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绩趋于平稳,瓜迪奥拉两大调整填平战术体系大坑

2020-01-12   飞猫视角

赛程过半,曼城与联赛冠军奖杯已是渐行渐远,曼城如今已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战线。节礼日比赛结束后,瓜迪奥拉便着手解决球队在上半赛季所暴露出的问题,之后曼城在联赛和杯赛中取得4连胜的佳绩。从比赛过程来看,瓜迪奥拉调整的效果非常不错,如果球队能够保持住当前的势头,将会给日后欧冠和杯赛中的角逐打下坚实的基础。


牵一发而动全身,后腰换人下手太晚造被动

曼城本赛季战绩之所以出现起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腰人选的变化。选择罗德里接班费尔南迪尼奥并无指摘之处,唯一的缺点就是下手太晚,毕竟在世界杯上,大费尔就已经疲态尽显,接班人的问题在当时就应该提上日程,如果在2019年冬窗期完成球员引进,那么曼城后腰主力便能够完成平稳过渡。

可直到上赛季结束,曼城才着手引进罗德里,面对状态急速下滑的费尔南迪尼奥,瓜迪奥拉只能将初来乍到的新援直接排进主力阵容之中。尽管罗德里防守能力不俗,可在瓜迪奥拉的体系中,在将一名初来乍到的新援设置为攻防转换枢纽位置的主力,其隐患还是不小的。罗德里在上抢时机的把握上存在一些问题,时常出现与队友步调不一致的情况,这也是曼城在赛季初几场输、平比赛的直接原因。


11月国际比赛日结束之后,曼城后腰的问题随着津琴科的伤病而被放大。津琴科并非单纯的边后卫,在进攻中,乌克兰人经常内收到后腰位置推进,而替补的门迪、坎塞洛均不具备这一能力,所以曼城的左右路之间肯定要进行调整,德布劳内的位置要向左移动一些,而凯尔-沃克在进攻中同样要向中路内收,马赫雷斯在前场要拉边,策应后排球员攻击肋部,两人越拉越大的距离让后场右路显得很空虚。


如此大的空当之下,凯尔-沃克在由攻转守中的位置切换时机就显得非常关键,在凯尔-沃克移动的过程中,罗德里的跟进保护也非常重要,可是仍在适应节奏中的罗德里,很难完成这一任务,从而放大了右路防守的隐患。所以在11月国际比赛日之后,曼城大部分失球都发生在右路,这一处防守大坑也让曼城在积分榜上被利物浦彻底甩开。


对阵谢菲联的比赛,该问题同样存在,曼城上半场占据75%的控球率,可是在射门次数上,仅以7-5领先对手2次。能在10分钟多一点的时间里获得5次射门机会,谢菲联所依靠的还是沿着曼城右路所发动的反击。这说明,攻击右路,已经成为曼城对手们的常用套路,瓜迪奥拉必须填上这个大坑,否则在下半程他们还要遭遇各种针对。

变阵三中卫收奇效,右路大坑被被填平

对阵谢菲联的下半场,瓜迪奥拉便拿出了应对措施,罗德里撤到后卫线,与费尔南迪尼奥和加西亚组成三中卫,德布劳内和京多安组成双后腰,凯尔-沃克和津琴科则前移到边翼卫,不需要再向后腰位置内收。


这一调整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简化了凯尔-沃克的任务,再加上费尔南迪尼奥在身后的保护,彻底将右路的大坑填平;二是罗德里回撤到后卫线,担任纯防守角色,而京多安和德布劳内组成的双后腰虽然在防守硬度上有些不足,但两人都是瓜迪奥拉帐下的老人,能够让中后场更加稳定;三是费尔南迪尼奥改打右中卫,也提升了右路的出球质量,再加上凯尔-沃克的压上助攻以及德布劳内的接应组织,让右路成为了曼城在下半场的主攻方向,等于是曼城正面将谢菲尔德联给撞了回去。


瓜迪奥拉的部署打乱了对手的节奏,下半场曼城的控球率达到了80%,而谢菲联的射门次数只有3次,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战胜谢菲联后,瓜迪奥拉将三中卫体系延续到接下来对阵埃弗顿的联赛中,虽然多名主力轮休,但曼城的轮换阵容仍旧能够完全占据场上的主动。

在后卫线,瓜迪奥拉将费尔南迪尼奥和罗德里的位置互换,做此调整所考虑的是罗德里的防守硬度更高,可以协助坎塞洛防御对方理查利森的冲击。同时,罗德里的出球能力也不错,再加上费尔南迪尼奥在中路的调度,让曼城的后卫线在对手的逼抢之下可以轻松地将球推进到前场。

这条运转流畅的后卫线,成为了曼城战术体系的基石,得到了边中卫和后腰的有力支援,门迪和坎塞洛能够更加大胆地在肋部穿插攻击,让球队的前场压迫力度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上图是曼城在对阵埃弗顿比赛中的犯规和封堵传球位置分布,从中不难看出,曼城前场攻击威胁度的提升,同时带动了高位逼抢的效率,成功破坏了埃弗顿的反击推进。比赛中,埃弗顿共7次射门,全部是定位球和阵地进攻手段所获得,没有通过快速反击形成射门,一旦对手落入阵地进攻,便很难再利用曼城中场防守硬度不足的问题做文章,曼城也由此牢牢控制住了比赛节奏。

变阵之外还有后招,强化中轴线成曼城杀手锏

与谢菲联的下半场比赛,瓜迪奥拉在将阵型调整为三中卫的同时,还将上半场出任右边锋的马赫雷斯调整到前腰的位置。这一安排增加了球队中轴线的密度,马赫雷斯的回撤大大减轻了双后腰的推进压力,让球队的中后场更加稳定。同时,这一安排让曼城锋线三人组的位置更加灵活,球队推进到前场之后,居中的马赫雷斯能够根据场上形势,与斯特林、阿圭罗形成换位,从而打乱对手的防线部署。


这一安排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马赫雷斯下半场送出一记助攻,帮助球队锁定胜局。同时,强化中轴线也成为瓜迪奥拉调整战术体系的另外一种方式,毕竟,三中卫只能算是本赛季球队的备用体系,即便该体系效果不错,但如果没有其他变化,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对手们便能找出应对之策。

比如联赛杯半决赛首回合,瓜迪奥拉面对曼联时就没有继续使用三中卫体系,而是回到之前的4后卫阵型。因为拉什福德和詹姆斯的冲击力都比较强,凯尔-沃克和门迪在对位攻防时虽然不会吃亏,但肯定要增加消耗,所以瓜迪奥拉排出了4231阵型,通过设置双后腰,不再让边后卫内收到中路参与中场的转移调度,以此来保证边路的稳定。


不过,边后卫不再内收,对曼城的进攻推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瓜迪奥拉将伯纳德-席尔瓦设置为“伪中锋”的角色,伯纳德积极的回撤,给双后腰以及德布劳内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同时,伯纳德的回撤,让斯特林和马赫雷斯获得了内收的空间,两人的冲击力加上伯纳德在中路的向前出球,让曼城非常顺利地实现了进攻提速。


将伯纳德设置为“伪中锋”,与对阵谢菲联时将马赫雷斯调整为前腰的安排一样,都是通过强化中轴线配置,实现整个战术体系的稳定与平衡。双方在联赛中首次交手时,曼联通过快速反击获得了2次射门机会,并战胜了德比对手;双方在联赛杯碰面时,曼城在上半场便取得了3球的领先优势,没给对手留出任何机会,两场比赛之间的巨大反差,足以看出瓜迪奥拉的调整效果。


节礼日比赛之后,曼城在各条战线已经取得了4连胜,表现也稳定了不少,足以看出瓜迪奥拉所做的调整很有针对性,虽然球队仍然存在伤病困扰,但现阶段曼城的打法十分丰富,战术体系也稳定了许多,虽然这仍然很难让他们在联赛中去追赶利物浦,但如果能够保持住现在的势头,那么曼城会在其他战线上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