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行业大洗牌!外资巨头纷纷败退,家乐福卖身,沃尔玛关店

2019-07-22   AI科技新论

中国零售行业大洗牌!外资巨头纷纷败退,家乐福卖身,沃尔玛关店

推荐语:1995年外国零售巨头家乐福进入中国,在国内开了第一家外资超市,并且在接下来几年高速发展,分店越来越多,而在今年,家乐福宣布将所有的中国业务都转手给了苏宁,家乐福是这些年来外资超市在中国的一个缩影,从早年的快速扩张到最近几年的折戟沉沙。

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国家允许外国企业进入我国的部分零售行业,起初只允许销售服装百货,后来更是允许销零售业并且建立连锁店,许多外国零售巨头都对中国庞大的零售市场非常的眼红,也想来中国分一杯羹,于是在中国开了一家又一家的连锁店。

海外零售巨头在早年完胜中国本土竞争对手

外国品牌的超市凭借着领先的营销方式,更高规格的商品布局以及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吸引了许多的中国消费者,他们拥有当时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先进管理经验以及营模式,战胜了许多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

外资超市靠着低成本与本土超市打价格战

最初那些外资零售品牌来到中国时,最喜欢搞低价营销抢占市场,就拿荷兰的万客隆来说,它于1996年在广州建立了第一家中国门店,非常豪气的拿出一千万用于补贴消费者,许多商品的降价幅度达到20%甚至30%,迅速抢占了市场,第二年万客隆又将业务扩展到了首都北京,同样通过低价策略取得了成功,就拿一袋一百克左右的玉米花来说,万客隆报价五块钱,而附近的其他两个竞争对手同样的产品分别售价6.2元与6.7元。

沃尔玛进入中国后一直在争取将商品价格做到行业内最便宜,甚至如果消费者在沃尔玛购买了一件商品后,在其他地方发现同一款产品的报价更低,沃尔玛愿意为消费者退还差价,所有的外资企业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因此虽然商品价格低,但是他们也一定赚到了钱,他们敢和中国本土企业打价格战,说明他们的成本也很低,而造成成本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拥有更高效的经营模式与采购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给予了外资企业大量的优惠与补贴,就这样,海外零售巨头战胜了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到了2004,当时的中国已经加入了WTO,更是彻底的对外开放零售业,外国零售巨头得以在中国高速发展。

中国零售行业的洗牌与外资超市的溃败

虽然早年中国零售业大部分市场都被外资超市给抢走,然而最近几年外资超市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不好过,家乐福将中国业务低价转手给了苏宁,日本高岛屋退出中国市场,泰国的尚泰百货也悄然离去,此外还有韩国的乐天、德国的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一个个都在中国折戟沉沙。

导致这些外国零售巨头没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国产零售品牌的崛起,以及来自线上市场的冲击,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追赶,中国本土品牌终于有了和曾经外来的强敌有了一战之力,无论是管理经验还是促销手段,都不输给这些外资品牌,消费者也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的差异。

​另一方面,就是电商的崛起,大家在最近这几年都能明显感受到,由于线上市场能买到齐全且廉价的商品,还不需要消费者亲自出门,因此许多消费者都喜欢在网上购物,而传统的线下零售巨头也因此失去了大量的客户,而比较知名的外资超市,比如沃尔玛与家乐福,因为业绩受到影响,一个选择投靠京东,另一个也只好卖身给苏宁,其它的许多外资超市,也一个一个被迫退出中国。

如今的中国零售市场,已经经历了多次洗牌,未来还会向新零售转型,彼时必然会使另一番场景。只有顺应时代,跟进趋势,才能够继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