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台了一些临时性房产支持政策,但整体依然在调控范围之内。不少朋友由于刚需,依然通过房企预售的模式看样板房,购买房子,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现房楼盘的限制因素太多。
比如远离商业区、物业管理不到位、投资回报小等等。
三月初旬,海南省有关部门发布了一则重磅通知,内容明确表示,海南将实行居民限购政策以及大力推广现房销售模式,不少网友表示:期房销售或将被淘汰,这下开发商要慌了。
这份通知意味着,海南成为我国首个现房销售省份。
在此之前,深圳部分地区也试探性的推出了现房销售的模式,只可惜昙花一现,市场依然被预售政策主导。预售模式对于房产开发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循环的良好机制,资金能够提前回笼,从而把握住了下一次地产开发的机会。
预售模式盛行的原因,主要源于楼市火爆,放出预售消息后,好楼盘基本上就会一售而空。
早在2017年,重庆首次推出了现房销售政策,当时重庆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流动量大,住宅市场白热化,促进了现房销售。
当年,重庆共拍出23宗“现房销售地块”,土地面积约173万方,涉及房企21家。
现房的优势主要在于一切都摆在明面上,消费者可以去看房,了解采光、布局以及内部细节,能够更大程度上选择到心仪的户型。劣势则是十分现实的问题,现房在前期占用了投资方的大量资金,价格普遍高于预售房源,因此限制了一部分购买人群。
“期房”变“现房” ,对于购房者以及开发商来说有什么影响?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房产销售模式为现房销售与期房销售,期房销售也就是房屋的预售模式,在房屋还未正式完工前,就已经对外出售。现房销售则是在房屋取得了不动产首次登记证后,才投入市场,对外销售。
站在购房者角度来看,现房销售能够让你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能够在购买前亲临其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偷工减料、质量不合格、线路障碍甚至房产证不全等一系列问题。
站在房企角度来看,现房销售的模式将延长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大,资金周转压力加剧。之前将高杠杆、高负债两套组合牌打出王炸的房企,可能面临走下牌桌的困境。
房地产这些年一直是大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商品住房实行预售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的资金流动和城市化建设。但同时,预售制度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质量投诉、合同纠纷、延期交房、配套设施难以落实,违规销售甚至开发商收钱消失等。
现房销售模式的推出,就是从根本上遏制了预售模式带来的各项隐患。
相关专家就现房销售进行讨论后一致认为,海南出台的新政策,一来是为了约束炒房炒地等行为,房尽其用,避免大批“空房”闲置,市场溢价高的情况;二来对于开发商来说,资金成本提高,前期投资买地也会更加理性。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现房销售会成为主流模式。海南当地政策总体上以偏紧为导向,进一步体现了当前海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JwEFnEBiuFnsJQVvr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