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为《美国工厂》的纪录片火了。
不仅仅因为它的制片人是奥巴马,也是因为它的主角是一位中国人——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
曹德旺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美国建厂的中国企业家。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厂,不但获得了百亿美元补贴的承诺,工厂还被特朗普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不过最后由于工厂规模缩水,承诺提供的工作岗位没能达成,补贴也被取消了。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也曾在女儿赴美留学时于美国建厂,不过女儿毕业后他便关闭了美国的工厂,取消了美国绿卡,并坚持不移民,“美国再好也不适合我”。
还有海尔公司、三角轮胎等行业巨头也都在美国设有工厂,为何奥巴马偏偏选择了曹德旺?
一方面,曹德旺有名气,也有代表性,代表着在美国建厂的一众中国企业家。
他是“玻璃大王”,他的福耀玻璃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四年前,曹德旺买下了通用汽车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废弃工厂,开始在美国生产汽车玻璃。
这在两国都引起了轰动,国内关于“曹德旺跑了”的舆论一度甚嚣尘上。
不过在曹德旺眼中,在美国建厂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报国为民。
曹德旺出身贫寒,放牛、卖烟丝、卖水果……他都做过,为了赚2元钱,他每天凌晨3点出发,中午在近40度的高温下骑自行车驮着300斤水果。
但在发家之后,他常常几亿几十亿地捐款,至今已经捐出了110亿。
另一方面,曹德旺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让他们拍了一部他们想拍的影片。
在美国,工会的权利非常大,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许多在美投资的中国企业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曹德旺坚决反对在工厂内建立工会:“工会进来,我关门不做了。”
最后在与工会的斗争中,曹德旺胜利了,工厂也开始扭亏为盈。
这并不是曹德旺第一次在与美国人的对垒中获胜。
他曾花费上亿美元,与起诉福耀玻璃反倾销的三家美国企业正面对抗。
最后在他甩出来的数据面前,美国企业节节败退,而他成为了中国加入WTO后打赢反倾销官司的第一人。
回忆起这场官司,曹德旺说:“我感谢它,让我代表中国在世界面前获得了尊严。”
虽然在美国赚钱,曹德旺并没有移民美国的打算。
他说,真正的企业家不会移民,移民的都是小老板。
他自己为了公司的发展取得的美国绿卡早已取消,并要求自己的家人也都退掉绿卡,否则不得继承家产。
在捐款110亿后,曹德旺以22亿美元(约158亿元人民币)的身价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看来他那句“我捐了百把亿,还有百把亿”真不是吹的。
但他表示自己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靠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让国家强大。
如果企业家都像他这么想,国家又怎能不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