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民之间流传着一个段子,茅台市值=3个军工板块市值。这么一对比,感觉军工好像很没前途。今年以来,茅台股价一路向上,而军工板块则是“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这两种投资体验确实千差万别。眼看着新的一年就要来了,军工股是不是又可以布局了?
军工板块的“过山车”
先看前几年军工为什么跌:2015-2018年,A整体风险偏好持续下行,而当时军工板块面临较高的估值压力,同时板块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几方面因素叠加,导致军工板块持续下跌。
2019年年初出现反弹,是因为前几点利空因素均出现了一定的好转:高估值压力已充分消化、2018年行业业绩已经开始好转,同时叠加2015-18年间军工行业改革持续推进,大量核心资产进入到资本市场,采购以及定价等政策也相应出现了好的变化,市场对军工板块的投资热情和信心重新恢复。
不过,今年10月份以后军工板块又下跌了。受国庆70周年大阅兵拉动,军工板块在国庆前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国庆阅兵正式举行前后,部分资金落袋为安。另外,10月前后,部分投资者对军工行业即将公布的三季报业绩有所担心。
最后,相比其他板块来说,军工板块的估值整体偏高,可能也让投资者望而生畏。其实,军工板块由于其行业特殊性等原因,采用PE估值法与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可能存在不完整的情况。应采用多种估值方法综合看待。与军工板块历史相比,当前估值水平已接近历史低点,同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及盈利水平也在上升趋势中,和国家整体强军进程也处于加速建设过程中,第四代战斗机等新型装备不断列装服役、军工板块当下估值并不算高。对于军工来说,市场给他的估值不仅仅考虑了目前军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往往还考虑了上市公司背后母公司的基本面。因为军工板块资产整合预期是一直存在的。长期来看,估值起码不会成为拖累。
军工板块的基本面
2018年以来,军工板块在“强军、采购、型号”三大周期的带动下,出现由订单到利润的整体性增长,目前来看,在国防与军队建设加速的大背景下,军工板块业绩确定性处于上升周期,过去制约军工板块业绩释放的因素已逐渐消失,面临风险也随之逐渐减小。
截止到2019年,中国国防开支预算为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国防开支持续增长,为投资A股市场上的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基本面支持。
国防军工板块的核心投资价值是中国国防军工产业良好的基本面。正是由于中国国防军工这个行业正处在长期景气周期之中,基本面持续改善,再叠加中国国防工业体制改革等因素。A 股市场上的国防军工上市公司将不断出现新的投资机会,并在投资长跑中跑赢市场基准。
从三季报公布情况来看,军工板块重点行业和标的业绩持续超预期,板块整体盈利能力继续好转。10月至今的军工下跌,不妨碍军工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乐观,反而可能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买点。
2019年以来,军工业绩整体进入释放周期,全年业绩实现由资产负债表的订单端向利润表业绩端转化,全年业绩稳定向好。
三季报军工板块共实现营业收入4658.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9.6%,利润增速位于各行业前列。整体来看,继中报业绩实现平稳增长后,军工板块三季报营收和利润水平依然延续稳定增长态势,行业景气度提升趋势不改。
全年来看,军工板块整体业绩大概率持续增长,航空及电子信息化等重点板块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军工资产重组值得期待
过去1年来,军工板块资产证券化开始加速,包括中船、国睿、中航飞机等等。以资产整合注入为代表的军工板块改革主线在过去1年表现较好,两船合并落地、中航飞机整体上市等重大资产重组整合动作的出现,体现出军工集团主动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动向,未来更多军工核心资产也有望进入到资本市场,提升军工板块上市资产整体质量。
未来看,可能的改革主线有:中航直升机有限公司整体注入港股中航科工的稳步推进、以及军品定价机制改革的落地实施,都有望释放改革红利。
资产整合预期往往在军工行情走势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纵观十年来军工行业整体走势,可发现2010年和2014年两波军工行情上扬都伴随相同的逻辑:“市场中存在强烈的军工行业改制和资产重组预期引发军工行业风险偏好提升行军工业估值中枢上涨反映到股价上涨”,资产整合预期在军工行情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