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金的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社保缴费已满15年,但未到退休年龄,要不要停缴?社保缴费未满15年,但已到退休年龄,如何领到养老金?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两个问题。
1
社保缴费已满15年,但未到退休年龄
要不要停缴?
根据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发放的规定,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本人缴费工资指数、个人账户存储额多少以及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平均工资相关。
如下图:
简单来说,就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的金额越多,退休时领取到的养老金越多。
因此,社保缴满15年,但没有达到退休年龄的,企业职工不能停缴,需要继续参保缴费至退休年龄。而自己缴社保的,也是建议继续缴费至退休。
2
社保缴费未满15年,但已到退休年龄
如何领到养老金?
这确实是很多人都面临的现实情况。
比如,部分参保人员年龄大、参保晚,或是流动打工、中断缴费等原因,到达退休年龄后才发现,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累计不足15年。
那这样的情况,有哪些办法能够领取到养老金呢?为大家介绍三种方法。
01 延长缴费至15年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
其中,《社会保险法》实施前(2011年7月1日)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对参保时间比较长的职工来说,选择延长缴费比较有利。
如果参保时间较短,延长缴费5年后,还需要一次性补缴五年以上的,就不太划算了,金额有点大,可以考虑方法2。
02 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依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第6条规定:
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简单来说,就是从职工养老保险(就业群体)转为居民养老保险(未就业群体)。
03 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
那么,如果既不想一次性补缴,又不想转为居民养老保险,该怎么办?那就一次性领取吧。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15年(含依照第2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
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但是这样的话,之前工作单位给你购买的养老保险部分(占大头),就白白上交给国家了。
综合比较来看,三种选择优先顺序为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领取。
社会保险也算是一种最基础的投资,从回报率来说,第一种选择回报率是最高的,领取到的养老金最多。
而第三种方案,如果不是不得已,最好不要一次性领取,因为领了就是一次亏本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