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家眼中黄色无处不在,不同颜色浓度代表着不同性格、情绪和质感。

2020-10-21     嗳懂了浮U

原标题:在艺术家眼中黄色无处不在,不同颜色浓度代表着不同性格、情绪和质感。

黄色作为三原色之一,在艺术作品中无处不在。不同颜色浓度代表着不同性格、情绪和质感,而色彩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达到“听色辨物”,还能引领艺术界的潮流趋势。那么艺术家们是如何将“黄色”玩转于股掌间的呢?

艺术家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的装置作品《作品No.1190:给定空间的一半空气》中,他选用了9000多个正黄颜色的气球填满了整个房间的半数面积,为观者呈现了一片黄色的气球海洋。最终他选择了高饱和度的正黄色来填充空间,不仅增加了视觉体验感,更使观者仿佛置身于黄色的世界中恣意畅游。

伦敦运河上的临时建筑《AirDraft》吸引了众人目光。为庆祝节日盛典,设计师采用移动充气的方式打造了这座正黄色的泡泡建筑,使它可以自由穿梭于伦敦水路之上。夜晚中亮丽夺目的“黄色泡泡”无疑是运河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2011年苹果公司发布ios5时,iPhone正式引入Emoji,并在原有基础上改进了配色,选用鲜明亮丽的郁金黄作为人脸颜色,使一个个小圆脸上的情绪变得活灵活现。魔性的表情瞬间掳获了无数人的心,一时风靡全球。

作为极简主义艺术的领军人物,丹·弗莱文(Dan Flavin)在创作其灯具装置系列作品时运用了大量的明黄色荧光灯。灯管通电发热的特性使黄色少了一份刺眼夺目,更添一分柔和温暖,与其他原色相得益彰。

使弗莱文真正确立其风格的作品是《1963年5月25日的对角线》。这是他第一次直接使用商业化大量生产的荧光灯作为创作工具,足见明黄色对其作品的影响意义。

德国艺术家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明黄色象征着生命。当人们凝视莱普的经典代表作《榛子花粉》时,明黄的花粉颜色使人们感受到作品蕴意的深度,亦感叹着生命的奇妙:时间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永恒生命。

何翔宇“柠檬计划”

在作品《131个柠檬》中,柠檬黄与白色的画布进行融合,使静态绘画产生了某种奇幻的、闪烁的视觉动感。简单的颜色组合却引发出无限的美学思考。

在提到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时,除了对其密密麻麻的波点图案印象深刻之外,大胆创新的颜色运用也使人们惊叹不已。

在其艺术作品中,不论是形状各异的南瓜造型还是大小不一的圆形波点,经典的中黄色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强烈的视觉冲击极为震撼,不仅成为了艺术家独特的个人标签,更向大众诉说着其前卫的艺术思想。

醒目的荧光色彩。

各位观众老爷们!欢迎留言区讨论哟!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记得关注点赞Biu一下哦~爱你哟!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CdlTHUBeElxlkkaMgP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