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心理研究所在这2019年的末尾又一年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
中国男性、女性对于婚姻满意度有显著差别,总体表现男性满意度高于女性。
中国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性,女性更能适应环境变化。
这两个话题居然同时上了热搜,也由此开展了一场男女之间的口舌之战,让人不仅有些感慨。
男性对婚姻更满意?
调查结果骗不了人,男性比女性婚姻满意度高,但我们有可能是被平均的,各个年龄段中,50岁以上的男性婚姻满意度是最高的,从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婚姻满意度是最低的。
影响婚姻满意度的是社会经济地位,重视家庭的价值观,以及看重物质追求的价值观。社会地位高、经济实力强正向影响婚姻满意度,重视家庭的价值观也是正向影响婚姻满意度的,看重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反倒是反向影响婚姻满意度。
在沸沸扬扬的国民讨论中,丧偶式婚姻和丧偶式带娃甚至诈尸式育儿成为讨论的热点,甚至开启了一波男女互撕大战。
女人说:“结婚之后有人伺候洗衣做饭,生娃带娃,照顾一家老小,还出去赚钱补贴家用,男性不满意才怪。”;“男人当甩手掌柜,替他做好饭,替他把衣服洗了,替他把孩子带了,我一个女人都想当个男人。”;“男性从婚姻中得了多少利大家心知肚明,男性满意度高,婚后出轨率也高”……
男人说:“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女人这么想是典型的女权主义”,更多的人还是沉默了。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热搜的一项投票中,70%的人还没结婚,只有7.4%的人表示想离婚,这是不是说明评论区更多地是代表没结婚的人的看法,而这些人多数是90后、00后,他们的看法是否代表了当下以及未来的一种婚姻价值观?
关于男性、女性的争吵,其实价值观无关对错,当一种看法成为社会共识或社会现象,我们该反思的是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在这样的共识或现象地影响下我们自身到底是获益了还是受伤了?
女性心理更健康?
女性婚姻满意度低,但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性,两个话题放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女性在婚姻中受挫,所以练就了更好的心理素质。
但事实是这样的:女性更能适应环境、更在意自我发展、更能感受亲密关系的和谐,更明确人生目标。
让人比较意外的是90后居然是心态最积极的,70后和80后处于较高状态,从地域上看,一线和三线城市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东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我国出轨率高居前列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出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根据中国人大社会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国婚外情的比例全球最高,出轨率在15年内呈上升趋势,男性出轨率高于女性。
2015年男性出轨率已经接近35%,也就是你到大街上随便找10个已婚男士,他们当中3.5个都可能干过见不得人的事。
虽说出轨不分职业,但是还是有人做了一些统计,男性出轨率最高的事IT业,这个倒是有点吃惊,一直以为IT男都是宅男,有老婆就不错了,居然还出轨。
更令人吃惊的是,女性出轨率最高的竟然是全职妈妈,比例高达18.6%,日本女性结婚多数都是当了全职主妇,看过一些日本的家庭影视剧,或许全职主妇出轨是更希望被爱吧。
很多人无法忍受出轨这件事,所以离婚率不断飙高,尤其是80、90后群体,已经成为离婚主力军,婚姻周期非常短,结婚不到一年的占11%,一到两年的占26%,两到三年的占32%,三到四年的占17%,四到五年的占10%,五年以上的只占4%。
七年之痒的说法看来已经可以换成三年就烦了,而离婚的说法除了出轨还有各种理由,在这个年头,“你没错,我也没错,价值观不同却相爱,是原罪”。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你的婚姻价值观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