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影片讲述的校园霸凌事件一经上映,就引发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随着《悲伤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这类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的热播,也让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校园霸凌事件和孩子们的成长发展。善良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品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经常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保持善良,但是有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的善良的教育往往会成为孩子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
一、《少年的你》中陈念的过度善良和隐忍让魏莱的欺凌变本加厉
在《少年的你》中,胡小蝶因为不堪魏莱的校园霸凌而选择跳楼自杀,而在胡小蝶死后,陈念对魏莱的心慈手软,让魏莱更加变本加厉。在生活和学习中魏莱一次又一次的对陈念进行霸凌和欺辱:从最开始的往凳子上撒墨水,到后来的放学路上的殴打和欺凌,陈念的过度隐忍让魏莱等一些校园霸凌者更加肆无忌惮。试想,如果陈念在面对魏莱的欺凌之时能够选择及时报警,陈述事实,或许结果就不会越发严重。
其实这些霸凌和危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孩子正在遭受着这样的风险,所以,给予孩子善良的底线和勇敢才是最重要的。
二、有条件的善良能够带给孩子什么
我们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明明救了蛇,但是蛇却反咬农夫一口;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也是东郭先生处于对狼的善意救了狼,但是狼却在猎人走后向东郭先生发起恶意的攻击……人之本善,但是人的善意也是应该有底线的。多少的善意之举换来的却是恶意的攻击和伤害,于是,越来越多的邪恶的人仰仗着别人的善意开始露出自己邪恶的嘴脸。
1. 素媛的善意之举却给她带来了一生的伤害
《素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由韩国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影片中活泼可爱的素媛因为善良,不忍心拒绝醉酒大叔的撑伞要求,不忍心让他被淋湿,选择了善良,但是她的善良却使她遭受到了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伤害,她在8岁无忧无虑的年纪不得不被装上人工肛门,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个莫大的伤害给素媛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伤害,她无法面对所有的男性,包括自己的父亲,素媛的这个善良的举动却给小小的她带来了莫大的人生伤害。
这个世界上的丑陋与罪恶的面孔也许就潜藏在我们身边,所以,父母要时刻让孩子警惕恶意,让孩子知道善良是有底线的,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拥有分辨善恶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2. 江歌的善意救闺蜜换来的却是闺蜜的见死不救
江歌,本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女孩,善良的江歌在花一样的年纪因为处于对闺蜜的善良和责任遭受了生命的凋零,江歌在生死关头选择让刘鑫进屋,自己和丧心病狂的陈世峰理论,最终遭到了陈世峰的残忍杀害,而在江歌遭受危险的时候曾多次按门铃,但是刘鑫都没有给江歌开门,最后江歌死于失血过多,刘鑫作为江歌的闺蜜,在生命的危急时刻却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漠视闺蜜的死,这是江歌作为一个闺蜜遭受到的多大的悲哀啊,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善良,江歌丧失了生命。
试想,如果江歌在面对丧心病狂的陈世峰的时候,没有选择自己留在门外,结局是不是会不一样;如果刘鑫在面对江歌多次按门铃的时候,能够及时给江歌开门,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也不会凋零……诸多真实事件都告诫我们,要能够有善于分辨善恶的眼睛和能力,要让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够用有条件的善良来应对,学会分辨善与恶。
3. 女大学生的善意帮助却成为邪恶之人利用的工具
近些年来,拐卖女大学生事件屡屡发生,潜在的拐卖与危险就在我们身边。记得前几年一个女大学生因为帮助两位老人吃饭,看两位老人饿着肚子求助就好心答应他们的要求带他们去饭馆吃饭,但是她没有想到她的善意竟然被人贩子利用,这些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大山里的事件,她们明明没有错,她们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但是她们却要遭受着这些非人的待遇:在被拐走的日子里,这些女大学生的日常就是每天被人贩子打到精神崩溃、精神失常,沦为人贩子的生育工具,这该是这些女大学生心理和身体上的多么大的阴影啊,她们的未来就这样毁在了狠心而又残忍的人贩子的手里……
这诸多事件引人深思。如果,时光能够重来,那么这些受害者的父母一定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把善良挂在嘴边,而应该推崇有条件的善良,让孩子拥有辨别真正善与恶的有利武器。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应该保持热爱,但是在热爱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孩子对世界上的邪恶与丑陋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能够真正拥有分辨善恶的力量。
三、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用有条件的善良来应对真正的善与恶
潜在的恶意和丑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得到父母的善良底线的教育,让素媛事件不再出现,不再让更多的江歌受到伤害;不再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受到被拐卖的伤害,不再让更多的善良被邪恶之心利用。
1. 善良要有底线和条件
善良是我们生命中需要的一种美好的品质,也是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的一种优秀品质,但是在教给孩子善良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警惕世界上存在的邪恶。因为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守护在孩子身边,所以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拥有分辨善恶的力量,不要让孩子的善意再成为悲剧。
2. 善良并不是对等的
有的时候,善良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的象征,但是有的时候,善良并不是对等的,不是每一个善意之举都能换来善意的回报。有些时候,你给予别人善良,别人不一定会同你一样有善意,用善良来回报你。就像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父母能够教会孩子的就是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拥有对邪恶的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3. 生命危急时刻不必保持善良
在生命危急时刻,孩子应该是先学会保护自己,才有能力和勇气去面对这些危险。
当孩子处在危险时刻时,父母只有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才能减少孩子受到的伤害。假如江歌在面对丧心病狂的陈世峰的时候能够做到先自我保护,不去和邪恶的、丧心病狂的陈世峰理论,是不是我们就不会失去这样一个学业有成,花季一样的少女,也不会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和痛苦;如果素媛在上学的路上有父母的陪伴,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不会让无忧无虑的素媛遭受莫大的伤害;如果那些被拐卖的女大学生在遇到别人的求助时,能够保持自我警惕,真正分辨那些邪恶的嘴脸,那么是不是这些女大学生还能够散发自身的光芒……
所以,父母真正能够给予孩子的,就是教育孩子在危急时刻不必保持善良,善良也是有底线、有条件的,给予孩子分辨善与恶的有利武器。
4. 只有学会保护自己,才能面对不完美世界中的丑陋
这个世界并不是完美的,父母只有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才能真正面对和分辨世界上邪恶和丑陋的存在。父母要教会孩子在面对危险的时候,要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对于一些陌生人的求助要保持警惕,拥有善良的底线和条件。
5. 教会孩子有条件的善良才是抵抗暴力、恶行的有利武器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来自陌生人的请求和求助,但是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不管面对什么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请求,都一定不要给这些陌生人和孩子独处的机会,不要让孩子的善良沦被邪恶之人利用和伤害。
既然世界上有邪恶的存在,父母就需要给予孩子善良的底线,让孩子在以后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有条件、有底线的善良才是孩子面对暴力和恶行时候的最有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