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里的“男护天团”
湖南首批支援黄冈医疗队的男护士故事
截至2月24日,湖南首批支援黄冈的医疗队,已连续奋战了一个月。很多医护人员以日志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了隔离病房里的点点滴滴。梳理这些日志,发现湘军医疗队里有一个闪光的“男护天团”。
重症护理队“二人组”
湖南首批支援黄冈的医疗队共有9名护士,其中,5名是男护士。
郭希和王嘉铭是5名“男护天团”中重症监护经验最丰富的两位。两人都来自株洲市中心医院的ICU诊室,郭希是重症医院副护士长,王嘉铭是重症医学的专科护士。1月24日,株洲市中心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时,院里很多医护人员报名。最终选择的护理人员,一大半是男护士。
郭希和王嘉铭负责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1西5病区,病区里原有一个小型的ICU,收治了4名危重症。由于两位有丰富的ICU经验,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危重病人的护理。
相对于一般病人,危重病人护理起来更繁琐,风险更大,经常要做一些感染危险系数高的气道护理。
他们每天为危重病人吸痰、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气道和吸氧情况。有的患者,气管被切开,更容易产生飞沫,形成气凝胶,有时,还会被痰液溅到身上,极易感染。每次进病区,他们都会相互之间严格检查防护服是否穿戴好。
郭希说,来黄冈一个月,他们的工作经历了从最初的杂乱、忙碌,到逐渐有序的过程。现在,各方面都步上正轨,黄冈的疫情逐步好转,他们工作压力也小了很多。
94后的“株洲彭于晏”
“株洲彭于晏”、 “湖南吴彦祖”、 “男丁格尔”……
湖南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欧飞宇享有众多称谓。
26岁的欧飞宇,来自株洲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中心,也是株洲援鄂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94后”。因人长得帅,被同事们戏称为“株洲彭于晏”。
治疗,打针,换水,生活护理……,虽然是队里年龄最小的护士之一,但这名大男孩干起工作来样样都很棒。
疫情时期,由于请不到护工、保洁员,做卫生和生活上的琐碎等事,也落在医护人员身上。除了常规的治疗护理,欧飞宇和同事们每天还要给病人发饭、打水、喂饭,要给病房搞卫生、清理垃圾,要帮病人解决充电器、卫生纸等问题,以前在普通病房一个人能完成的事,现在要3倍的时间才能完成。
欧飞宇说,从大年初一,随着医疗队出征黄冈,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非常想家,期待疫情早点结束。回去后,最想做的事就是好好睡一觉,然后去吃火锅、小龙虾。
高情商的暖男
情商高、会说话、阳光……这是同事眼中的李锐。在患者眼中,他是亲切的暖男小哥哥。
李锐是株洲市中心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在他看来,很多隔离的患者不只是需要食物和治疗,也需要交流沟通,舒缓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在工作中,他和团队医护人员非常注重对患者进行人文护理 — —交心!
在南湖医院时,一位82岁李奶奶,因为住院仓促,把手机遗忘在家中,又记不住儿子的电话,情绪非常激动,天天闹着要出院。李锐明白,李奶奶是联系不上家人,对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应,才闹着要出院。于是,他一有时间就去和老奶奶聊天,想办法联系她的家人。他的暖心举动,赢得了老奶奶的信任,开始配合医护的治疗。
在大别山医疗中心,有一对父子患者刚来时,发烧、咳嗽、气怵,情绪非常焦虑。在治疗过程中,李锐注重进行心理关怀,主动和他们沟通,安慰开导他们,病人的心情慢慢平稳,病情也在好转。
2月21日,李锐收到大别山医疗中心三位即将出院的小姐姐制作的短视频《我要谢谢你》,短视频记录了医疗队员护理时的感人瞬间以及三位小姐姐用手势舞表达的感谢。
靠谱给力的“斌哥”
斌哥全名叫邓建斌,是湖南株洲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副护士长。平日里,因为人缘好,做事靠谱给力,同事们纷纷喊他斌哥。
来黄冈后,斌哥一如既往的靠谱给力,默默地为大家分担。团队的朱娟玲老师,因特殊情况需要换班,斌哥二话不说替朱老师顶了班,在隔离病房连续工作长达8个小时,脱下防护服时,浑身是汗,都快虚脱了。
不仅如此,斌哥还经常主动承包风险很高的操作—咽拭子的采集;在大家因为护目镜起雾,穿刺率不高的情况下,他会主动上前提供帮助。
斌哥做事还讲究方法。刚开始,一些患者,情绪悲观,尽管医护人员尽力给予心理治疗,但是患者们情绪还是容易波动。斌哥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提振大家的信心呢?
2月4日,大别山医疗中心治愈的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出院。斌哥觉得机会来了,他立马与同事一起,借机大力宣传,告诉患者们,新冠肺炎没有那么可怕,是可以治愈的。患者们看了新闻,又听医生们这么讲,信心倍增。一些患者还在病房里跳起了广场舞。
随后,隔离区每天都有人跳舞、跳操,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回来了。
为给患者鼓劲,斌哥和李锐、王嘉铭、欧飞宇专门录制了舞蹈小视频。由于他们穿着黄色防护服,舞姿喜感十足,被称为小黄人舞蹈队。央视新闻还报道了他们小黄人舞蹈队的事迹。
编辑:彭刚 李奕漫|编审:叶涵莹|终审:钱芳
来源: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