

使用RPzB54的“人民冲锋队”

RPzB火箭筒使用的火箭弹

“铁拳”与“坦克杀手”

回到正题,“拳弹”/“铁拳”结构简单,携带使用都还算方便,而且对装甲目标杀伤力巨大,特别是易于生产,所以整个“拳弹”/“铁拳”系列产量达到了825万多具,一直生产到纳粹投降。在纳粹后期垂死挣扎的疯狂中,大量平民和未成年人被武装起来抵抗盟军,这些“人民冲锋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很多已经连步枪都装备不了了,但“铁拳”却管够,人手一发,打完再来领(有命再来的话)!

成堆的“拳弹”和“铁拳”

当时有德军将领无望的调侃道:这些人把“铁拳”射出去后还能把发射筒当武器去抡死敌人。嗯,铁拳还是世界上第一种用完即弃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

前面说这一堆,好像有点乱。不过没关系,咱从头再来,文笔不行图片补吧。

“拳弹”(Faustpatrone)作为最早投入使用的型号,一直生产到战争结束,生产数量达155万具。而“铁拳”30却在1944年9月被停产由“铁拳”60取代,所以有观点认为“拳弹”是跟“铁拳”作为高低搭配而存在。

“拳弹”全长98.5厘米,重3.2公斤,发射管长度80厘米,直径3.3厘米,弹头(战斗部)长36厘米,弹头最大直径10厘米,战斗部装药400克,发射管装药70克,弹头飞行速度约28米/秒,有效射程30米,最大破甲深度140毫米。

“拳弹”和“铁拳”的区别是更短小,弹头前端为倒喇叭状。

拳弹

通常“拳弹”和“铁拳”在发射管上都刷有红色“注意尾焰”的字样(德语Achtung Feuerstrahl),但有些也会用黄底红字或者白底红字刷上去,当时生产的工厂有12家,估计这是不同工厂出产所造成的差异吧,还有就是战后很多复制品,影视道具,模型,在这就不去一一考究了。

拳弹

“铁拳”30(Panzerfaust 30)和“拳弹”同时于1943年8月送去东线试用并于10月开始量产。“铁拳”30全长103厘米,重5.2公斤,发射管长80厘米,直径4.4厘米,弹头长49.5厘米,重2.9公斤,弹头最大直径14.9厘米,战斗部装药800克,发射管装药95克,弹头飞行速度约30米/秒,有效射程30米,最大破甲深度200毫米。“拳弹”和“铁拳”系列发射管都是80厘米,而“铁拳”30,60,100系列的弹头都是同一种,所以在介绍“铁拳”60和100时就省略这部分数据吧。“拳弹”和“铁拳”30的瞄准击发装置相似,是细管状焊接在发射管上方。发射时需要拔除保险,推入击铁,然后按下按钮发射。

四发一箱包装的铁拳30

“铁拳”的弹头由装有炸药的战斗部和尾翼部分组成。

铁拳的弹头

下图,“铁拳”作战前要先给战斗部安上引信,引信装在战斗部尾部。

正在给铁拳安装引信的士兵

引信安装好后,把战斗部和发射管里的尾部连接,就可以进入战斗状态了。

铁拳30

教学演示中的铁拳30

使用铁拳30的士兵

肩扛铁拳30的士兵

下图,手持“铁拳”30的芬兰士兵从被击毁的坦克旁经过。“铁拳”的使用者除了德军,芬兰,保加利亚,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苏联,美军都有使用过。当然,盟军方面是缴获来使用的。

携带铁拳30的芬兰士兵

“铁拳”的发射姿势可以肩扛,也可以腋下夹持。

芬兰士兵在使用铁拳30

“铁拳”60于1944年9月开始量产,随后“铁拳”30被停产了。“铁拳”60是“铁拳”系列中被认为最成功最普遍的一款,“铁拳”60的发射管同样是80厘米长,但口径增加到了4.9厘米,总重也增加到了6.1公斤。“铁拳”60的发射药为130克,弹头与“铁拳”30相同,但速度增加到45米/秒,射程增加到60米,破甲深度同为200毫米。另外“铁拳”60的发射机构也改为压板式。

铁拳60

“铁拳”60的发射管前部和弹头。发射管前端有个缺口,用于限位固定弹头,弹头尾翼部分的前面有竖起带孔的双耳,双耳插入发射管缺口,再把标尺扳下来插上那根拉环,弹头和发射管就连接固定好了。发射前要拉开那拉环,竖起标尺,要不然就射不出去了。

铁拳60的发射管和弹头

“铁拳”弹头的分解状态,弹翼安装在木质尾杆上,弹头离开发射管后会伸展开来。战斗部和尾翼部分的连接靠尾翼部分前端的弹片与战斗部扣紧。这个弹片也有纵向连接的形式,后面的图片里会出现。击发的按压板下方有根横着的小铁枝,那是按压板保险的简易把手,两只手指抠着它向前拉,就解除按压板的保险了。

铁拳弹头分离状态

通过以上描述,大家应该能分得清“铁拳”30和60的区别了。

铁拳30和铁拳60

“铁拳”60和单发包装箱,箱子很新,应该是复制品。由图中可见战斗部和尾翼部分的连接弹片是跟发射管平行的。下文的图片中还会出现这种纵向连接方式。

铁拳60和包装箱

根据弹头的不同,“拳弹”和“铁拳”系列也容易区分了。下图中间的“铁拳”30看起来比下面的60还长,这是拍摄角度和它们的摆放不齐整造成的。

拳弹和铁拳30铁拳60

漫画形式表现的“铁拳”60结构和作战示意图。发射管内的发射药预装在击发机构后方位置,弹头前端是空心装药战斗部。由结构图可见,“铁拳”的发射形式类似于无后坐力炮,而且“铁拳”发射时的膛压不高,不需要优质钢材,易于大量生产。

铁拳60示意图

“铁拳”100于1944年11月开始量产。“铁拳”100的发射管口径为6厘米,发射药增加到190克,分为两块间隔15厘米预装在发射管内。“铁拳”100的总重为6.8公斤,弹头速度增加到60米/秒,有效射程100米。在外观上,“铁拳”100跟60基本一样,只是发射管粗了那么一点点,如果不从战斗部贴的标签看,很难区别。在未能具体区分60和100的情况下,叫它们做“铁拳”60就没大毛病了。“铁拳”30,60,100这三种型号共生产了660多万具。

“铁拳”150,该型号在战争接近结束的1945年3开始生产,共生产约10万具,但未能来得及大规模下发部队战争就结束了。“铁拳”150已经不是一次性的武器了,发射管可以反复装填发射约10次。“铁拳”150的弹头和发射药经过重新设计,弹头采用尖锥型,直径减小为105毫米,弹头初速增加到85米/秒,射程增大到150米。

铁拳150

铁拳150(左)和铁拳60

下图,RPG-2火箭筒,1949年服役,据说弹头的设计就受到了“铁拳”150的影响。在战后,阿根廷,瑞典和波兰都仿制过“铁拳”。

RPG-2火箭筒

“铁拳”250,原计划250于1945年9月投产,但计划赶不上变化,1945年5月8日纳粹就投降了。“铁拳”250的样本都没做出来,只残留有初步的图纸。据猜测是“坦克杀手”的简化替代品。

游戏里的铁拳250

好了,“铁拳”系列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已经介绍完毕。本来是打算以图集的形式来介绍的,但在编辑过程中编者发现自己水平有限,以图集的图片数量和每张图200字的情况并不能说得很清楚,所以重新改为图文的形式。

剩下的图片也别浪费了,一并送上。

男生女生向前......手持“铁拳”60的小男孩和手持“铁拳”30的女生,在盟军进攻德国本土的战斗中,大约有70%的坦克装甲车是被“铁拳”和“坦克杀手”干掉的。

手持铁拳的男孩和女孩

持“铁拳”进行检阅的“人民冲锋队”,这算是一支高配的队伍了,还有军装穿。

进行检阅的人民冲锋队

日常的“人民冲锋队”,就戴个袖标,作战时袖标都不戴,跟平民一样。但你一小心他可能就不知从哪掏出根“铁拳”朝你射来。苏联红军在进攻柏林时给每辆坦克配一个步兵班协同作战,但尽管这样还是难以防范从楼上窗户,街头转角冷不丁射来的“铁拳”。在柏林战役中,苏军损失约2000辆坦克装甲车。

人民冲锋队

游行中的人民冲锋队

学习使用铁拳的人民冲锋队

铁拳发射瞬间

反坦克从娃娃抓起?在学习使用“铁拳”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仗打到这份上,令人唏嘘。

学习使用铁拳的小男孩

学习使用铁拳的小女孩

一款好武器,是连敌人都爱用的。

苏联红军手中的铁拳

苏联红军手中的铁拳

使用铁拳的美军

“铁拳”的生产数量庞大,达800多万,盟军缴获的数量也多。

盟军缴获的铁拳

另外还有数量无法统计的“铁拳”被遗弃在战场,说不准在野外溜达一下也能碰到“宝贝”。

野外发现的战时遗留的铁拳

自行车配上“铁拳”,就成了机动性不错的人力全景反坦克战车了。而且就自行车还有两种搭载方式,感觉挺拉风的。

搭载铁拳的自行车

搭载铁拳的自行车

博物馆里的铁拳反坦克自行车

不但自行车,德国人还把“铁拳”搭载在飞机上,下图是一架Bü-181飞机,在每侧机翼上下各安装一具“铁拳”,那样就有四发了,但这种方案最终没实施。

安装铁拳的Bü-181飞机

“铁拳”60的击发压板操作,先把保险向前拔除,按压压板前端,后端翘起带动弹片,弹片翘起到一定程度后被释放向下撞击底火,引爆发射药。

铁拳60的击发过程

最后送上“铁拳”的使用说明,非常贴心的说明,光看图就能学会了!

铁拳60的使用说明

铁拳60的使用说明

铁拳30的使用说明

至于上世纪90年代德国装备的“铁拳”3火箭筒,那是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一种武器了,以后有机会另外介绍。

全文完,谢谢观看!

本文由武装志原创,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涨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n2yrmwBvvf6VcSZEw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