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手套,依据手套的功能可分为耐高温手套、保暖手套、耐酸碱手套、耐油手套、防滑手套、焊接手套及防阻燃手套;依据手套的材料可分为乳胶手套、橡胶手套、汗布手套、棉毛手套、棉纱手套、帆布手套、摇粒绒手套、牛皮手套、猪皮手套、PVC手套及液体手套等。与实验室相关的手套主要功能是阻断各种危险因子如酸、碱、高温和感染等,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使用最广的是乳胶手套、橡胶手套和PVC手套。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何种手套被污染时都应该进行处置。
(一)处置方法
1.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手套被污染,立即中止实验操作,用浸有70%的消毒乙醇的纸巾、纱布或毛巾对双手所戴的手套进行消毒。
2.检查感染材料是否同时污染了工作台面或实验器材,如果污染,对台面或实验器材进行消毒。
3.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4.如果戴有双层手套,脱去外层手套,用同样的方法对内层手套进行消毒。更换手套后继续进行实验。
5.实验室负责人协助实验操作人员查找手套被污染的原因,对本次污染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被污染的工作人员进行医疗救治或医学观察,同时对实验室进行消毒。
6.负责组织本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学习,纠正错误,将风险降至最低。记录相关事件并上报主管部门。
(二)处置要点
1.依据实验样品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内应备有不同的消毒剂,如70%乙醇、含氯消毒剂等。
2.依据消毒标准(见本书第十一章中的相关内容)制定不同样品污染后的消毒剂及处置方法和流程。
3.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手套被污染,必须立即中止实验操作,用浸有70%的消毒乙醇的纸巾、纱布或毛巾对双手进行消毒,必须检查感染材料是否同时污染了工作台面或实验室,如果污染,对台面或实验室进行消毒,并记录事件过程。
4.实验结束后必须对操作台面及整个实验空间进行消毒。
5.必须对实验人员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