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城区湖景小学(潍城区南关街办中心小学)教师花春英,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教育工作34年。
1994年之前,由于村办小学条件艰苦,教师严重不足,她承担了全科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1996年至2014年,除小学数学教学、班主任工作外,她还兼任了学校大队辅导员一职。
2014年至今,花春英从事小学音乐教学,以及南关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退休在即,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花老师有许多感慨。
她说,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不管是在什么岗位,自己用亲身的经历,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三十多年的教育之路,让自己收获了最多的人生体验,让自己平凡的生命变得更加丰盈。
注重体验,把教学融入生活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花春英虽然教了几十年数学课,但思想却不僵化,能够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教改之中。
她认为,生活是课程与教学的源泉,离开生活,学生谈不上完全的学习。为此,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动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学习完乘、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节,她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超市或商店购一次物,计算所需花费。就这样,从参观超市、了解价格,到搜集数据、计算总价,再到交流体会,学生不仅更好地体会了所学数量关系的应用,而且分析比较、自主探究、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再例如,教学“年 月 日”时,课前,花老师先让学生搜集近几年的年历卡及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研究的方式,学习相关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她,只起一个辅助的指导作用。而留给了学生足够大的思维空间和足够多的创新学习机会。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老教师,花春英还积极投身实验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她的动手创造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比如在教六年级自然课时,她发现,利用三球仪给学生演示月相形成情况,并不理想。于是她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并在同事的帮助下,用废边角料制作了一个“月相形成演示仪”。这个仪器和后来制作的“声音记录比较仪”分别获得潍坊市创新自制教具评选二等奖和区二等奖。2003年6月,她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学》获得区二等奖。
2000年1月,花春英获得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二等奖;2004年6月,她指导的学生王梦娇参加潍坊市第三届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获得一等奖;2004年11月教研室组织的全区四年级各科抽测成绩公布后,花老师任教的四年级数学成绩,居全区之首;2010年10月,潍城区教研室组织的全区六年级语数英抽测中,花老师任教的数学取得了乡镇街办第二名的好成绩。而她个人,也先后被评为街办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潍城区优秀教师等。2012年9月,被中共潍城区委、潍城区人民政府授予“潍城区优秀教师”称号。
这些荣誉,都是对其教学成果的最好诠释。
真情陪伴,让学生阳光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花春英深知,这一岗位担负着引导学生成长与进步的重任。
所以,她十分注重新接班级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学习后进生和家庭情况不好的学生。陪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解除他们思想上的包袱,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树立信心,鼓足勇气,积极上进。
有一位叫马洁的学生在给花老师的信中写道:老师,自从我第一天来到这个学校,我就觉得您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关心我、帮助我,使我的成绩越来越好……我觉得您是这个学校里最棒的一位老师了。您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最优秀的教师。
有个姓徐的男生,母亲过世,全家靠父亲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粗心的父亲忙于生计根本顾不上他。那年“五一”节过后,他穿在身上的还是棉裤和毛衣。常常热得出汗,再加上不勤洗澡,身上常常散发出怪味。于是,同学不愿和他交往。
发现了这一问题后,花老师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把小徐领回家,帮他把头脸脖子清洗干净,又把儿子的衣服给他换上,让他清清爽爽地去上学。
花老师还利用班会时间,鼓励同学们从多方面关心、帮助小徐。从一支圆珠笔,到一个作业本,同学们的友情,让小徐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
花老师说,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这样的事很多,也很小,甚至不值得一提,但自己却从中感受到教育的价值,以及爱心的力量,从而让自己的职业理想更加笃定。
身兼多职,将工作做到极致
2014年之前,花春英还担任着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现在,担任湖景小学音乐教学,南关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不管什么工作,她都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极致。
在她的带领下,从2000年起,学校大队委员会就开始开展队员“一日良好行为活动”,每个中队委员会选定一名优秀队员,共同组成学校检查小组,在值日队长的带领下,随时对个人品行、班级卫生等方面巡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小队,限期改正。这一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
每年艺术节、科技节时期,花春英组织指导的学生社团都会分担起街办中心小学的比赛任务,她和同学们一起查阅资料,组织工具,制作,试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频频在比赛中获奖……
2002年10月,花春英被授予“潍城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 2007年8月、2011年8月,她两次被授予“潍城区优秀少先队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9年3月,花春英负责管理的南关小学幼儿园被评为区级规范化幼儿园。
感恩家庭,对老人仍怀愧疚
谈到家庭,花春英说,作为儿女,她是不称职的。这些年,自己欠家人太多太多。
每天早早到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校里,家里只剩婆婆一人料理家务。有时候婆婆身体不太舒服,她顾不上,全靠丈夫一人照料。
有一年,暑假的一天,婆婆感到腿部疼痛难忍,要去医院检查治疗。当时花春英正在学校指导学生即将参赛的独舞《水中花》和小合唱《七色光》。参加训练的学生,一大早就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学校等着,自己不能扔下他们。可是婆婆呢?老人知道她忙,嘱咐她说:“我有他爸爸带着去医院看腿病,你快忙吧,别让孩子们等着你……”
那一年,花春英指导的独舞在全区艺术节展演中拿了一等奖。而她的家,也在“家庭美德教育”活动中被区委宣传部、区妇联授予“五好文明家庭”称号。
花春英说,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虽然再过三个月,自己就要离开为之奋斗了三十多年的讲台,离开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但自己将一如既往地把工作做好,善始善终完成各项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为一生的教育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来源:《潍坊教育》杂志 通讯员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