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让万物保持适度,是天道运行的法则。
01:
一个人的优势恰恰是埋葬他的坟墓,当他拿优势过于居功自傲,过度信任优势的时候,优势会将他推上一个自以为是的高位,一个人的败亡多败于骄横和放纵,身居高位就是人生走向没落的开始。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意思就是说:强横逞凶的人不得好死,我将这句话作为施教的开端。
从自身角度来说,一个人身居高位的时候,必然会有骄纵蛮横的习气,在这种状态下,他会因为对自身过度自信,而不能察觉自身存在的问题,还会因为放纵的状态而惹致祸端。
而从天道的角度来说,天地之道的法则是让一切适度平衡,不允许所有超乎自身德行的骄纵行为存在,正所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的法则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道如同张弓射箭一样,高了就往下压低一些,低了就往上抬高一些,让一切适度和平衡,而不允许任何过度偏颇的行为长久存在。
在《史记》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
项梁带领项羽从东阿出发,向西进军,到了定陶之后,又一次打败秦军,项羽等人也杀了秦军的李由,由于连连战胜秦军,所以项梁越来越轻视秦军,脸上也流露出骄横之色。
这个时候宋义就对项梁说:“打了胜仗而将领骄傲,士卒懈怠的,就要开始失败了,现在士卒稍有懈怠,秦兵又日益增多,我替你担心呀。”
项梁听了不以为然,不听劝告,他觉得自己连连取胜,秦军怎么能和自己相比呢。
后来,秦军果然发动了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并且大破楚军,项梁因此战死。
世间规律正如宋义所说,当你过度骄纵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懈怠,这是招致灾祸的根源,这也是被敌军占领上风的疏漏之处。
如果你的对手是敌军,你的骄纵懈怠会让敌军占据上风,如果你的对手是生活,那么你的骄横同样会让生活将你压倒在人生过往中。
02: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人在年老时所患疾病都是年轻时不注意造成的,人在失意之后还要遭受罪责都是在人生得意之时埋下的祸根。所以即便成功和圆满时,一个正人君子也要时时刻刻的小心。
这个世上谁不愿聪明自信,大展宏图,谁又不愿意春风得意,身居高位,成为万人瞩目的对象呢?
从人性本身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和圆满,都希望拥有风光而又值得炫耀的人生,但是这样的行为却是让自己招致祸害的本源,所以,我们需要控制本性,用适度来掩盖锋芒,韬光养晦,才是真正做人的智慧。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叫宁武子,他是卫国有名的大夫,经历了卫国两个朝代的变动,但仍然安然的做了两朝元老,国家从昏暗走向正轨,他的智慧和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身居何种状态,他都能安然保全自己。
无论外界是昏暗还是清明,他都能以适度的状态表现自己。
比如说在朝廷混乱时,他就表现出自己愚钝的一面,好像很无知,在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暗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而政治清明时,他也从未居功自傲,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而是收敛低调。
所以孔子评价宁武子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思就是说:他这个人,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国家无道时,他就会装傻。
“聪明”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装傻”很多人却难以企及,因为人的本性都是向往着荣耀和机巧,但是却不知关键时刻学会装傻,才是避免骄纵惹致祸患的根本。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圣人有所作为却从未居功自傲,功成而不居功自傲,因为他不愿意被人赞美。
天下万事福祸相依,在你承担苦难的同时,塑造的也是更伟大的人生,当你享受荣耀的同时,承担的也是看不见的祸患。
所以一个人越是高处,越要谨慎小心,这样才是符合天道的处事法则。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