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士忌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神秘的数字”。40%、43%和46%是出现最频繁的;偶尔还会有58.7%、61.8%等等带有小数点的非常规数字。
这些“暗号”,其实都只和一样东西有关,那就是——威士忌的酒精度。
常人看威士忌的酒精度数,只知道它的口感是否辛辣;但对于一个内行人来说,不同的酒精度,其实揭示了这款酒在品味和风格上的许多奥秘。
加水稀释的普通威士忌
我们都知道,市面上绝大多数流通的威士忌,在装瓶前都会加水稀释,把酒精度调整为更符合大众的口味。这些威士忌在这里统一称之为“普通威士忌”。
因为进行过人工调整,所以我们常见到威士忌的酒精度,都是整数。在这其中,有几个不同的酒精含量具有特殊含义,也是消费者普遍会关注的。
40% | 最低标准
40%酒精度,常见于产量巨大的调和威士忌,在市场上也最普遍。同时,40%也是欧盟和美国法律规定的威士忌最低酒精含量。
43% | 成本与品质的平衡
在此之上,较常见的酒精含量还有43%。这个数字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因为在一战时期,这是英国政府规定的装瓶标准酒精度(当时是42.9%)。
放在今天来说,43%是成本和品质角逐得来的平衡点。一方面,在英国现行的税法下,酒精度越高,所要缴纳的税金也越多。43%酒精度的威士忌,每瓶就要比40%的威士忌多缴纳10%的税金。
但另一方面,酒精度越高,溶于其中的芳香类物质会越多。酒液的风味也会越复杂,品质会更高。
而希望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酿酒厂,最终选定了43%这个比例。
不过,43%对于那些旨在出产中高端威士忌的酒厂来说,其实还不够。在他们看来,46%的酒精度才是一个精心设定的标准。
46% | 精心打造的珍品
在酒液中的某些物质,是易溶于酒精,但不溶于水的。
在我们加水稀释的时候,如果酒精度低于46%,这些物质会因为酒精比例的下降而释出,从而形成浑浊,影响美观。
因此,在装瓶前需要经历冷凝过滤,将沉淀清除。
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香气和口感的损失。那些追求品质的酿酒厂,自然不想这么做。
于是,在加水稀释的时候,就必须保证酒精度在46%以上,酒液才不会产生沉淀。他们也就不需要进行冷凝过滤,担心影响酒液风味了。
以上这几个酒精度,基本就代表了三种常规的威士忌风格:商业化、产量大的基础款;有一定品质且性价比不错的亲民款;以及精心打造的中高端酒款。
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威士忌,受到资深饮家和收藏家热捧的,其实还是“桶强威士忌”(Cask Strength)。
未经稀释的桶强威士忌
桶强威士忌,也就是原桶酒精强度的威士忌。
它区别于以上“非桶强”普通威士忌的唯一一点,就是在出桶后直到装瓶前,整个调配过程没有加过一滴水进行稀释。
因为不经稀释,桶强威士忌酒标上的酒精度经常会带有小数点。而且,几乎每一瓶桶强威士忌的酒标上,都会标示出“Cask Strength或Batch Strength”的字样。
它被誉为“酒中贵族”,也是许多资深饮家和收藏家会选择的酒款。
在上周刚发布的帝亚吉欧限量珍藏系列(Special Releases,简称SR系列)中,全部酒款都是桶强威士忌。
事实上,SR系列自2001年发布以来,只出现过2款非桶强威士忌。
为什么桶强威士忌会如此独特呢?
产量极少,生而珍稀
众所周知,威士忌在进入橡木桶熟成后,因为橡木桶材质的多孔结构,让酒液随着时间不断挥发,会出现“天使的分享”。
每一年,都会因此减少约1-2%的酒液。
如果酒窖环境更温暖干燥或者温差更大,天使“偷走”的酒液还会更多,最高甚至可以达到每年4-5%。
也就是说,一桶原液在陈酿了十年之后,可能只剩下了七成左右的量。
而桶强威士忌在出桶后,不能加水稀释。
这也意味着,无论桶里面剩下的酒液有多少,最终装瓶的总量就是多少。哪怕你想通过加一点水,多生产一瓶威士忌,也是不允许的。
物以稀为贵,用“生而珍稀”来形容桶强威士忌,半点不为过。
浓缩精华,风味复杂
就像嗜好手冲咖啡的人,喜欢喝不加奶、不加糖的“斋啡”,追求它原本的花果香和烘焙风味。
桶强威士忌,也是一样的道理。原桶装瓶,不经稀释,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液的醇正风味。
正所谓浓缩就是精华,不经稀释的桶强威士忌,在风味上也会比普通威士忌更浓郁复杂。
因为能够带来香气的酯类、酚类物质,都是易溶于酒精的。也就是说,酒精度越高,所含的芳香类物质越多,风味也就越浓郁。
这也是为什么,在威士忌、甚至整个烈酒的世界里,会普遍存在酒精度越高,品质越好的理论。
不同酒精度的威士忌,都有它独特的背后故事。希望你在了解了其中奥秘之后,会更珍惜每一滴,从天使手中“幸存”下来的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