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委曲求全,为爱她请情敌回家,结婚34年,愿追随丈夫自杀离世

2019-12-10     你的心做呀

“为了不使你孤单,你走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跟去。”当爱胜过生命,就会为之而不惧一切,连生死都不再顾及。朱梅馥,一个简单而高贵的女子,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执子之手,死亦相随。”

她与傅雷的爱情,是一种超脱生死的爱情。但对于这段爱情,更多的是朱梅馥的宽容成就了这段婚姻。

图 | 傅雷与朱梅馥


青梅竹马,移情别恋

说起傅雷和朱梅馥两人的恋情,可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两人乃是表兄妹,自小相识,在朝夕相处之中两人互生情愫,后来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14岁的朱梅馥和19岁的傅雷订下婚约,但是这一切都在傅雷出国后发生了变化。

1928年,傅雷赶往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无时无刻地刺激了着傅雷的神经。在学习期间,艺术的熏陶让他忘却了婚约,忘却了朱梅馥,他爱上了热情奔放、知性美丽的法国女子玛德琳,自小被压抑的情感完全爆发出来,傅雷对于玛德琳的爱恋已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为了能够和玛德琳光明正大在一起,他甚至已经写好一封信,要与朱梅馥解除婚约,而且拜托好友刘海粟帮忙寄往家里。但是傅雷的痴心并没有换来玛德琳的痴心相待,在与傅雷交往的同时,她还和多个男子有着亲密交往。在她眼中,傅雷只不过是个备胎罢了,心高气傲的她又怎么可能真正爱上傅雷?

得知真相后,傅雷心如死灰,深陷情网的他甚至差点开枪自杀,好在好友刘海粟从旁劝导,才让他从这困境中走了出来。此刻刘海粟才向傅雷告知他自己还未将信寄给朱梅馥,傅雷心中本就觉得有愧于朱梅馥,又得知朱梅馥依旧痴心在上海等待自己归来。他的心开始动容了,眼前的女子,将自己视如草芥,将自己的爱任意践踏,而远在上海的朱梅馥却对自己一心一意,从未对自己表现过半分抱怨和不满。

“情深而动,感极肺腑。”傅雷的心并非石化,又岂能不动容?痛定思痛的他终于决定回国与自己的表妹完婚。

图 | 傅雷在法国(1930年)


彼之暴,尔之以静相待

1932年,傅雷学成归国,与朱梅馥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对于这段婚姻,傅雷的心中是忐忑的,对于深情的朱梅馥,他是三分愧意,三分将就,三分感动,一分情意。可是在朱梅馥眼里,在决定嫁给傅雷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将自己的心完全交给了他,此生无论怎样,她都会无怨无悔地陪他走完一生。

在文学上,傅雷的造诣是世所罕见的,可是一身才气的他却脾气暴躁,非常易怒。这主要跟傅雷的出身有关,他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父亲在他4岁之际就离世,严格的母亲对他进行了高压式的教育,一旦傅雷没有认真学习,母亲就会把铜钱绑在他的肚脐上,滴上蜡烛油烫他,甚至会将他的手脚绑起来,拖到池塘边……

在孤独中长大的傅雷,没有感受到温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打骂。正是因此,傅雷长大后脾气暴躁,在家中就犹如雷公一般,孩子都非常怕他。在《傅雷家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傅雷的儿子傅聪练琴稍一走调,就会遭到傅雷大骂,甚至是殴打。5岁时,傅聪在客厅写字,傅雷突然暴脾气上身,顺手就抡起蚊香盘,将傅聪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连他的脸都被划伤,留下了疤痕……

和这样暴躁的丈夫生活在一起,朱梅馥没有过多的抱怨,她总是默默地扛下来,她总是用自己的柔情去化解傅雷的脾气,去消除傅雷的暴戾。爱到深处,就会包容对方的一切,无论对方有多么致病的缺点,她都会用爱去包容。

婚后,朱梅馥竭尽全力做好妻子的本分,每天上午,她会料理家中的大小家务,下午她则给傅雷做秘书,帮忙他抄稿子,做卡片,有时她一天甚至要做500多张唱片卡片,晚上夜深人静,她就会为丈夫泡上一杯牛奶……在她的眼里,丈夫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傅雷喜欢音乐,她就会在闲暇之际给他抚琴;傅雷爱花,她就会半夜起来,在花园里为他浇灌花朵。

为此,连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都不禁对她称赞道:

“梅馥不仅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而且是非常能干的主妇,一身承担了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杂务,让傅雷专心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之客。傅雷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后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也得打三四成的折扣吧。”

朱梅馥用她的包容一直陪伴着傅雷,在她眼里,丈夫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无论丈夫如何,自己都会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为爱请情敌回家

“一个女子,若对丈夫的移情别恋视若无睹,要么毫无爱意,要么爱得深沉。”

无疑朱梅馥属于后一种,对于丈夫,她包容的不仅是他的暴脾气,还有他的泛滥心。1939年,傅雷疯狂地爱上了女高音歌唱家陈家鎏,这位美丽迷人、知性大方的女子,犹如一团烈火,燃起了傅雷心中尘封已久的爱恋。

在他眼里,她是无与伦比的女神,他对陈家鎏深情地说道:“你笑里有灵光,柔和的气氛,罩住了离人游魂……你笑里有青春,娇憨的姿态……”为了赢得女神的芳心,他甚至辞去翻译的工作,将译稿置在一边,不管不顾,专门在家写情书,从早到晚,从未间断。他甚至对妻子朱梅馥说道:“没有陈家鎏,就没有了工作的灵感与热情,没有她,我就没命了。”

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朱梅馥的心在滴血,但她并没有跟傅雷大吵大闹,依旧全心全意地照料着这个家。每天夜里,丈夫与陈家鎏在书房畅谈交流,她则专心哄着孩子入睡。她并非不在意,并非不嫉妒,并非不心痛,只是在她心里,丈夫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为了丈夫,她甚至愿意选择成全。

图 | 朱梅馥抱着傅聪、傅敏


后来陈家鎏去了云南,傅雷整天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犹如一具躯壳,没有了喜怒哀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着丈夫日益消瘦,朱梅馥的心动容了。一般的女子,巴不得赶走情敌,可是朱梅馥却反其道而行,情敌离开后,为了丈夫,她反而去劝其回来。

她背着丈夫悄悄给陈家鎏打电话,用诚恳的语气对她说道:“你快来吧,你来了,他才能写下去。”该是怎样的深爱,才会让一个女人心甘情愿将情敌请回家?爱之深沉,并非占有你,而只是想你开心罢了。

不久,陈家鎏回到上海,傅雷又重新焕发精神,奋力创作。看着丈夫重振精神,朱梅馥的心中是苦乐交织,但她并没有将自己的忧愁表现出来,她总是热情地款待陈家鎏,甚至亲自下厨为她做饭。她甚至想过:一旦丈夫弃她而去,她就带着两个孩子悄然离开,成全他们。

也许是被朱梅馥的深情所打动,也许是不忍伤害这样默默付出的女人,陈家鎏最后选择了退出,远走香港。晚年陈家鎏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对傅雷的儿子傅敏说道:“你爸爸很爱我的,但你妈妈人太好了,到最后我不得不离开。”

图 | 傅雷一家在客厅


执子之手,死亦相随

朱梅馥用她的深情和宽容,让情敌主动退出,也让丈夫的心慢慢像她倾靠。傅雷的心中开始在乎妻子,从前只有一分情意,如今对她却已填满了爱,他开始将自己和朱梅馥的照片摆在了书桌,开始学会体贴妻子,每每出门,他都会拉着妻子的手过马路,甚至在外人面前亲昵地叫她“老伴”。

但是当这段婚姻迎来美满后,命运的苦难也向他们无情地涌来。1966年,傅雷遭受诬陷,三天两头就被带进监狱,遭受非人的折磨和精神的凌辱。傅雷是个性情刚毅的文人,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9月2日,傅雷吞服了大量毒药,在家中的躺椅自杀身亡。

在傅雷临死之际,妻子朱梅馥一直默默地陪在他的身边,待他气息微弱后,将他的身体摆正在沙发上,为他保住最后一丝尊严。从爱上他的那一刻起,她的命就不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他的,如果尘世没有了他,她活下来又有什么意义?

她心中虽然不忍孩子就这样失去双亲,但她更不忍丈夫在另一个世界孤苦无依,此生执子之手,死亦相随。傅雷走后不久,朱梅馥在家中的窗框自缢而亡,追随而去。后来人们在他们两人的身边发现了遗书,上面写着朱梅馥的话:我们现在是终身伴侣,缺一不可的。

好友施蛰存得知这个消息后,不禁感叹道:“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但我想这并非是傅雷的感应,而是朱梅馥的心甘情愿,情愿跳进死海,与丈夫相聚。

有人说爱会让人变得勇敢,甚至可以直面死亡。令朱梅馥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丈夫的离去,无论生死,她都要与他在一起。生,她陪之看千山万水,死,她陪之渡刀山火海。

文丨鹿无为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Gdo8W4BMH2_cNUg_O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