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回馈社会:最成功的教育,莫过于教出这样的孩子

2019-08-08   家学宝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恋小暖

1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五年前,贫寒学子杜家毅在多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如愿进入了大学,五年后,已经在中科院读研二的杜家毅,决定拿出一万余元,来偿还当年好心人的资助,或者继续资助贫困大学生。

同时,杜家毅还特地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这些年来一直资助他的好心人,并表示“要把爱心传递下去,让世界充满爱”。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的举动,实在是让人动容,这位学子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成绩,更难得的是他心中的那颗感恩之心,一颗很热的心,不因遭遇苦难而冷漠下来,而是抓住那一点点光和热,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将它放大。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值得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

作家李月亮说过: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会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孩子。”

还记得那个高考当天登上热搜的“跪地谢母”的男孩,高考结束,男孩出了考场,径直走到母亲面前,双膝跪地,大声喊出:

“妈,我有话跟你讲!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

这一幕,温馨又感人,不仅让在场的家长们纷纷感动落泪,也让无数的网友为这个男孩点赞:

“如今这么懂得感恩的孩子实在是太难得了!”

“能够懂得感恩父母的孩子,以后一定歪不了。”

“感恩才是立足之根本啊,不说高考成绩,就这样一个举动,已经甩掉太多孩子了。”

一个下跪的动作,一句感恩的话,让无数人为之落泪,教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是一个家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2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他是一位长期研究感恩与幸福之间关系的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

将1000个人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记录生活中的情绪状况并评分;

第二组记录生活中让他们感到恼怒的事;

第三组除了记录日常事件,还需要列出每日最感动,最想感谢的事情。

结果显示,第三组中在生活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感恩之心的人,和其他两组人员相比,他们的幸福度和满意度要高出25%。

人因感恩而幸福,也因幸福而感恩。

也许就如罗伯特所言,感恩是内心对生活的惊喜、知足和欣赏,对现实生活的满足,知道今天来之不易。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充满了乐观的想法,心中善良与勇气共存,在遭遇困境时能够积极面对,不气馁,不埋怨,一如既往地坚持初心,做那个最善良,最勇敢的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人的感恩之心,才是他人生最大的财富。


3


董卿在一次录制节目的时候说:

“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引路人,对于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烙印。

过年的时候,表哥表嫂带着他们八岁的儿子乐乐来我们家拜年,八岁的乐乐简直就像是个小霸王,来到亲戚家中也丝毫没有收敛。

不仅是对表哥表嫂,对我们家里的长辈也是颐指气使,直接对正在厨房里正在忙活的妈妈“下命令”:

“我饿了,你赶紧做饭,再吃不上饭我就走了,以后都不来你们家了。”

过了一会又对坐在摇摇椅上的父亲说:

“我想坐这个椅子,你把它让给我坐了,你去坐沙发......”

对于乐乐这种不礼貌的行为,表哥表嫂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丝毫没有制止的意思。

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乐乐说:

“你对老人要有礼貌,要学会说谢谢。”

没想到乐乐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

“在家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对爷爷奶奶的,他们都没说谢谢,凭什么我要说?”

原来如此,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倒映出了父母身上的所有缺点。

我们总是对孩子给予很多的期待,希望他善良,正直,彬彬有礼,懂得感恩,可是我们很少会去审视自己,更不会刻意地要求自己养成这些品质。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天性都是温暖纯良的,但毕竟孩子的心理不够成熟,难以分辨黑白善恶,大多数的时候,他们的行为都是对外界的模仿,尤其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的父母,更是他们的模仿对象。

父母的循循善诱和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能不能成长为我们期待的那样,关键是看我们自身能够达到这些“期待”。


4


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他们的错误一再纵容,因此正确的家庭观念和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格外重要。

除了以身作则,我们也应该学会“放手”,不再做孩子的“包揽者”。

近几年很流行一个名词——“巨婴”,意思是一些人已经成年,有劳动能力,但仍然一昧地向父母索求。

以前的时候在网上看到过一个事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多次遭到儿子的家暴,被儿子打断胳膊,打伤胯骨也不敢声张,因为他没能给儿子娶上媳妇。

(图片来自网络)

在他眼中,给儿子娶上媳妇是自己必须承担的义务,在儿子的眼中,父亲掏钱给自己去媳妇,也是理所应当的事,钱凑不够,就是父亲的错。

而他作为一个手脚健全,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从未想过自己去赚钱成家立业,更别提去报答年迈的父亲。

教育中有一个悲哀的现象,就是为孩子倾尽所有的父母,却养不出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

趁孩子还为成长为巨婴之前,我们应当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培养,锻炼他独自生存的能力,然后目送他远去,开启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父母学会适时地放手,锻炼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当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才会对为自己倾其所有的父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让感恩也成为一种仪式。

当感恩被赋予了一种隆重的仪式,孩子也会对感恩心怀敬畏。

除了“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育,我们也需要一个正式的场合,教会孩子去表达感恩之情。

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可以和孩子一起为亲人准备礼物,让孩子在感受被爱的同时,也教会他去爱别人。

一个愿意付出的孩子,也必然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对于父母来说,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不是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也不是又被老师夸奖了,而是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感恩之心,懂得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心中必然住着一个小太阳,永远乐观坚强,教会孩子感恩,才是我们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