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华涛是谁?父母都是大导演、一手捧红文章、前女友还是高圆圆

2019-08-28     圈外观察室

要说近期争议最大的电影,那一定非《上海堡垒》莫属:上映11天,豆瓣评分3.2;投资超过3.6亿,票房就1.2亿还涉嫌注水;豆瓣底下的评论也都是空前绝后地清一色、一针见血的批评。

最热门的评论更扎心“因为年初《流浪地球》的大热,让我们对国产科幻片燃起了希望,没想到一部《上海堡垒》又将中国科幻片大门给关上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差评,导演滕华涛在微博上道歉。他说因为大家看《上海堡垒》而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期待落空了,他很难过,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不会因此放弃努力,感谢大家的批评。

到此事情本可以告一段落,但是滕华涛在接受毒舌电影的采访时,却说了一句“用错鹿晗”,可当初,国内无人敢接中国科幻电影时,是他说“一眼相中”、“理想演员非鹿晗莫属”的。于是网上又掀起了热议,向佐公开为鹿晗抱不平、汪小菲为滕华涛怼回去。

那么,掀起网上这么大热议的导演滕华涛到底何许人也呢?

《裸婚时代》、《失恋33天》,他捧红了文章

2000年,滕华涛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小说《双面胶》,发现里面不仅是婆媳斗争,还有2000年中国都市的变化,于是主动联系了小说作者六六。

“从2000年至今的近12年里,我们所处的社会变化特别大。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但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恒定的价值观。

没有一个特别主流的价值观引导,面对财富忽多忽少的变化,人们的迷惘和冲突会特别强烈。

所以我想尽可能地拍一些都市小人物的生活来记录和反映这些现象,观众们容易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找到共鸣,于是自然而然地与这些小人物建立起了感情。

之后,滕华涛赶紧把这个想法投入到实践中。五个月后,电视剧《双面胶》登陆上海电视台。这部反映婆媳关系、市民生活的低成本制作一经播出,便引发各界人士热议,收视率居高不下。

《双面胶》热播时,滕华涛又读了六六的《王贵与安娜》。这部讲述上世纪60年代一户平凡人家生活的小说让他深受感动,于是他把这部小说再加工后搬上了荧屏。

《王贵与安娜》又走红,这让滕华涛顺利拿下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最佳导演奖。

同年,在《王贵与安娜》的基础上,滕华涛将围绕住房问题关注现代都市青年情感的小说《蜗居》搬上了荧屏。

彼时,滕华涛和马伊琍是圈内好友,文章和马伊琍新婚燕尔,凭着马伊琍的关系,文章在《蜗居》中饰演了温柔执着、却又不失理性的80后城市青年小贝。

《蜗居》直面社会热点话题,贴近生活,反映了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在2009年7月27日上海电视台播出后,仅四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2011年滕华涛拍摄《裸婚时代》,这次让文章做了男主角。这部让人“笑着开始看,哭着看到最后”的都市情感大戏,掀起了婚恋观讨论的狂潮,在开播第一周就成为全国同时段收视冠军。

在执导职场情感戏《沉浮》播出接近尾声时,滕华涛发布微博称将与电视剧告别,将工作重心转向电影业,但这并不意味从此和电视剧绝缘,而是日后将以“总导演”、“监制”等身份出现在电视剧行业。

2011年11月8日,由滕华涛执导,文章担任主演的电影《失恋33天》在全国上映。

这部为光棍节打造的“治愈系”电影在上映之前不被人看好。因为在档期上,它与《铁甲钢拳》《惊天战神》等好莱坞大片展开赤身肉搏;在制作上,这部电影成本只有区区一千多万元;在演员上,主角并非大红大紫;在编剧上,选用的是当时还没有太大名气的85后新锐作家鲍鲸鲸。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国产小片,却改写了国产片在面对好莱坞大片时往往惨败的历史。上映半个月内票房破三亿元,一跃成为年度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更使得主演的文章在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加冕影帝。

至此,滕华涛在影视圈里打出了极为漂亮的口碑,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

父母都是大导演、他是京圈的“大院子弟”

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滕华涛,其实早在出生时骨子里就已经写好了从事导演行业的基因。

他的父亲滕文骥是国内有名的第四代导演,导演处女作《生活的颤音》被文化部授予1979年优秀影片奖,凭借创作的音乐片《黄河谣》获得加拿大第14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曾经在国际A类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拿过最佳艺术贡献奖,国民度比较高的代表作有《血色浪漫》。

而和滕父一样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的、滕华涛的母亲翁路明,导演了初代国产科幻片《霹雳贝贝》。

近水楼台先得月,据滕华涛同学、《长安十二时辰》的导演曹盾表示,滕华涛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在滕文骥的剧组实习了。

有空还会帮母亲翁路明的儿童电影写写剧本。

毕业时正值国产电影的低潮期,在正经导演系学生都苦于入行无门时,从文学系毕业的滕华涛,居然极其顺利地转型成了导演,和同学合作拍了人生第一部戏《新言情时代》,女主是当时还在上大二的徐静蕾。

后续滕华涛又拍了电视剧《危情时刻》,主演是张国立胡军和刘孜,当时刘孜还是一名北影大四的学生,因为这部戏两人相恋。

一年后,滕华涛因为拍摄《找不着北》又遇上了高圆圆,由此引发了一场曾经轰动一时的三角恋。

在电视剧里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从未涉足电影行业的他,“奇迹般”地拿到了中影青年导演计划给的200万,完成了自己第一部电影的拍摄。

等第二部电影《心中有鬼》开拍,他已经成了华谊力捧的青年导演。刘若英、黎明、范冰冰当主演,摄影是和杜可风齐名的李屏宾,编剧是张国荣生前最后一部电影《异度空间》的编剧杨倩玲,监制陈国富…集齐两岸三地精英阵容,这种待遇,非常人所能拥有。

华谊如此重金支持滕华涛不是没有原因的,之前有人做过分析,说娱乐圈宛如当代武林,也是分门别派的。

其中故事最多的当属京圈中的“大院子弟”这一支流,“大院子弟”是指在北京党政机关大院长大的干部子弟。名导冯小刚是跟着王朔混进了这个圈子,而滕华涛的父亲滕文骥又是冯小刚的同行朋友兼邻居。

滕华涛第一次出圈,靠的是《双面胶》的大获成功。当时,一些投资公司觉得要用两个大腕明星合适,但滕华涛坚持用当时寂寂无名的海清和涂松岩。

后来只有财大气粗的华录百纳愿意拍这个戏,就当给“大院子弟”随便投投。

滕华涛的一系列影视剧制作,也总有强大的京圈资本为他实现拍摄。

《王贵与安娜》的监制,一位是现在以陈国富为核心的工夫影业的总经理陶昆,另一位刘明轶,监制最多的就是滕华涛的作品,还有孙健君的《富春山居图》和陈国富的《风声》。

《蜗居》的总制片人马珂,是后来参与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等电影的知名制片人,客串过《一步之遥》里汤师爷私生子,在马珂手里,姜文就没赔过钱。

在筹拍《失恋33天》时,滕华涛遇到阻力:“他们就说,你这个电视剧现在做得这么好,你不干这事,你又去瞎弄,去弄电影了,又说这种片子根本就不行,找了很多专家、老板,投资方来看我的剧本。他们都说,华涛,我怎么劝你?一副那种,恨不得……”

最后只弄到了900万,主要出资的是京圈资本的完美影视,发行方是与韩三平坐一把手的中影。出品人里还有那会儿和王朔走得很近的王子文。

主演文章、摄影曹盾、制片都没有要酬金,就签了一个分账协议。

可以说,滕华涛的资源都来自于京圈,反过来也把资源都还给了自己所在的圈子。

滕华涛成名三部曲的女主都是海清,海清是黄磊的学生,而滕华涛和黄磊上大学时就认识。

后来,滕华涛专心搞电影,但电视圈碰到熟人还是会帮帮忙。

剧版《北京爱情故事》,他被李晨拉去帮陈思诚做监制; 2013年又帮文章的《小爸爸》和剧版《失恋33天》做制片。

《上海堡垒》的坍塌也能看出人脉。23天前,《上海堡垒》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当时离正式公映还有5天。说是首映礼,其实是一场主创和观众的探讨会:观众先看片,然后主创来到影厅跟大家交流看法。

那天剧组来得很全,导演滕华涛、原著兼编剧江南、主演鹿晗和舒淇都到齐了。这或许是影片正式上映前最后一次给主创“打预防针”的机会,但很可惜,在场的业内人士无一对影片表示出丝毫的质疑或不满,反而有很多业内人士上赶着上光环加持。

没到现场的,也是一波接一波的彩虹屁。

即使是在说出“用错鹿晗”之后,滕华涛仍能得到诸如汪小菲等人的看为人的无条件站队支持。

总结:

其实,拍起影视剧来,滕华涛导演是有实力的,他能深刻刻画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北京日报里说:“他的作品像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不仅对当下社会有一定的批判和警示作用,在将来,当有人想要了解2000年至今的中国社会状况时,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而另一方面,滕华涛导演也是有能力拍出好的影视剧的,他在圈内可以较为轻松的获得金主爸爸的投资,选起角色来也会有一众实力演员倾情出演,找起好的摄影制作团队也有好的资源。

或许,就是这么些年来,好片拍的太顺手、各种资源拈手即来、身边人脉都是吹捧,滕华涛导演陷入了“周忌讽齐王纳谏般看不清”的局面,才让《上海堡垒》如此惨淡收场。

应该庆幸这一跤摔得的确疼,只有疼了,才能从疼痛中出走,再拍出好片来。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圈外观察室】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Ze2GwBJleJMoPMvU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