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老板就哆嗦?用好这4个方法,让你在领导面前自信满满

2019-07-21     凌晨四点半的阿波罗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怕点什么,有人怕选择,有人怕催婚。

但是,身在职场的我们,最怕的一般都是我们的老板。

职场山,怕老板的人真的不是少数,很多人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看到老板在等电梯,赶紧绕道;

开会时,尽量选择离老板最远的位置;

老板让你单独汇报工作,你还没走近办公室就开始紧张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见到老板就紧张呢?怎么做才能做到在老板面前自信满满呢?

首先,为什么老板让我们望而生畏呢?

让我们来看看用来描述CEO和高管们用的最多的5个词,它们分别是:

“数据狂”、“毫无耐性”、“攻击性强”、“时间压力大”、“气场可怕”。

这5个词概括出了老板的两大特点:“掌控一切的权利欲”和“冷酷的大局观”。

这分别对应了两类老板,一种是在大公司从底层员工摸爬滚打,一层一层杀上来的职业经理人,;一种是白手起家创业的公司创始人。

他们很可能在半夜发一份20页的邮件给你,并且表明立即回复;

也可能在休息日的早晨给你打电话;也可能他们压根都没打算跟你说话。

也就是说很多老板都不是一开始就接触过系统的管理课,而是在实践中摸索,又或许他们是优秀的专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是,跟下属的沟通却不是他们的强项。

除了没有接触过系统的管理培训之外,还有什么让老板看起来“凶残”的原因呢?

《哈佛商业评论》的报告显示:CEO上任后如果公司股价在一年内下跌,那么,他被炒掉的概率包括83%,远远高于你丢掉一份工作的可能性。

成功的管理者在确定组织和个人目标的时候,一般是现实主义的,很少有人情味。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太宝贵,不允许浪费在低效率的事情当中。

拿破仑就曾经说过:“我只喜欢成功的将领,我从不支持败军之将!因为,我对失败或者错误的原因一点都不感兴趣”。

经验、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员工和老板确实是两种不同的生物。我们在与老板接触的时候,总是会表现的不太自在,主要还是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

那么,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去做你害怕的那件事,直到获得成功的经验。学会与老板相处是每一位职场人士的必修课,下面,就给你提供4种方法,教会你如何跟老板相处:

第一,与老板进行有效沟通,一定要弄清楚他真实的的想法和意图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跟糖、咖啡一样的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东西都贵的价格去购买这种能力”。

由此可见沟通到底有多么重要,而有效沟通又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化解矛盾的关键,跟老板进行有效沟通,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弄清老板的真实意图,也能够跟老板准确传达你的真实意图和想法,是一件双向受益的事情。

如果给你一次在公司大会上发言的机会,时间是5分钟,你将有机会让CEO、两大副总、三大总监、十来个中层经理同时推销一个想法,你会怎么说呢?

你的使命就是提供信息、分析价值、列举可执行项以及说出下一步的请求。

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是怎么做的:

方文山开始他的求职之路之后,他翻遍了半年里他所有的CD内页,找出来最红的歌手和制作人,把集成册子的原创歌曲邮寄给他们,每次都寄100份。

为什么要寄这么多份?方文山是做过计算的,他估计经过前台、企宣和制作人的层层传递,大概最终只有五六份被目标人物收到。

这样的求职行为持续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大老板吴宗宪的电话。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份的歌词集,而是一份求职简历,简历上仅仅是类似于“将音乐视作生命、团结同事、吃苦耐劳”之类的没有特色的词,你觉得他还会有机会吗?

不仅如此,方文山在歌词集的第一页是这样一封言辞恳切的信:

这是我去污存金之后的作品,已经预埋了音乐韵脚,并且充分考虑了流行音乐承转结构要求。

这才是给领导看的求职信,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既充分考虑的对方的需求,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有主见的迎合,让老板知道你有想法

在职场上,怎样迎合领导可是一门学问。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一路的发展秘诀就是迎合大老板康熙给他设定的要求,听话的去操作。他尽力的完成领导的每一次任务,指哪打哪,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人,处事的果断也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

虽然韦小宝出身草莽,很多品质难以拿到台面上来讨论,但是从他随机应变、八面玲珑的职场风格,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要严格遵守执行,个人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反馈,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自己有决定权,但是当领导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先以尊重领导的意见为主,然后再斟酌自己的想法是否有疏漏。

第三,提升职业素养,给出专业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曾经说道:要想不在当秘书,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秘书工作做好。

同理,要想在职场上“吃得开”,获得领导的认可,最基本的一点还是提升工作能力。

毕竟,领导聘用你,最看中的是你有没有用,好不好用。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才能在思想上跟领导无限的靠近,才能在判断和解决事情的时候,给出专业性的意见。

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就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不管在什么时候,大老板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人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应征。唐代宗当时急着扩充兵力,就同意了。但是,这份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了。唐太宗大发脾气,立即派人把魏征叫来,训斥道:“我的诏书你为什么扣住?”魏征说:“我听说,把湖水抽干捉鱼,虽然也能捉到不少,但是,到明年湖里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是可以捉到野兽的,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把那些身材强壮又不满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再征兵呢?国家的杂役由谁来负担呢?”这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唐太宗哑口无言,于是唐太宗又重新下达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更是说出了“失去一面镜子”的千古名言。

第四,打开格局和思维方式

在派地·杰金斯导演的电影《女魔头》中,是什么让安妮·海瑟薇饰演扮演的安迪最终得到了女魔头的认可呢?很显然,单纯的努力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他不同于其他助理的思维模式和人生格局。

工作初期,受到了冷面女魔头的一系列打击之后,安迪并没有屈服或者消沉,而是选择了改变。从一套赛过一套的时尚形象再到做事的效率和结果,于是他获得了到老板家送书的机会,这是老板对他努力的认同。但是,随后难题又来了,老板让他为自己的双胞胎女儿搞到《哈利波特》还没有出版的手稿,这个难度可不亚于现在弄到当红热剧《长而十二时辰》的全集。这里,安迪再次展现了了他成功的法宝,况且不说他是利用各种人际关系成功弄到手稿的,重点是拿到手稿以后的一系列举动。

他考虑到老板家的孩子是双胞胎女儿,于是复印了两份,又加装了封面,使他们看起来不像手稿,为了以防万一,还多准备了一套,这才交到了老板的手上。

安迪整整比老板多考虑了3步,这是安迪这样的责任心、积极性还有缜密的思维才为他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老板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说一步,走三步,在任务名确之前,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把任务完成到极致。

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分析了你为什么害怕跟老板接触,还列举了4种跟老板接触的方式。第一,与老板进行有效沟通,一定要弄清楚他真实的的想法和意图;第二,有主见的迎合,让老板知道你有想法;第三,提升职业素养,给出专业性和建设性的建议;第四,打开格局和思维方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fDWGWwBmyVoG_1Z6d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